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会投资瑞士的金融市场 ",近日他在出席一论坛活动时表示," 如果一夜之间情势就发生变化,导致所有投资者损失惨重,那是一个危险信号 "。
他的话很显然指向两年前的瑞信倒闭事件,在这里就有必要回顾两年前倒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 PIF 总裁做出上述决定。
因英国供应链金融初创企业 Greensill 倒闭和美国家族投资基金 Archegos Capital 快速爆仓,给瑞士百年大行瑞士信贷带来逾 60 亿美元亏损,2021 财年瑞信全年亏损 17 亿美元。而之后的 2023 年对瑞信而言,可谓是 " 屋漏偏逢连夜雨 ",年初因美联储之前快速加息令美国硅谷银行等地区性银行相继倒闭,这一波对银行股的恐慌潮从美国卷到了欧洲,再加上瑞信 2022 年财年又巨亏 76 亿美元,其又爆出其过往两年财报存在 " 重大缺陷 ",于是在 2023 年 3 月瑞信出现一波猛烈的挤兑潮。
当时作为瑞信第一大股东的沙特国民银行因其持股接近 10% 上限,拒绝提供流动性支持,瑞信只能寻求瑞士央行出手。最终其不顾自身股东的反对,在瑞士央行主导下,以 32.3 亿美元被瑞银集团折价收购。
在此次并购案中,所有持有瑞信的股东都承受了巨额损失,例如沙特国民银行的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更具争议的是,按瑞士监管机构要求,瑞信之前发行的 160 亿瑞士法郎 AT1 债券减记为 0,这些债券持有人瞬间颗粒无收,欲哭无泪。
作为全球第五大主权基金的 PIF,是沙特国内经济转型计划的主力军,也是该国对外投资的旗手。自 2016 年沙特 " 愿景 2030" 战略启动以来,PIF 的资产规模已从当年的 1900 亿美元激增至 2024 年的 9413 亿美元,资产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2%。在此基础上,PIF 已将 2030 年资产管理目标从 1.87 万亿美元上调至 2.67 万亿美元。
鲁梅延的此番表态并非对欧洲失去信心。就在几天前,PIF 刚在法国巴黎开设一家子公司,并计划在 2030 年前对欧洲投资翻一倍,达到 1700 亿美元。
PIF 一直是国际市场的活跃投资人,不过最近这一两年因其投资策略发生变化,将更多资金投向国内战略性产业,因此 PIF 在国际市场上的投资规模有所收缩,其目标是将全球投资占其投资组合的比例由约 30% 降至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