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营销都在裁!
作者 | 赵普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这是野马财经的第 4405 篇原创
本文约 3500 字,阅读时长约 7 分钟
乐普医疗(300003.SH)" 创二代 "、蒲忠杰女儿蒲绯接任总经理已半年有余,这家市值超 200 亿元的 " 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 " 龙头企业还在经历业绩阵痛。
乐普医疗 2024 年净利润大降 80%,2025 年 1 季度净利润同比降 21.44%。净利润持续下滑,让外界也越来越关注蒲绯会做出哪些措施来改善公司业绩。但在近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蒲绯并未现身。
乐普医疗是我国最早从事心脏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经过前期一系列收购,目前涵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2009 年上市以来,股价最高时曾达到 45.64 元 / 股。截至 4 月 30 日收盘,乐普医疗股价 11.22 元 / 股,总市值约 211 亿元。
4 月 21 日,乐普医疗召开业绩说明会,108 家境内外机构共 154 名人员参加,董事长蒲忠杰、财务总监王泳、董事会秘书江维娜出席。
业绩说明会上,乐普医疗介绍称,"2024 年大环境不好……公司整体员工减少 1409 人 "。
" 野马财经 " 注意到,乐普医疗员工数量在 2021 年达到峰值的 10941 人,但随后 2022 年 -2024 年,每年都会减少一部分员工,但每年减员人数不超 500 人,而 2024 年无疑是近 3 年来减员最严重的一年。
截至 2024 年底,乐普医疗员工总数量为 8812 人,相比 2021 年员工数量的峰值,减幅约 19.45%。
在回答投资人咨询时,乐普医疗方面介绍称,营销、中后台管理主要是由总经理蒲绯负责。
在减员的同时,乐普医疗薪酬支出也在下降。财报显示,2023 年期初,乐普医疗应付职工薪酬约 2.07 亿元,到了 2024 年期末已降至 8554.82 万元。
整体职工薪酬的缩减,也包括乐普医疗高层人员的薪酬也下降。2017 年 -2022 年,乐普医疗董监高成员的合计薪酬大部分时间保持在 2000 万元以上,而 2023 年开始下降至 1560.81 万元,2024 年则进一步下降至 1141.91 万元。
营销任务直达销售员
据乐普医疗介绍,蒲绯是乐普医疗创始人蒲忠杰的女儿,蒲忠杰还有个女儿名为蒲珏,在乐普生物担任非执行董事。
蒲绯生于 1989 年 , 美国国籍 , 曾获得麻省理工学院 ( MIT ) 材料工程及管理金融双学位 , 哈佛大学 ( Harvard University ) 应用物理硕士学位。学业期间 , 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牛津大学 ( Oxford University ) 材料系交流学习,是一位 "80 后女学霸 "。
蒲绯曾任瑞士信贷银行香港 ( Credit Suisse HK ) 投资银行实习分析师 ,3M 美国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 ( 3M USA ) 材料研发工程师 , 宁波未来动力教育有限公司合伙创始人。
2017 年起,蒲绯任乐普 ( 北京 ) 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 , 还担任乐普医疗国际事业部总经理 , 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去年 9 月,乐普医疗总经理张志斌、副总经理郑国锐双双辞职,蒲绯接任总经理职位。
" 野马财经 " 注意到,张志斌、郑国锐二人都有着丰富的销售管理经验。
张志斌曾任公司销售部西北 / 北京大区经理、乐普医疗市场部总监、乐普医疗副总经理等职务。他在 2015 年 8 月出任乐普医疗副总经理,2021 年 4 月升任总经理,截至 2024 年,前后任职时间超过 9 年。
而郑国锐曾任乐普医疗销售经理、乐普药品市场总监、全国销售总监,2021 年 4 月出任副总经理。
在张志斌、郑国锐离职后,营销方面的重担就落在了蒲绯的身上,在对营销人员进行优化的同时,乐普的营销体系也进行了优化。
据乐普医疗介绍,公司过去将营销任务直接给到省区经理,现在任务直接分配到每位销售,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提升运营效率。此外,公司关停了持续失血、前景不明朗的子公司。
乐普医疗认为,医药行业政策频出,未来政策不可预期,现下看 2024 年已经过去,企业未来如何发展,主要看政策风向和公司自身努力。
" 这波大幅裁员可以看作乐普医疗对前期快速扩张的修正。"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2015-2021 年,乐普通过收购青岛力山、山西天生等多家公司,员工总数从 4300 人突破到上万人,随着规模快速扩张,同步增加了管理成本,人均效能也需要提高。
乐普医疗此前的员工大增是在公司战略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
2015 年,乐普医疗首次提出心血管全产业链生态型企业的战略目标,将医疗器械、医药、医疗服务和策略性业务四大业务作为核心板块,并在 2015 年 -2016 年两年时间里,收购多家公司布局心血管器械与设备、体外诊断、药品、互联网药品交易线上渠道等领域。
2015 年到 2021 年的 7 年时间里,乐普医疗的营收从不足 20 亿元迅猛增长至破百亿,净利润从不足 5 亿元增长到最高 18 亿元。
