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深度 14分钟前

低利率时代,钱存进银行,还是买成银行股?有基金被疑风格漂移也重仓银行股

财联社 5 月 22 日讯(记者 封其娟)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单纯存款已难以跑赢通胀,银行股凭借高股息成为替代性选择。新一轮降息落地后,究竟是把钱存进银行,还是买成银行股?中国台湾已经兴起 " 存股一族 "。存股文化便是利率下行期的防御性选择,核心特征是通过长期持高股息 ETF 或高股息股票,旨在强调稳定分红、弱化股价波动。

5 月以来,央行推动降准、降息等系列金融政策落地。5 月 20 日,行授权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 1 年期 LPR 报价为 3%,5 年期以上 LPR 报价为 3.5%,较上月均下调 10 个基点;同日,国有六大行及招商银行率先宣布年内首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利率下调 5 个基点至 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均下调 15 个基点,分别为 0.65%、0.85%、0.95%、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 25 个基点,分别至 1.25% 和 1.3%。

在低利率政策周期下,银行储蓄的收益水平显著收窄,高股息资产成为资金 " 避风港 "。Choice 数据显示,从持仓总市值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跻身公募重仓股前 100 名,依次位列第 5 名、第 20 名、第 46 名、第 83 名、第 86 名、第 98 名。张坤、焦巍、劳杰男、姜诚等知名基金经理均有产品重仓其中。

焦巍旗下银华富裕主题 2024 年三季度起重仓多只银行股,截至年末持有 9 只银行股。扭转前三年连年亏损的颓势,2024 年全年实现 10.34% 的正收益,近 4 亿元的股利收益占总投资收益近 40%。自 2022 年起,焦巍以及劳杰男、姜诚等旗下重仓银行股产品的股利收益对年度投资收益的贡献率提升显著。

作为宁波银行的 " 忠实粉丝 ",朱少醒旗下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 LOF ) 2022 年 -2024 年投资收益分别亏损 30.94 亿元、23.22 亿元、21.12 亿元,但股利收益仍逆势保持增长态势。此外,还有产品尽管存在风格偏离风险,仍选择重仓银行股,以同时获取资本利得及稳定股利收益。

5 月 21 日,湘财证券发布研报《降息落地后银行股投资思路》,建议重点关注三大思路:一是高股息策略持续占优:银行板块股息率仍大幅跑赢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及银行理财收益;二是区域投资增长机会:逆周期调节中,建议关注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城农商行;三是被动配置机遇:银行板块作为重要指数成分股,将持续受益于被动投资资金流入。建议关注上证 50、沪深 300 等宽基指数中权重较大的头部银行股配置价值,包括主要国有大行、主要股份制银行及地区头部城商行。

859 只产品重仓招商银行,张坤、焦巍在列

据 Choice 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共持有招商银行 15.86 亿股,对应持仓总市值 686.68 亿元。自去年三季度起,公募已连续 3 个季度增持招商银行 A 股、H 股。一季度末,111 家公募机构旗下共计 859 只产品重仓招商银行,持仓市值排名前五的依次是焦巍旗下银华富裕主题、姜诚旗下中泰星元灵活配置、劳杰男旗下汇添富价值精选、张坤旗下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谭丽旗下嘉实价值精选。

据一季报,银华富裕主题前十大重仓股有一半是银行股,招商银行是头号重仓股,其余 4 家依次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5 只银行股持仓占比合计 29.16%。

自 2018 年 12 月由焦巍接手独管后,银华富裕主题多个季度十大重仓股中未见银行股身影,财报披露的全部持仓也鲜少出现银行股。直至 2024 年三季度,首次出现 4 只银行股同时新进重仓股行列;截至 2024 年末,该产品共持有 9 只银行股,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2 家国有大行,1 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 6 家城商行。

自 2023 年三季度起,银华富裕主题所有财报均谈及红利策略。在科技股大火的今年一季度,焦巍仍加大了红利权重股的布局。他认为股票首先应该被看成有息债券,本质是公司商业模式稳定后的现金流分红。

据 choice 数据,银华富裕主题 A2021 年 -2023 年年度收益率分别 -4.06%、-23.97%、-20.47%,2024 年实现年度正收益,收益率为 10.34%。

另外,股利收益亦为投资收益提供了显著支撑。据 2024 年年报,银华富裕主题投资收益为 10.29 亿元,其中股利收益近 4 亿元。在 2022 年之前,该产品每年股利收益多低于 1 亿元。虽然 2022 年、2023 年投资收益分别亏损 14.65 亿元、18.41 亿元,该产品股利收益依次增至 2.67 亿元、3.04 亿元。

劳杰男重仓国有大行,股利贡献显著

劳杰男于一季报指出,在长端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红利型资产仍是组合基础的底仓配置,组合考虑此类个股盈利的稳定性并结合股息回报进行优中选优,当前主要在国有大行上持仓相对较重。

截至一季度末,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位列汇添富价值精选十大重仓股。自 2023 年三季度起,这 3 只银行股便同时跻身该产品十大重仓股之中。即使这只产品 2022 年 -2024 年的投资收益分别是 -23.41 亿元、-13.49 亿元、0.38 亿元,对应的股利收益分别是 2.28 亿元、2.21 亿元、2.38 亿元。

