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小豹子研习社 ,作者 vk1602 小豹子
本文投稿作者 -Dikke,可以同步关注微信公众号 " 小豹子研习社 ",b 站账号名称 "vk1602 小豹子 "UID:252590414,请多多点赞加关注以及转发,点击右边三个点可以看到投币选项,您的鼓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本文字数 7699 字,请放心食用
-Dikke 就是我上一篇专栏提及的新朋友也是我群一位非常非常优秀的大佬,平常也十分乐于助人分享自己的见闻,如果你也有兴趣加入我们的讨论组可以点进我的主页查看申请入群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的正式登场,各国设计部门在关于坦克的开始深度研究,德国作为老牌军事强国,虽说被凡尔登条约限制,但由于 xtl 上台,德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坦克这一新式武器的潜力也被德国人看在眼里,一战时碉堡堑壕纵横交错,坦克就是用于突破这一种现象的利器,它需要厚重的装甲以及强劲的火炮,根据这一要求,重型坦克的概念孕育而生。德国人对重型坦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Durchbruchwagen ( 突破战车 ) ,在巴巴罗萨行动前德国也有许多重型坦克计划,如 VK3001,Vk6501 等,但这一切随着入侵苏联后随之改变 ......
巴巴罗萨计划的行动标志着正式入侵苏联,但在入侵苏联后德国人遭遇了苏联的 Kv1 和 Kv2 重型坦克,这两款坦克对当时的德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 你战线不一样还是平推吗 ) ,这种威胁导致德国人认为需要一款更为强大的重型坦克与之对抗。1941 年 10 月 4 日的一次会议上,Wa Pr ü f 6 ( 下文简称武器六所 ) 的负责人菲希纳特上校,克虏伯的总工程师多恩和沃尔弗特 ( 下文克虏伯方的人统称克虏伯 ) 提出了一款重约 75t 和装备一款足以击穿任何坦克的火炮的超重型坦克,菲希纳特要求克虏伯在中旬前提交主要的参数设计并以保密的形式提交到武器六所,到 10 月 26 号,菲希纳特与多恩等人在柏林再次会面,其目的则是探讨新型超重型坦克的各数据。一周后,克虏伯在埃森工厂举行了其炮塔专项会议,并确定其具体数据,新型超重型坦克的编号被命名为 VK.7200 ( 这是一个错误名称 ) ,后改为 VK.7001。下为 VK.7001 最初指标
l 1,全重约 72t
l 2,引擎为奔驰的 MB-507 柴油发动机,正常为 800 马力 ( 2200 转 / 分 ) ,增压版为 1000 马力 ( 2400 转 / 分 ) 预计最大时速 40km/h ( 增压版为 43.6km/h )
l 3,炮塔要 360 ° 射界,要求仰角+20 ° 和俯角 -10 ° 车体炮塔正面装甲为 140mm,侧面 100mm
l 4,共 5 名车组成员,炮塔三位,车体两位
火炮方面并未确定,但在 11 月 11 日,Wa Pr ü f 4/VIII ( 武器四所八组 ) 提议选择一款能在 1000m 击穿拉伸强度 80kg/m 的 180mm/30 ° 装甲,1941 年 11 月 28 日的会议上,武器六所紧急征求关于 VK 7001 坦克武器配置的建议。首先被选上的就是 12.8cm 口径的火炮,并确定了炮弹的规格
两种炮弹的弹头是和初速是一样的,上为高爆弹,弹头重量为 26kg,初速 895mps,下为风帽被帽穿甲弹,弹头重 29.5kg,初速 840mps,克虏伯为其提供了两种炮管选择,3.3t 的轻炮管适配 154mm 直径的细药筒,4.2t 的重炮管适配 177mm 直径的粗药筒,虽说药筒不同,但两炮管的发射药均为 12.4kg,炮管膛线长 5.88m,膛压 2900kg/cm 。
