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1 日晚,一直以接地气著称的雷军,在小米汽车工厂做了一场四个半小时的 " 无主题闲聊 " 直播,向观众做了诸多分享。
雷军对于 2024 年的总结是 " 苦尽甘来,梦想成真 "。根据最新财报,2024 年 Q3,小米集团高歌猛进站上新起点,创造单季史上最强业绩,总营收 925 亿元,同比增长 30.5%;经调整净利润 63 亿元。
最后一次创业,成了
这场跨年直播以造车分享为主。
造车是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发布公告,正式决定由雷军牵头造车,未来投资 100 亿美元。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汽车 SU7 正式发布。同年 11 月 13 日,小米 SU7 的交付量仅用 230 天就突破 10 万台,创造了新车企 10 万台最快下线纪录。
" 虽然小米汽车做得不错,但还没到营销号说的地步。"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跨年直播中表示,外界有关 "100 亿造车 " 的传言不实。针对很多营销号夸雷军只用了 100 多亿元就把车造出来了的言论,身为蔚来和小鹏的早期投资者的雷军哭笑不得,他深知造车之难。" 这真的是个误解,我们在汽车研发花了 130 多亿。我们有工厂建设、一万多人的工资费用,我们到现在大概花了 300 个亿左右。"
尽管行业最初对小米 SU7 的月销量预期不高,认为月销 2000 辆已是挑战,但雷军却在公司内部设定了 7 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并为供应链准备了 7.6 万辆的物料。令人意外的是,小米 SU7 的市场反响热烈,不仅迅速成为热门车型,而且在一年内交付量超过了 13.5 万辆,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这一成就不仅让小米汽车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也让雷军对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这次直播中,雷军立下目标:小米汽车 2025 年将交付 30 万辆。雷军表示,30 万辆并非一个轻松的指标,他非常清楚造车的挑战,没有侥幸心理,也不会寻求捷径。他强调,小米汽车将坚持技术创新、高端化战略和注重效率的发展路线,全力以赴达成目标。
雷军还披露了小米汽车 2025 年的新车计划。据悉,小米 SU7 的高性能版本小米 SU7 Ultra 将于今年 3 月正式推出,并计划挑战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同时,小米的首款 SUV 车型 YU7 也计划在 2025 年年中上市。
对于小米汽车的迅速崛起,雷军给了三点理由:没有取巧,技术为本,加大研发投入;坚持高端化战略,坚持使用小米品牌,改变消费者对小米的印象;坚持推进新零售,重视效率,有成熟的销售网络体系。
其他分享
雷军也介绍了小米在其他业务领域取得的成绩。他提到,2024 年小米手机在高端市场战略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小米 15 系列在上市仅两周后销量便迅速超过了一百万台。此外,小米的科技家电产品同样表现不俗,尤其是新推出的 " 米家双区洗烘一体机 ",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除了小米汽车的 30 万辆交付量,他还立下了两个 flag,有时间去更多地方看看美景、尝尝美食,顺便测测汽车;2025 年好好健身,并打算在健身房打卡 100 次。
针对后者,小米已经有所行动。据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发布的视频,小米确实即将推出小米健腹轮、小米哑铃等健身产品。
天眼查 App 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 "AIDONG SPORT" 关联公司乐渊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股东,持股比例月 15%。后者成立于 2013 年 11 月,法定代表人为宋广慧,注册资本约 807 万人民币。公开资料显示,"AIDONG SPORT" 是国内领先的运动科技公司,以科技创新赋能健身行业的发展。
另外,针对去年 12 月中旬互联网上流传的有关小米拒招 35 岁以上员工的传闻,雷军也亲自做了澄清。雷军强调,欢迎各个年龄段的优秀人才加入公司,特别是对于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中高层人才,小米更是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
但他也明确表示,小米在招募 " 未来之星 " 项目时,确实对博士生的年龄有所限制,这是为了聚集优秀的年轻科研人才,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然而,这一年龄限制并非小米整体招聘政策的普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