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沪指、深成指盘中跌超 1%。
盘面上,AI 应用概念逆势上涨,榕基软件、浪潮软件、宣亚国际、华胜天成 2 连板。半导体概念活跃,圣晖集成、龙迅股份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局部走强,首开股份 5 天 3 板。下跌方面,近期热门题材调整,福建板块重挫,锂电池板块震荡走弱,煤炭、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跌 0.81%,深成指跌 0.92%,创业板指跌 1.16%。市场热点较为杂乱,全市场超 4100 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 1.93 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 153 亿。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全球股市突发大跌,市场风险情绪快速恶化。
其中,亚太市场全线重挫。日经 225 指数一度跌超 3%,MSCI 亚太指数下跌 2% 至 221.28 点,韩国首尔综合指数跌超 3%,澳大利亚标普 /ASX 200 指数一度跌 2%。此外,纳斯达克 100 指数期货一度跌幅扩大至 1%,道指期货跌 0.5%,标普 500 指数跌 0.7%。
对于今日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综合市场观点,背后或有两大利空:
第一,本来市场只预期美联储 12 月不降息。突然,这种预期变成了明年上半年也不降息。据证券时报消息,普徕仕首席美国经济学家 Blerina Uruci 表示,除非经济意外转弱,预料 2026 年上半年不会减息。随着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将于明年 5 月底就职,下半年政策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与日本国债有关。由于投资者权衡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可能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影响,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 1.75% 以上,接近 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对全球流动性可能造成了巨大冲击。
热点切换!AI 应用端 " 卷土重来 "
今日 A 股市场延续震荡调整,热点出现较为明显的切换。
一方面,科技股方向回暖,AI 应用概念股集体爆发,Sora 概念、ChatGPT 概念、智谱 AI 等涨幅居前;半导体芯片、CPO 同样小幅反弹。消息面上,AI 应用领域迎来新催化。
其一,11 月 17 日,阿里巴巴宣布千问 APP 公测版上线,基于开源模型 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 ChatGPT 展开全面竞争。截至目前,其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网页版与 PC 版同步开放。
其二,蚂蚁集团微信公众号 11 月 18 日消息,蚂蚁集团发布全模态通用 AI 助手 " 灵光 ",支持 " 自然语言 30 秒生成小应用 ",同时它也是业内首个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 AI 助手,支持 3D 数字模型、音频、图标、动画、地图等全模态的信息输出。
中信证券建议,针对 AI 多模态产业,沿 " 基础 " 和 " 应用 " 两大主线布局。基础设施层,建议关注推理算力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应用层方面,原生多模态趋势下,建议关注垂类应用及技术赋能两大机遇。
另一方面,前几日最为强势的锂电产业链今日跌幅居前,多只核心标的跌停。此外多只高位股停牌,连板股方向的也出现明显负反馈。
不过要注意的是,本轮电池材料价格上涨并非短期市场扰动,而是储能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的结果。因此机构认为,以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方向仍然是当前市场的主流,后续锂电能否及时修复仍是后市观盘重点,若就此退潮的话,在弱势格局难以扭转的背景下,应对上需更为谨慎。
整体而言,近期 A 股维持震荡走势,4000 点关口压力较大,海内外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决定了年末市场难以形成单边行情,更可能呈现轮动式平衡的特征。机构建议,投资者可继续考虑均衡布局与事件驱动相结合的策略思路。
融资客下半年 " 爆买 " 这些股 ( 名单 )
下半年以来,A 股融资余额不断攀升,10 月 29 日创下历史新高 24885.78 亿元。截至 11 月 17 日,融资余额最新值为 2.482 万亿元,处于近 15 年高位。相较上半年末的 18381.49 亿元增幅达 34.63%。
具体来看,下半年以来,融资客对这些行业和个股青睐有加。
行业角度,13 个申万一级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在 100 亿元以上。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高达 1489.08 亿元,遥遥领先;电力设备行业紧随其后,融资净买入额为 915.75 亿元;通信、有色金属行业融资净买入额超过 400 亿元。此外,计算机、医药生物、非银金融、机械设备、汽车、基础化工、银行、国防军工、家用电器等行业也获得融资客大举加仓。
个股方面,110 股下半年以来融资净买入额在 10 亿元以上。宁德时代、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寒武纪 -U 等 5 只个股下半年获融资净买入均超 100 亿元,融资净买入分别为 122.53 亿元、116.8 亿元、114.32 亿元、114.1 亿元、104.85 亿元。
阳光电源、中芯国际、工业富联紧随其后,融资净买入额均在 50 亿元以上。此外,新易盛、中际旭创两大光模块龙头进入榜单,另一光模块巨头天孚通信融资净买入额也高达 36.35 亿元。

面对资本市场近期波动,外资机构积极看多。
近日,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 2026 年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因包括创新领域发展等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MSCI 中国指数明年末目标位为 100,较当前有 14% 的上涨空间。
王宗豪称,创新领域的发展、对民企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财政持续扩张及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充足,以及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潜在资金流入将继续支持市场。不过,这些因素不太可能像今年那样大幅提升估值倍数,预计 2026 年股价表现更多将由盈利驱动。
王宗豪预计,中国公司 2026 年每股收益将增长 10%,由反内卷措施和折旧摊销费用下降所拉动。
具体方向上:第一,看好互联网、硬件科技和券商;第二,移除高股息股 ( 因其收益率降低 ) ;第三,随着明年全球增长改善,加入看好部分 " 出海 " 股票。此外,全球 AI 相关股票的回调可能会拖累中国科技股,但一些因素或能缓解这一影响,中国与全球 AI 股票的相关性低于韩国等其他新兴市场,科技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不太可能受到任何全球科技行业放缓的影响,中国科技股的估值仍低于全球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