时间来到 1942 年 1 月 22 日,克虏伯再次在柏林与武器六所的菲希纳特进行相关的会谈。克虏伯给出了两个计划,后置炮塔方案的 W1647 和中置炮塔方案的 W1648,两个计划基础数据相同。重 82 吨,正面装甲 120mm,侧面 100mm,最高时速 35km/h,火炮则是克虏伯设计的 105mmL70 火炮,载弹量 80 发,除了火炮,菲希纳特对其他指标无异议,因为元首特别指示了需要更大口径的火炮,并强调要其拥有发射脱壳穿甲弹的能力,另外,菲希纳特提议取消车体首上和炮塔后部的机枪孔,在车体首上使用俄式的机枪栓塞设计,未使用机枪口时可将其封闭,有需要时在打开。会同时讨论了两种两种炮塔布置的优缺点。中置炮塔行驶稳定性更高,但是要接受炮管过长带来的行驶弊端,而后置炮塔会由于前置动力导致成员舱的高温和过多的废气,驾驶舱和战斗舱链接也会浪费空间,且前部的进气格栅容易受到炮击损坏,必须在车体侧面新增进气口。但这有导致会超出铁路运输限界,车内整体空间的紧凑,也意味着不会携带备用零件,后置炮塔在行驶时由于重心向后会更不稳定。
而关于整体重量双方产生了分歧,菲希纳特更希望采用 82t 的计划。82t 的重量在装甲上会在未来的战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同时也希望与正在研制的虎式坦克拉开差距,克虏伯则是认为降至 72t,可以先将其用作过渡型号方便生产,橡胶负重轮和履带转向 ~ 的测试所需时间也会更短。且为虎式坦克设计的铁路运输车也同样可以运输 72t 的计划,而 82t 的计划则需要开发新的铁路运输车,另外,更重的计划需要马力更大的新型发动机和新转向系统和宽厚的履带。测试不仅仅耗时,且会导致研发进度拖拉。由于部分指标未能确定。克虏伯表示无法进行试验车的生产工作。但还是将 W1648 提交给武器六所,并在元首会议上提交给希特勒进行审查。
同日的另一场会议上,克虏伯和武器六所的科尼普坎普讨论 VK.7001 的具体设计细节,首先是发动机。科尼普坎普作为 HL230 发动机的忠实教徒,且自己也参与了 HL230 的研发。自然提议使用正在研发的 800 马力的 HL230 ( 实际 690 马力 ) 。并且对柴油机不看好 ( 虽说奔驰的 MB507 柴油机已经在快艇上量产 ) 。所以建议以 W1648 为蓝本,制造一款重 72t,搭载 HL230 的超重型坦克作为过渡产品。而 80t 方案可以延后实施。传动则有三种选择,迈巴赫油压传动,ZF 传动,以及一款未命名的脉冲传动,这三种传动预计在 42 年中旬进行测试,转向机构最初选择 L 600C 叠加转向,后改为更改为新型简化双极转向机构。后者也可以使用在 VK.4501 ( H ) 上。车体建议更改为 45 ° 倾角 ( 和现存唯一图纸 W1661 不一样,此时的 VK.7001 更像是一个大号虎式 ) 。视野更宽阔的同时也能增强装甲。
次日的元首会议上,希特勒同意了 VK.7001 的研制工作,但对部分指标表示不满。陆军武器局方面认为应该采用 750 马力的迈巴赫汽油机或者 800 马力的奔驰柴油机。希特勒则是要求武器局评估 VK.4501 ( P ) 的动力系统,除开与保时捷博士私底下的交情,保时捷博士认为其动力系统在降速后任然适用于超重型坦克。希特勒虽接受降速,但认为其风冷柴油机的 800 马力 ( 增压 1000 马力 ) 为更佳解决方案。但无需强制按照此要求评估。武器局认为其在潜渡下的发动机通风存在问题。保时捷博士认为可以解决。介于两边的意见不和,克虏伯提议将 VK.7001 的动力舱加宽以满足后续任意要求,若选择更小的发动机也可将多余空间改成战斗舱,其二则是火炮选择,希特勒一直是更喜欢更大口径的火炮,要求克虏伯制造两辆搭配不同炮塔的试验车,第一辆的炮塔装备 10.5cmL70 或者 FLAK 40 12.8cmL61,另一辆的炮塔装备 15cm L40 火炮。这样其中一辆在改装时,另一辆也可以进行机动测试等。
上为风帽被帽弹,初速 965m/s,弹重 18kg,下为高爆弹,初速 1030m/s,弹重 15.1kg,最大膛压均为 2900kg/cm 。
