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铀业)迎来首发上市申购,作为国内天然铀资源开发的专营企业,中国铀业获得多位机构投资者青睐,中国核工业集团等组成的央企豪华团队主导了其战略配售。
中国铀业具备高度的战略稀缺性,同时在体系、资源、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优势,这不仅为公司较好的长期经营业绩提供了保障,也奠定了中国铀业的价值。
此次登陆资本市场,无疑将为中国铀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能。而在全球核电建设加速步入红利期的时间窗口,中国铀业也有望在资本市场上演一个价值向上成长的故事。
高度稀缺的战略性企业
获得投资者青睐
中国铀业此次首发上市申购的发行价为 17.89 元,根据这一发行价,中国铀业的静态发行市盈率为 27.06 倍,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 33.12 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中国铀业首发战略配售的投资者也堪称豪华,其中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等一众央企子公司,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铀业主要从事天然铀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天然铀、氯化稀土、四钼酸铵,而铀、稀土、钼均属于战略性矿产资源。
具体来看,天然铀是保障核能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应用于核电及国防等领域;氯化稀土是稀土氧化物的主要原料,应用于稀土冶炼领域,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被誉为 " 现代工业维生素 ";四钼酸铵是钼深加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产品,而钼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钢铁、石化、国防材料、核能发电、电子产品及发光材料等,应用渗透到工业的各个领域。
中国铀业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核集团 "),后者是国内目前唯一拥有完整核燃料循环产业的集团,在我国核科技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作为中核集团的重要子企业之一,中国铀业是国内天然铀资源开发的专营企业,在国内天然铀开发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承担着国内核电发展所需天然铀重要保障主体的独特角色。
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中国铀业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天然铀供应商之一。除了国内市场,中国铀业也是国际天然铀贸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通过进行外购天然铀的贸易销售,中国铀业也在国际市场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行业地位。
2022 年至 2024 年各年度,中国铀业的天然铀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保持在九成左右,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此次首发上市申购之所以获得投资者青睐,无疑与中国铀业在我国天然铀产业中的行业地位,以及公司的战略稀缺性有关。事实上,中国铀业也将成为 A 股市场天然铀产业唯一的上市公司。
在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方面,中国铀业也已成为我国推动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领军企业,与国内主要稀土集团等下游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中国铀业正在江西赣州筹建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独居石综合利用项目、在湖南耒阳试运行钽铌矿综合利用项目。
多重独特优势
为中国铀业长期经营业绩提供较好保障
作为我国天然铀开发的擎旗者,中国铀业的发展具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中国铀业身处极好的行业竞争格局之中。作为国内天然铀资源开发的专营企业,中国铀业(及其子公司、合营企业)是国内唯一从事境内天然铀采冶业务的公司,在该业务领域不存在任何行业竞争者。
其次,中国铀业有着极好的资源优势。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中国铀业拥有 6 宗铀矿探矿权、19 宗天然铀或铀钼矿采矿权。其中,中国铀业下属罗辛铀矿为全球第六大天然铀矿山、第二大露天铀矿山。与此同时,中国铀业还在深入推进在非洲、中亚等全球主要铀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布局,以不断取得国际天然铀资源布局的新突破。
此外,中国铀业不仅担纲国内天然铀保障主体的角色,其也已建立起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铀业不仅天然铀产量和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列,而且合作伙伴覆盖了哈原工、卡梅科、欧安诺等众多国际天然铀企业,与大部分全球知名铀业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是国际天然铀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
最后,中国铀业拥有较强的科研创新实力。中国铀业的天然铀采冶技术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均整体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的核心技术覆盖砂岩铀矿开发、硬岩铀矿开发、复杂铀矿规模化水冶处理、含铀多金属矿综合回收等,已形成以 CO +O 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为标志的复杂砂岩铀矿地浸开发技术体系,也在国内首次将氧压浸出技术应用于难选低铀高钼矿的综合回收。
事实上,中国铀业一直将技术创新摆在了促进公司稳定经营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位置。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中国铀业总共拥有专利 202 项。
这一系列的独特优势,为中国铀业经营业绩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
招股意向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各年度,中国铀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05.35 亿元、148.01 亿元和 172.79 亿元,其净利润分别为 15.20 亿元、15.11 亿元和 17.12 亿元,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28.07% 和 6.12%。2025 年全年,中国铀业的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 12.86% 至 15.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 11.90% 至 15.55%,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核电发展加速进入红利期
中国铀业借上市打开向上发展空间
当前,全球天然铀产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全球生产的铀资源主要用于核电及国防等领域,其中核能发电又是目前铀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因此,全球天然铀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核能建设发展。
目前,随着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全球主要国家对核电发展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并竞相推出了相关政策加速核电建设。与此同时,第四代核电技术的成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核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市场份额。全球核电建设发展的提速,又将持续提升对核电天然铀的需求。
具体到中国市场,根据 WNA(世界核协会)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核电在建反应堆 29 座,占全球在建反应堆总数 64 座的 45.31%;在建装机容量达到 33.17GWe,占全球在建装机 68.91GWe 的 48.13%。CNEA(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 2035 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 10%,相比 2022 年翻倍。中国铀业无疑也将充分享受我国总量巨大且稳定增长的核电市场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铀资源分布具有集中度高以及稀缺性的特点。而近年来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因素也进一步扩大了天然铀的供需缺口,加剧了全球天然铀供不应求的形势。根据 UxC《Uranium Market Outlook》预测,全球天然铀现货价格和长期价格将呈现企稳上升趋势。
在这样的行业机遇下,中国铀业登陆资本市场可谓恰逢其时。
中国铀业此次 IPO 拟总共募集资金 41.10 亿元,用于 " 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 " 等七个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通过实施 " 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 " 等四个国内天然铀项目,将推进中国铀业国内天然铀产能规模实现大幅度增长,在显著提升自主供应保障水平的同时,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也将实现大幅提升。
通过实施 " 中核沽源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水冶综合技改项目 " 等三个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国铀业将实现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通过补充流动资金,则将有效增强中国铀业的全球天然铀资源获取能力。
根据中国铀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司将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产能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供应保障能力的稳步增强。上述募投项目的落地,无疑将为中国铀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打开中国铀业的发展空间,加速中国铀业建成 " 以铀为本、国际一流 " 的科技型矿业公司。
文 / 小汶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