一季度小盘、成长风格表现领先,红利风格整体跑输,红利质量表现优于红利低波。年初红利指数持续下行,直至 1 月中旬跟随大盘企稳,仅银行板块有超额收益。3 月下旬,避险情绪下资金流向红利资产,公用事业、银行、交运等红利股获得超额。

除了汇添富价值精选,劳杰男在管的另外 2 只产品十大重仓股中,银行股也占据多席。截至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上海银行、农业银行 A 股、农业银行 H 股共计 4 只银行股位列汇添富红利增长十大重仓股;汇添富研究优选十大重仓股中也有 4 只银行股,即农业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 H 股、中国银行 A 股。同样的,这 2 只产品近年来股利收益也在投资收益中贡献颇多。

据天天基金,汇添富价值精选、汇添富研究优选、汇添富红利增长近 2 年收益率分别是 11.29%、-0.69%、11.29%,在同类产品中分别排在前 30%、50%、15%。

截至一季度末,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分别是中泰星元灵活配置第四、第五大重仓股。历史数据显示,自 2022 年三季度起,招商银行、工商银行首度同时新进中泰星元灵活配置十大重仓股。这 2 只银行股已经至少连续 12 个季度位列该产品十大重仓股。

近 3 年,中泰星元灵活配置的股利收益贡献也较为显著。据 2022 年 -2024 年年报数据,该产品投资收益分别是 2.32 亿元、-3.65 亿元、10.8 亿元,对应的股利收益分别是 2.15 亿元、2.64 亿元、2.52 亿元。

朱少醒连续 20 个季度重仓宁波银行

除了招商银行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也连续 3 个季度增持了宁波银行。富国基金朱少醒就是拥趸者之一。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 LOF ) 自 2005 年 11 月成立以来,一直由朱少醒独立管理。成立前几年,招商银行频繁现身十大重仓股行列。到了 2020 年三季度,宁波银行首次跻身该产品十大重仓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宁波银行已经连续 20 个季度位列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 LOF ) 十大重仓股。

2020 年 -2024 年年报数据显示,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 LOF ) 的股利收益分别是 1.65 亿元、4.77 亿元、4.68 亿元、4.96 元、5.98 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而在此之前,该产品每年的股利收益均低于 1 亿元。即使 2022 年 -2024 年投资收益分别亏损 30.94 亿元、23.22 亿元、21.12 亿元,股利收益仍逆势保持增长态势。

朱少醒在一季报中指出,在当前估值下,红利价值风格能找到较好投资机会,质量成长风格同样具备很多投资机会。他曾谈到,随着国债收益率的持续创新低,稳定的分红收益率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红利价值风格的跑赢是防御思路的延续。

从调研热情而言,宁波银行依然受到机构关注。宁波银行 4 月 17 日网络会议,58 家公募旗下共计 101 位相关人员参与其中。在调研名单上,出现了富国基金朱少醒,交银施罗德何帅、王崇;2 月 21 日,易方达王元春及其他 2 位同事一同奔赴宁波银行的调研现场;1 月 3 日,富国基金孙彬一行 3 人也去往宁波银行的现场会议,参与调研。

今年一季度,宁波银行新进王元春旗下易方达瑞恒、易方达现代服务业十大重仓股。

被疑 " 风格漂移 ",也要重仓银行股

还有一只产品,虽然是 " 智能 " 主题,但前十大重仓股中银行股占九席。

截至一季度末,金信智能中国 2025 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平安、光大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持仓占比合计 58.4%。除了中国平安外,其余 9 只均为银行股。

金信智能中国 2025 成立于 2016 年 7 月,2023 年 12 月增设 C 份额。该产品成立初期并未将银行股纳入重仓范畴,而自 2017 年起,银行股便在重仓股中占据多席。甚至 2020 年四份季报披露的十大重仓股均是 " 清一色 " 银行股。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C 类份额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 155.34%、38%,分别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127.02%、25.03%

成立后首份季报显示,金信智能中国 2025 通过积极主动的分散化投资策略,重点投资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提供智能化生产、设计与服务的企业。但之后多份定期报告明确提出在震荡的市场中重点投资于低估值的金融板块。据 2024 年年报,该产品全年看以电子、TMT 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和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相对占优,但报告期内重点投资低估值、高股息的智慧金融板块。

自红利策略占优以来,该产品年度股利收益均大于股票收益、债券收益。2020 年 -2024 年,金信智能中国 2025 的投资收益分别是 0.04 亿元、0.08 亿元、0.15 亿元,股利收益分别是 0.05 亿元、0.07 亿元、0.08 亿元,对应的股票收益分别是 -0.01 亿元、0.00 亿元、0.06 亿元。

今年一季度末,金信智能中国 2025A、C 类规模分别为 4.55 亿元、1.26 亿元,较上期分别增加 132.52%、551.99%。从完整财报季看,截至此,该产品以 5.81 亿元的合并规模,创下自成立以来的历史峰值。自去年一季度以来,A 类份额已连增 5 个季度。

从持有人结构看,该产品 C 份额或已成为一只机构定制款产品。成立初期,C 类份额员工持有比例为 100%,2024 年中报、年报数据显示,C 类份额机构持有比例均为 100%。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