1942 年 1 月 26 日,经克虏伯和武器六所讨论决定,将 VK.7001 作为技术验证平台,用于测试行走系统以为后续更重的坦克积累经验,克虏伯为推进研发进度,没有按照希特勒要求设计两种炮塔,转而设计一款能搭载上述三款火炮的炮塔,仰角增加至 35 °~40 °,以满足火炮曲射需求。除此之外,菲希纳特建议新增一门 12.8cmL50 火炮,初速 810m/s,弹重 29KG。经双方协商后,在所有数据指标确定后。由克虏伯制造两辆车体和搭载 15cmL40 和 10.5cmL70 的炮塔各一座,并要求在 1943 年 2 月制造好第一个炮塔,4 月制造第一辆车体。
在 1942 年 2 月 2 日的一场由克虏伯召开的关于各种重型坦克的炮塔设计的会议上,也提及了 VK.7001 炮塔的设计
l 设计一款装备 8.8cmL/56 炮塔,炮塔座圈为 1650mm~1700mm,外形类似VK.4501,正面装甲 80 侧面 50 毫米;若重量过大,则改为正面 80 侧面 40 毫米。该炮塔将替换克虏伯公司开发的 VK 3002 和 MAN 公司的 VK 3002 的 7.5cmL/70 炮塔。
l 设计一款装备 8.8cm L/71 炮塔,炮塔座圈为 1850 毫米。将装备在 VK.4501 ( H ) 上。菲希纳特下令,。待武器六所收到设计图纸后,需立即转交亨舍尔公司测验
l 设计能搭载10.5cmL70火炮的最小座圈的炮塔 ( 最好是2000mm ) ,在装备VK.7001的同时,也能装备在VK.4501 ( p ) 上,
l 除设计VK.7001的10.5cmL70炮塔外,同时研究能搭载12.8cmL50和15cmL40的最小座圈的炮塔。此外预计在VK.7001上搭载一个搭载7.5cm火炮的小炮塔。但由于射界限制,转而计划安装在车体正面安装一门5cm火炮或者7.5cm榴弹炮。
然而事实上,将 10.5cmL70 装在 2000mm 座圈的炮塔上并非现实,根据德国轴承制造商库格菲舍尔与克虏伯的交谈得知,最终给 VK.7001 敲定的炮塔座圈是内径 2502mm,外径 2750mm,库格菲舍尔表示虽然 2,503 毫米的既定轴承孔径对应 2,750 毫米外径,但轴承负荷要求必须采用带硬化沟槽的轴承,所以最小外径不得低于 2,800 毫米,如果强行使用克虏伯提出的 2750mm 外径,则会带来成本上涨和技术难题。但还是依照克虏伯的要求制作,同时克虏伯在审查铁路运输界限时发现 15cm 火炮的炮塔超出了装输限界。但又不能缩小炮塔,陆军武器局认为这种超限在正常运输中仍可接受,因为前线部队也有类似情况。炮塔形似虎式,考虑到炮塔正面装甲从 100mm 增加至 120mm,炮塔的重量也增加至 21.4 吨
最终克虏伯与武器六所协商决定还是生产 72 吨的计划,采用中置炮塔。由于战争形式,要求克虏伯紧急生产两辆原型车,并跳过测试阶段直接量产,装甲厚度与虎式坦克相同 ( 正面 100mm,侧面 80mm ) ,炮塔采用全新的的构型。1943 年 3 月,VK.7001 正式被命名为 L we (狮子 ) ,此外其他称号均为误称,如 VK.7201 和 Pzkpfw.VII。
根据合同,克虏伯和保时捷要分别制造两辆原型车,一辆配备完整炮塔,一辆配备配重块模拟战斗全重,车体结构采用正在研制的 VK.4503 ( 虎 III,即后来的虎王 ) 。发动机采用虎式的 650 马力的 HL210,火炮选择 10.5cmL70 或者 15cmL35。同时也考虑了 12.8cm 火炮,到 1942 年 4 月装甲方案最终确定,VK.7001 的车体与炮塔正面装甲增至 120mm,侧面上部 100mm,履带内部 80mm,克虏伯于 4 月 2 日提交了 W1658 与 W 1661 两种型号的图纸
