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故乡在林野,我的故乡在旅途。" 作家张炜在《文学的故乡》第二季中,如是说。六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第二季近日在央视纪录频道完成首播。作为国内首部以地域视角解读文学创作,展现中国当代作家群像的纪录片,延续了第一季探寻文学原乡的基本主题,跟随着韩少功、张炜、叶兆言、翟永明(诗歌)、刘亮程(散文)、莫言(话剧)重返故乡,探寻他们的创作历程与精神原乡的内在联系,揭示 " 生活的故乡 " 如何升华为 " 文学的故乡 "。该片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文学的故乡》第二季关注的作品体裁从小说拓展到戏剧、诗歌和散文,我们想用影像告诉大家,文学是如何发生的,在视听语言上更加新颖,突出意象再现,借助想象的翅膀在文学旷野上翩翩起舞。"

碧水连绵青山倒映着蓝天,一叶小舟在湖湘山水之间扬波而来,韩少功双手划桨诉说着心中念想;张炜走在苍翠林野如数家珍地呼唤草木,为读者准备着原野盛宴;明代城墙穿过绿色树林延展历史的纵深,叶兆言的手轻抚着城墙的灰砖;夕阳中刘亮程驾着马车往沙漠中去,相遇的是金灿灿的向日葵;翟永明与诗人朋友们围坐在金色麦浪中,对着咕嘟飘香的火锅轮流朗诵诗歌;莫言握着莎士比亚铜像的手,发愿要创作出世人可见的戏剧……
六位作家带着自身的文化地理,从湖南汨罗、山东龙口、四川成都、江苏南京、新疆沙湾到山东高密,塑造出迥然不同的文学形象,总导演张同道表示," 我们用镜头回溯他们在家乡的童年与成长,如何影响他们创造出迷人的文学版图,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审美特征,我要拍出文学是如何发生的。"
《文学的故乡》以作家为中心,通过作家的讲述,走近作家的日常,贴近作家的内心,围绕着作家与故乡,作家与作品,以诗意与写实结合的视听语言,展开一个辽阔又切近的艺术场域,从新疆戈壁到南海之滨,从湖南丘陵到山东半岛,从南京古城到成都平原,从北京、苏州、杭州到香港,第二季的拍摄行程超过四万公里。" 选择什么时候,什么季节,什么空间拍摄能突出作家的文学特征?我们和作家有很多沟通和交流,一起选定时间与场景。" 张同道告诉记者,完成 6 集纪录片的拍摄,时间跨越两度春秋。

拍摄文学需要借助想象的翅膀,以影像对话文学,《文学的故乡》第二季中巧妙地运用动画,张同道向记者娓娓道来,有的是丰富文学作品的视觉表达,如《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捎话》《九月寓言》《爸爸爸》《鳄鱼》里的部分场景,让观众形象地感受作品,进入艺术情境;有的是呈现想象的情节,让观众进入作家的想象空间,如莫言关于《鳄鱼》演出效果的想象;有的是参与叙事,以动画完成真实场景里没有实现的表达,如童年莫言在看戏,韩少功文学研讨会上,动画丙崽走到他身边坐下等。最有趣的是创作团队为每位作家寻找一个动画形象,如凤凰之于韩少功,大象之于张炜,鳄鱼之于莫言等出现在写实的文学纪录片里,产生了奇幻、隐喻的艺术效果。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寻根
《文学的故乡》第一季与第二季,相隔 5 年,在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与传播发生着新变,品类繁多的短视频不断刷新受众的关注 " 时长 "。张同道主创团队精心拍摄,剪辑完成 50 分钟的纪录片,他们有没有 " 时长 " 的焦虑?该片引人入胜的关注点是什么?

当下是不断提速的社会,很多人使用倍速来刷短视频、微短剧,而对这部纪录片每集 50 分钟的片长,张同道袒露心声," 我没有‘时长’焦虑。一些短视频、微短剧能够赢得相当的消费空间,但是在未来的风中,会像泡沫一样消散,而我相信今后《文学的故乡》还会有人看,百年之后的价值会更大。"
在青年评论家杨毅看来,《文学的故乡》对当代作家的纪实性展现,是活生生的影像史料,既有作家的自述,也有相关亲友和评论家的印证,比文字材料更生动鲜活,也补充了某些不曾提及的内容,在彼此对照中,我们可能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张清华关注的是 " 故乡 " 在作家们灵魂中烙下的印记,他们的精神成长中鲜为人知的部分," 历史在我们这代人心中发酵出了什么?他们如何成长为作家,总结出代际普遍性的经验,写出启迪人心的艺术力作。我们有着接近的成长经历,由此来重新发现自己。"

"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过去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都在弱化,重新强调‘故乡’的视角和记忆,对于每一代人的心灵都非常重要。《文学的故乡》对青年一代了解历史,理解我们生活的来处,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很有帮助。一个文明和健康的社会,向着希望和未来的社会,应该有完整的历史记忆,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作为高校教授,张清华告诉记者,他会推荐学生看纪录片,强化他们对于文学与写作的深度理解,有助于他们塑造文学观与生命观。

文学和故乡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文学的故乡》呈现故乡给予作家的滋养,如片中韩少功在乡间自得其乐的劳作。杨毅表示,这不仅是作家个体找回故乡之于文学的滋养,更是重新唤起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联结,这是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寻根,也是对甚嚣尘上的 AI 参与写作的反思,将文学交还给故土的滋养和心灵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