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强东,即将收获第 6 个 IPO。
继 9 月 22 日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后,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工业)近日通过港交所聆讯,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瑞银为联席保荐人。
此前据外媒报道,京东工业计划于本月启动香港 IPO 预路演,拟集资 5-6 亿美元,并于 12 月正式挂牌上市。而这,也将是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后,刘强东收获的第 6 家上市公司。
上市进程显示,京东工业于 2023 年 3 月首次递表港交所,次月向中国证监会递交 IPO 备案申请,后招股书失效。2024 年 9 月,京东工业时隔 18 个月重启港股 IPO,并于今年 3 月和 9 月两次更新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作为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京东工业通过践行变革性的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帮助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增效及合规。
具体而言,京东工业通过 " 太璞 " 这一 " 数 "(数智)、" 实 "(商品)结合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太璞 " 建立在其端到端的供应链数智化基础设施之上,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工业品及提供相关服务获得收入。

截至今年 6 月底前的十二个月内,京东工业服务约 1.11 万个重点企业客户,今年上半年,其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 60% 的中国《财富》500 强企业及逾 40% 的在华全球《财富》500 强企业。
截至 2024 年底,按 SKU 数量计,京东工业在中国提供最广泛的工业品供应。截至今年 6 月底,其已提供约 8110 万个 SKU,涵盖 80 个产品类 别。截至今年 6 月底前的十二个月内,京东工业的商品供应源自于由约 15.80 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的广泛的且覆盖全国的工业品供应网络。
2022-2024 年及今年上半年,京东工业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分别约 141.35 亿、173.36 亿、203.98 亿、102.50 亿元;毛利分别约 25.41 亿、27.99 亿、33.13、19.02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8.0%、16.1%、16.2%、18.6%;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分别约 -13.84 亿、479.9 万、7.62 亿、4.51 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 -9.8%、0、3.7%、4.4%;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分别约 7.15 亿、8.18 亿、9.09 亿、4.95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 5.1%、4.7%、4.5%、4.8%。

IPO 前,刘强东通过京东集团、Max I&P Limited 等实体,合计控制约 82.52% 投票权。其中,京东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股 77.32%;刘强东则通过 Max I&P Limited 持股 3.68%。
同时,GGV 纪源资本通过纪源实体持股 2.64%,此外通过多家关联公司如上海源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合计持股约 4.66%,系最大外部机构股东。
此外,Domking Investment 持股约 2.42%;阿布扎比方面通过 Expansion Project Technologies、MIC Capital Management 23 RSC 均持股约 1.57%;红杉中国持股约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