W1658 实际上只是大致沿用了 2 月的老指标 ( 详情数据可见下方狮子数据总览表 ) 。引擎在迈巴赫的 800 马力的汽油机或者 2 × 330 马力的保时捷柴油机。而 W1661 就可以好好说道说道了,作为现存世的唯一狮子图纸,也是终于进化成圆头耄耋。如前文所说,VK.7001 已经抛弃了原先 " 马蹄形 " 炮塔,W1661 的炮塔是一个巨大的 " 锅盖 " 铸件。但不像某著名锅盖头,W1661 的炮塔侧面并没有太大倾斜,这导致炮塔的航向角防护会略有不足。火炮还是 10.5cmL70,首上 120mm/55 °,首下则是借鉴了 T34 的弯曲首下,角度在分别为 30 ° 和 60 °,侧面 100mm。由于其增重至 90t,武器六所提议使用正在研制的 1000 马力的迈巴赫汽油机。并使用虎式坦克的传动部件,或者选择 2 × 430 马力的保时捷柴油机,但这需要将车体延长 250mm,车体降低 50mm,车体要新增一对负重轮。还有一点有趣的是发动舱侧面的倾斜角度为 15 °,保持倾角的同时也扩大了动力舱空间。
到了了 4 月 18 日,武器六所认为 10.5cm 火炮威力和损伤范围不足,还是要求搭载大口径火炮,但否定了克虏伯提出的 12.8cmL35 和 15cmL30,两者初速分别为 620m/s 和 530m/s,弹重分别为 29kg 和 43kg。但武器六所否定了这一计划,短管火炮的低初速会导致精度不足,且在应对装甲目标时只能使用破甲弹,在发射全口径弹时也不符合原定的 180mm/30 ° 穿深标准。克虏伯还是使用原定的 12.8cmL50 和 15cmL40。由于武器六所在射速方面要求到每分钟 4~5 发,便将 15cm 改为整装弹,使用克虏伯的 15cm Ger t 50 防空炮的弹筒,武器六所建议把弹头从 43kg 减至 34kg,整弹重 57.4kg。长 1600mm,初速 845m/s,此外需在炮塔后增加一个尾仓,尾仓载弹 20 发,在火炮 -8 °~+15 ° 时可正常装填。后续又将倍径砍成 L37,虽说轻弹头的优势更大,但还是设计了三种穿甲弹,弹头重均为 43kg,只有倍径和被帽厚度略有区别。高爆弹则是从 65kg 增重至 69kg,弹筒改为 1530mm。此外,克虏伯还计划将 41 年一个神秘的自行火炮 ( Slf ) 计划装备的 15cmL52 火炮作为狮子的主炮,初速 890m/s。
虽说克虏伯要在 5 月 15 日之前将改进型的炮塔方案提供给保时捷公司用于 VK.100.01 计划上,也就是小型鼠 ( M uschen ) 。但这只是一个临时计划,直到 5 月 19 日炮塔座圈,炮座和散热等问题任未解决,到 6 月 4 日才拿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时间回到 4 月 27 日,狮子经过不断迭代,又设计出 W1662 和 W1663,根据基本数据来看只是在 W1661 上进行了微调,克虏伯据此又重新定制生产计划 :
l 1942年9月1日前交付车体装甲板及其部件
l 1942年10月1日前交付车体核心部件
l 1942年11月1日前交付车体其他零件
l 1943年3月1日前交付两座炮塔
l 1943年4月1日前另外交付三座炮塔
l 1943年6月1日交付最后五座炮塔
但噩耗也同时传来,1942 年 5 月 7 日的装甲委员会会议上,罗森主席以书面形式向参与者通报了 1943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的 " 第三计划 "。明确提出了 100 吨级狮子计划不需要由克虏伯生产。但官大一级压死人。5 月 11 日,武器六所还是继续和克虏伯讨论生产计划,预计在展开生产后每月生产 10 台炮塔,其中五辆分配给保时捷,此外由于迈巴赫的 1000 匹发动机遥遥无期,武器六所建议给 90t 的狮子使用双发增压保时捷柴油机 430 × 2 马力,使用 4 月 18 日提出来带尾舱的炮塔,搭载 15cmL40。使用亨舍尔的 KLL 800/320 叠加转向和迈巴赫的迈巴赫 OG 401216 液力变速箱,5 月 13 日,科尼普坎普要求克虏伯提交生产两辆狮子原型车的价格,武器六所将提供两台发动机,两个变速箱,一套转向机构,两套履带以供狮子的开发。
