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深度 26分钟前

北交所基金正值高光时刻,竟也有跑输基准的掉队者,业绩分化背后有多重推手

财联社 5 月 22 日讯(记者 吴雨其)2025 年,北交所市场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之一。在政策支持与资金涌入的双重推动下,北证 50 指数年内保持涨势,并在 5 月 21 日创出 1500.31 点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北交所主题基金整体表现强势,36 只基金(仅计算主代码基金,下同)年内平均收益率达 36.91%,部分产品涨幅甚至超过 80%。然而,市场的狂欢之下并非一片坦途。尽管北交所主题基金 " 全线飘红 ",仍有部分产品在看似亮眼的收益背后,悄然跑输比较基准,出现 " 高收益却低达标 " 的尴尬现象。

全线飘红与限购潮:北交所基金的 " 高光时刻 "

今年以来,北交所主题基金无疑站上了风口。Wind 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21 日,全市场 36 只北交所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到 38.05%,其中 31 只基金单位净值创下历史新高。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以 80.79% 的年内收益领跑,中信建投、汇添富、万家基金等旗下北交所主题产品紧随其后,收益率均超 50%。

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北交所市场多重利好因素的共振。政策层面,北交所持续优化制度设计,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吸引专精特新企业聚集;业绩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 2025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265 家企业中有 165 家实现营收正增长,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资金端,公募基金加速布局,截至一季度末,72 只基金的前十大持仓中出现了北交所公司,机构配置比例显著提升。

然而,资金的热捧也带来了管理压力。为防止短期资金盲目涌入,多只基金近期启动限购。例如,易方达北证 50 成份指数自 5 月 19 日起将单日申购上限设为 3000 元,鹏扬、广发等旗下产品也纷纷将限额调低至万元以内。业内人士指出,限购既是控制规模、保护现有投资者利益的常规操作,也反映了部分基金对后市波动风险的警惕。

高收益背后的隐忧:跑输基准的 " 掉队者 "

尽管北交所主题基金整体表现强势,但细究数据不难发现,部分产品在 " 高收益 " 的光环下,实则未能跑赢比较基准。以国泰北证 50 成份指数为例,该产品年内收益超 20%,却跑输基准达 12 个百分点。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多只成立时间较晚或仓位调整滞后的基金均出现显著差距。上述产品成立时间为去年 11 月份,而同期成立的鹏华北证 50 成份指数也同样跑输基准 10 个百分点。

这种分化首先与基金类型相关。目前北交所主题基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管理型产品,依赖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另一类是被动指数基金,紧密跟踪北证 50 指数。理论上,被动型基金应尽可能贴近指数表现,但实际运作中,跟踪误差往往因建仓节奏、成分股调整等因素被放大。

此外,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也存在策略偏差。如南方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年内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为 11.43%,而同期成立的大成北交所两年定开、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等北交所主题基金年内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均超过 40%。

同指数不同命:业绩分化的多重推手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跑输基准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均为被动指数基金,且同样跟踪北证 50 指数的产品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超 30 个百分点。为何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会出现显著收益差距?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建仓时机至关重要。北证 50 指数自 2022 年推出以来波动较大,2025 年初至今更是一路上扬。对于不同成立时点的基金而言,建仓成本差异显著。2024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初成立的基金则面临高位建仓的压力,若未能及时调整节奏,容易陷入 " 追高被套 " 的困境。

与此同时,成分股调整存在滞后性。北证 50 指数每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但部分基金因合同限制或操作惯性,难以及时跟进。

流动性限制也加剧操作难度。北交所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额普遍低于主板,大额资金进出容易冲击股价。某指数基金经理坦言:" 跟踪误差的一部分源于成分股流动性不足,尤其在市场快速上涨时,被动加仓可能推高成本。"

从主动管理基金角度看,基金之间年内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存在差异或也与比较基准不同有关,如南方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的比较基准为 " 北证 50 成份指数收益率 *65%+ 中债总指数收益率 *25%+ 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 ( 人民币 ) 收益率 *10%",而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的比较基准为 " 北证 50 成份指数收益率 *80%+ 中债总指数收益率 *15%+ 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 *5%"。

更有甚者,北交所主题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与北证 50 指数无关,如嘉实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的比较基准为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收益率 *75%+ 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 *20%+ 恒生指数收益率 *5%"。

北交所主题基金的业绩分化,既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启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警惕两类风险:一是盲目追逐短期高收益,忽视基金与基准的偏离度;二是低估流动性风险,误将北交所基金等同于主板产品。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