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hawk26讲武堂 17分钟前

青年军 39 个步兵团,总计 128000 余人,具体各师的兵力如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风

抗战后期,国民党军开始组建青年军,最开始计划编成 10 个师,不过实际编成了 9 个师,即第 201 师到第 209 师。

虽然这些师在 1945 年陆续编成,不过实际上并未开赴抗日战场,只有些划拨到驻印军中的知识青年有可能参战。

到抗战胜利后,青年军官兵大批复员,国民党军队并不想丢下 " 青年军 " 这块牌子,但原有的 9 个师架构又难以继续维持,所以决定对青年军也进行整编。

原本的青年军步兵师编制为三团制,整编之后则改为二旅四团制;原有的 9 个师番号,取消 3 个师番号,保留第 202 师、第 203 师、第 205 师、第 206 师、第 207 师、第 208 师番号。

上述青年军各师中,第 207 师比较特殊,该师组建后不久就被拨入廖耀湘的新 6 军,以补齐该军的三师建制。

抗战胜利后,第 207 师又随新 6 军开赴东北,但一直还挂着青年军的名号。

所以在关内的青年军各师纷纷合编整合为 " 二旅四团 " 制时,第 207 师则是单独扩编为 " 二旅四团 " 制。

到 1947 年夏,国民党军认为原有而 " 二团制 " 旅不适合作战需求,所以要扩编成 " 三团制 "。

这样的话,一个青年军的师便为 " 二旅六团 " 制;而这时候青年军第 207 师又比较特殊了,因为该师又扩编了第 3 旅,成为 " 三旅九团 " 制师。

所以到 1947 年秋天时,青年军系统就总计编成了 6 个师 39 个(步兵)团。

其中,在东北的第 207 师有 9 个步兵团,而在关内的 5 个师,则各有 6 个步兵团。

以总兵力计,青年军 6 个师总兵力有 128350 人。

因为青年军的上述不断扩编,其 6 个师的兵力阵容已经超过了抗战末期时 9 个师的兵力。

不过此时青年军的兵员已经不全是 " 知识青年 ",也有征兵补充的部分,否则短时间内无法扩编得太快。

那么各师的具体兵力状况如何呢?

以规模最大的青年军第 207 师来说,当时的编制数为 35152 人,不过该师扩编过快,而且东北国军在东北我军的夏季攻势中损失惨重,所以各部均有不同程度缺额,估计第 207 师当时的实有兵力大约是 3 万人左右。

而其余的 5 个师当时是 " 二旅六团 " 制,虽然看起来跟当时二旅制的整编师差不多,但其实青年军的 " 整编师 " 兵力要更少些。

比如在炮兵编制方面,因为重型火炮没有下发到位,所以这一块的兵员是缺失的。

因此,关内的青年军平均每个师大约有将近 2 万人。

如此关内的的 5 个师,将近 10 万兵力,再加上关外第 207 师的大约 3 万人,就是 1947 年秋季时,青年军全部 6 个师约 12.8 万人的全部阵容了。

就国民党军当时的情况来说,青年军的满员状况相对较好,武器方面除了重炮缺编较多外,其余也均发放齐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军第 207 师还是比较例外,这个师当时有炮兵团,装备有山野榴炮 30 门,这在当时的国民党军中是比较强的,比大部分的军或者整编师都强。

当然,在实战经验方面,第 207 师在当时也是最多的。

而在人员素质方面,国民党军不如抗战时期的质量高。而且当时青年军普遍存在军纪涣散的问题,其实这个情况是国军通病。

青年军虽然名义上是招募 " 知识青年 ",但其实骨干军官都是从老部队中调来的,还混进去了不少凑数的,所以从根子上开始就不算什么纪律严明。

到了 1948 年后,青年军第 206 师最先在洛阳战役中被歼,其余各部则陆续扩编,但也陆续被消灭,这算是后话了。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