但在经历高速增长后,乐普医疗的 " 疲态 " 逐渐显现。
2023 年 -2024 年,乐普医疗业绩连续下降。2024 年乐普医疗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 61.03 亿元、2.47 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到 23.52%、80.37%。而在 2022 年,乐普医疗的营收还高达 106.1 亿元,净利润还创下了历史新高的 22.04 亿元。
与之同步的是,乐普医疗 2024 年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营收集体下滑,其中医疗器械板块是公司业务中收入规模最大的板块,但营收仅实现 33.26 亿元,同比下降 9.47%。
" 野马财经 " 注意到,乐普医疗的医疗器械板块在 2021 年营收曾高达 61.69 亿元,以此对比,2024 年该板块的营收仅相当于当年的 53.91%,缩水四成以上。
此外,乐普医疗药品板块实现营收约 17.58 亿元,同比下降 42.25%,是三大业务板块中降幅最大的;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实现营收 10.19 亿元,同比下降 19.24%。
乐普医疗营收下降的同时,还面临来自同行的市场竞争。
在冠脉支架市场,微创医疗仍把握着市占率第一的位置,旗下的冠脉支架在打出续标、提价、海外拓展 "3 连招 " 后,与乐普形成反向增长。
在 2023 年冠脉支架国家集采接续产品中选价格中,乐普医疗的 " 钴基合金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 " 中选价格为 848 元 / 个,依然是公示中选产品中的最高价。与之对比,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的中选产品价格仅为 730 元 / 个。
历史收购埋下减值隐患
除了集采影响、竞品竞争,前几年大举收购留下的商誉减值问题,成为压在的乐普医疗心头上的 " 隐患 "。
据《长江商报》不完全统计,2014 年至 2018 年,乐普医疗通过收购或新设取得约 30 家公司股权,交易总作价超 62.8 亿元。一路豪买后,乐普医疗形成了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业务板块。
包括北京护生堂大药房、深圳源动创新、烟台艾德康生物、宁波秉琨投资控股、乐普诊断、乐普药业、四川睿健医疗等多家公司,都是乐普医疗当时收购的公司。
在收购的公司中,只有乐普诊断等少数收购设定了明确业绩承诺,其余多数收购并未披露承诺。但在 2024 年的年报中,乐普医疗公开了部分子公司商誉减值的情况。
据乐普医疗表示,公司商誉和其他特定资产共发生减值损失合计约 2.51 亿元,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约 2.16 亿元。
其中,收购苏州博思美形成的商誉净额为 8910.17 万元,计提减值准备 5928.22 万元,收购乐普装备形成的商誉为 934.28 万元,计提减值准备 366.56 万元。
此外,乐普医疗的应急产品存货经过审慎评估,计提减值准备 1.36 亿元,公司自研的新冠 POCT 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1578.97 万元,公司购入的艾塞那肽及奈西立肽药品的相关技术中止研发,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共 3679.24 万元。
另据乐普医疗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一季度末,商誉余额高达 36.2 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 14.35%。
财报显示,2024 年度,乐普医疗之前收购的公司中,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乐普药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56.56%,浙江乐普药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8.52%, 秉琨医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0.6%。
进入 2025 年 1 季度,乐普医疗的业绩略有好转,其营收入约 17.36 亿元,同比缩减 1.86 亿元,降幅 9.67%,但相比 2024 年四季度环比增长约 4.18 亿元,环比增幅 31.75%。
此外,乐普医疗表示,由于前期人员优化重置和组织架构重塑,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绝对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除了减员降本、重塑架构,乐普医疗还在试图分拆旗下上市公司上市获得新融资,现在正谋求心泰医疗的上市融资,减少对母公司业绩压力。
此前,乐普医疗此前曾尝试推动乐普诊断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但最终未能成行。
乐普医疗方面对投资人表示,目前董事长蒲忠杰主要负责公司技术,蒲绯全面执掌营销和中后台管理。在父女合力之下,乐普医疗能否走出业绩低迷期,实现战略转型呢?
你觉得裁员提效能帮助乐普医疗改善业绩吗?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