各种数据不断优化的情况下,狮子最后三个计划也孕育而生。分别是 W1668,W1669,W1670。其为 W1664 型号的改进。克虏伯自始至终不看好更重型的方案,克虏伯表示 :" 如果要研制超过 60 吨(相当于加强炮塔的虎式坦克)的坦克,应尽可能控制重量,以兼顾足够的火力、装甲防护与良好的机动性和最高速度。需注意目前仅有 800 马力的引擎可用。此外,由于行走机构防护不足,增加装甲厚度价值有限,且会加大驾驶员观察窗的安装难度。通常 55 ° 倾角的 100-120 毫米前装甲就已足够。" 菲希纳特直接建议将原定的 90t 搭载 15cmL37 的计划取消,转而使用 W1668 计划。W1668 全重降至 80t。搭载了一门 8.8cmL71 火炮,炮塔则是使用轧制焊接技术,炮塔整体低矮。正面加强至 140mm,侧面也为 140mm/120mm。为保证重量,车体长度进行了缩减。最高时速提升至 35km/h。而 W1669 和 W1670 分别重 80t 和 90t。火炮任然为 15cmL37。正面装甲均提升至 140mm,W1670 侧面提升至 120mm/100mm。
狮子项目的研制拖延导致元首不满。同日的元首会议上,希特勒痛批超重型坦克的进度缓慢,并且认为削减至 70t 是错误的选择,希特勒认为苏联的超重型坦克将会在 1943 年春天加入战场,事实上用现在的视角来看苏联哪有什么超重型坦克,离的最近的计划 KV-5 也因为形势紧迫在 1941 停止量产计划,更多的误判还是来源于前线的审讯战俘的报告。各种子虚乌有的超重型坦克出现在战俘的口中。希特勒还认为,无需将战斗全重局限在 100t,在增加装甲和火炮倍径时也可以提升至 120t。
既然元首发话,武器六所也不好说些什么,5 月 18 日,科尼普坎普取消了狮子两辆原型车的制造订单,克虏伯在 5 月 26 日的内部通告中告知所有相关部门,并停止了 10.5cmL/70 火炮的设计工作。VK7001 炮塔的设计图纸将移交给保时捷公司。但武器四所看上了克虏伯的 10.5cmL70 火炮,并于 5 月 27 日向克虏伯下达了 10.5cmL/70 火炮及其瞄准装置的设计图纸制作的紧急战备订单当做重型 pak ( 反坦克炮 ) 生产。Wa Pr ü f 1/1/III ( 武器 1 所 1 科 3 组 ) 要求克虏伯弹壳形状应类似 128 毫米高射炮,经小幅长度修改后通过新制作的抽壳装置退壳。并签订了 100 个弹壳的订单。和在狮子上的 10.5cmL70 基础数据大致相同。整杆炮的重量从 3455kg 减至 3300kg,并且可以发射 15.6kg 的 10.5cm pzgr.rot。初速 1075m/s。武器四所计划直接从已量产的 10.5cm 火炮增长炮管进行实验,要求克虏伯在 1943 年 6 月前生产出试验炮,克虏伯表示如果不使用锥形膛线的情况下可提前至 5 月。但到了 42 年底,武器四所对其失去了兴趣,于 1943 年 1 月取消了订单。但 10.5cmL70 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其作为鼠式备选火炮之一继续研制,后续克虏伯增长将其增长至 L73 作为鼠式和重型反坦克炮开发
希特勒明确表明需要更重的超重型坦后,狮子下马已经是板上钉钉。1942 年 6 月 7 日正式取消了狮子的研制,要求全力推进 M uschen 的研制工作。但武器六所任然抱有幻想,在 6 月 19 日军备部重型坦克专家耶格尔和武器六所的菲希纳特会谈时,还是建议克虏伯不要放弃狮子。因为根据保时捷虎式的表现来看,认为希特勒完全有可能会在对机械传动感兴趣。特别是保时捷的鼠式项目还面临各种技术困难。
但很显然,机会就在眼前,双方一合计,不如加入研制鼠式坦克的计划。因为武器六所无论如何都是看不起外资的保时捷公司。1942 年 9 月 11 日,克虏伯表示愿意加入鼠式坦克的设计竞争中,克虏伯鼠式被命名为虎 - 鼠式 ( Pzkpfw "Tiger-Maus ) 。而武器六所和保时捷之间的争斗的故事由此此展开 ...... ( 全文完 )
主要参考资料 :
1. berschwere Panzerprojekte: Konzepte und Entw ü rfe der Wehrmacht
2. Panzer Tracts No.20-1
3. RH 8/2959. RH 8/387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