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民生情怀,深深地印刻在神州大地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国内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广东省广州市出发,辗转三个多小时,来到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
为什么要来这里看一看?
在和乡亲们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缘由:" 这是一片红色土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发展有不平衡的地方,这也是我的牵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小康路上 " 一个都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 " 一个都不能掉队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在指导思想中突出强调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
" 这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规划建议说明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将更加鲜亮。
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 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
纵观每一个五年规划(计划),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题一以贯之,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如一。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十四五 " 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9 岁,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 5.6 亿人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两大奇迹 " 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中。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十五五 " 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 " 有没有 " 转向 " 好不好 ",如何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深谋远虑——
" 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 要采取更多可感可及的具体举措,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养老、托幼等方面的需求。"
" 要坚持不忘初心,站在人民立场考虑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
细读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 人民 " 二字贯穿始终——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 包含其中;
" 坚持人民至上 " 是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 是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分领域部署 " 十五五 " 时期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将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单列一部分,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部署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政策举措;
…………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这些关乎百姓生活的目标举措,是重若千钧的承诺。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锚定目标、接续奋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持续增强。
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宣讲培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进共识、增强信心、增添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十五五 " 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是发扬党内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
开门问策、集智聚力——
4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当面听取 7 个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5 月至 6 月,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主持召开 3 场座谈会,听取经济界、科技界和基层代表的意见。
委托相关部门、单位和智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 35 项重点课题研究;征求各地方各部门意见建议,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
" 优化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政策 "" 推动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保障全覆盖 "" 推动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 …… 5 月 20 日至 6 月 20 日,在 " 十五五 " 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中,广大网民踊跃参与,建言献策 311.3 万余条,经梳理摘编,形成 27 个方面具有建设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 1500 余条。
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研,一场场开诚布公的座谈,一条条汇聚民智的建议,让民意的涓滴细流汇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紧紧依靠人民,既是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编制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 " 十五五 " 发展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
"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被列入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五五 " 规划建议同时提出:" 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从 " 基层立法联系点 " 到 " 小院议事厅 ",从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线下 " 圆桌会 " 到线上 " 议事群 "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勃勃生机,人民的 " 金点子 " 不断转化为发展的 " 金果子 "。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前进道路上,进一步激发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定能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你我的生活将迎来哪些变化?
青山环抱,青砖黛瓦。浙江杭州外桐坞村年糕茶坊门前,几把竹椅,围坐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与村民、基层宣讲员代表等互动交流。
" 我们这样的乡村小微创客,怎样走得更远?"
"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和创业就业,就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利好。可以把自己的创业和村集体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做大做强。"
一问一答间,国家的发展规划与百姓的个人命运同频共振。
研读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说的是 " 顶层事 ",操的是 " 基层心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描绘的正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图景。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以 " 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制度 " 为例,"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的精准部署,进一步织密织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安全保障网。
过去,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因劳动关系难以认定,遭遇职业伤害时往往求助无门。
2022 年起,7 个省份、7 家平台企业建立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如今,试点范围扩大到 17 个省份,覆盖超过 2000 万新就业形态人员。坚持不懈把好事办好,托起新就业群体 " 稳稳的幸福 "。
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 " 好房子 " ……一项项部署,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着眼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别——
" 十五五 " 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后的第一个五年。过渡期后,如何推进常态化帮扶?" 十五五 "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 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 "。
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效能,实行精准分类帮扶,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稳定并优化完善帮扶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谋划,精心部署,一项项重点工作,目的是让广大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农民田埂作诗走红网络、外卖员写下《赶时间的人》、百姓演员走上 " 村晚 " 舞台、素人创作者以短视频分享生活……这个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分享者,人人都是欣赏者。
时代奔涌,人文日新。" 十五五 " 规划建议提出:" 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 普通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创作,新大众文艺定能打开更加多元的发展格局,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的笑脸,将是发展最动人的见证;人民的幸福,将是现代化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