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西安提出利用 3 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 " 唐诗之都 " 文化品牌。这座沉淀千年的古都,将如何让历史回响在当代生活中奏出新声?

"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出台后,西安市曲江新区在文旅演出、数字创意等方面重现唐诗意境,激活历史文化资源。9 月底,曲江飞行剧院正式运营,吸引市民游客前去打卡。一进入剧院,就会发现 " 唐诗密码"," 李白 " 从光影中走出,随口吟出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有游客立刻接话:"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一唱一和间,盛唐的诗意就飘进了心里。

曲江飞行剧院以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的经典作品为内容基底,通过沉浸式飞行座舱、180 度球幕及全息影像等技术,打造 " 飞越唐诗长安 " 的立体视听体验。

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景区以 " 演艺 + 科技 + 体验 " 打造全天候唐诗盛宴,街区将诗人 IP 活化," 李白 " 不再是遥远的课本形象,而是在月下灯前吟诵 " 举头望明月 " 的鲜活诗人,由演员扮演 " 李白 ",在街区、社区与市民游客吟诵对诗。

夜幕降临,大唐不夜城的 " 诗意长安 " 灯组渐次亮起,树影婆娑间,诗句在光影中流转," 诗意长安 " 灯光氛围装置,将诗句以光影形式投射或挂置在建筑与树木之上,实现 " 一步一诗,移步换景 "。"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百余组唐诗灯牌以树木为骨,诗词为魂,如荧荧流星,千丝万缕悬于空中,撩动雁塔夜色,点亮城市街景。

一脉山,一座城,无数诗。秦岭给予唐诗以山水魂魄,长安赋予唐诗以人间烟火,也铸就了今日西安建设 " 唐诗之都 " 的赫赫之光。这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生,也是走向未来的精神源泉。
千年前,王维在终南山中找到了禅意与静谧,写下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的闲适;李白面对太白峰的巍峨壮丽,吟出 "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 的豪情;韩愈遭贬时路过秦岭,留下了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的慨叹 ……诗人们将自己的理想和风骨熔铸在山水之中,建构出一座旖旎浪漫的 " 诗山 "。

长安唐村 • 中国农业公园位于王曲街道南堡寨村。这里拥有在唐诗中多次描述的终南山秀美景色,如今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是一幅唐时 " 诗酒花茶 " 的惬意生活画卷。站在村南,眼前,诗意耕读地;远处,悠然见南山。在唐村,文化传承和生态平衡,人与自然构成一幅和谐的景象,重现盛世大唐的美景。
在实体空间层面,西安一方面依托大唐芙蓉园、华清宫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地的历史遗址,打造了一系列集文物保护与展示于一体的文化景区,生动再现唐诗中描绘的盛世气象与建筑之美;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长安唐村等一批唐文化主题景区,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颖的时代表达,开拓了唐诗文化在地化传承与体验式传播的新路径。

时至今日,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诗里遇见 " 心中的长安 ",从 " 九天阊阖开宫殿 " 的盛唐气度,到 " 诗道终南 " 的活化新生,西安以唐诗为支点,撬动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复兴。
* 封面图源大唐不夜城
来源 / 网观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