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消息,闹了大半年的胖东来起诉网红 " 柴怼怼 " 案,终于尘埃落定了。法院直接判柴怼怼一方赔偿 260 万,还得置顶道歉、删除侵权视频,更绝的是,柴怼怼自己都因涉嫌卖伪劣产品被逮捕了。
这事儿从头到尾看下来,只能说一句:造谣有风险,碰瓷需谨慎。

时间拉回今年 4 月,玉石领域的网红 " 柴怼怼 " 突然发了好多条视频,对着胖东来的玉石业务开炮。他说胖东来是 " 低成本高售价,牟取暴利 ",还举例 " 成本几百块的玉石卖几千甚至几万 ",甚至直言 " 买胖东来玉石的都是交智商税 "。
更过分的是,后来他还在直播里造谣胖东来 " 偷税漏税 ",态度特别嚣张,还跟网友叫板 " 赶紧起诉我 "。
要知道胖东来在零售圈的口碑有多好,服务贴心、定价透明是出了名的。这波抹黑直接引发全网关注,不少人都跟着质疑起来。

但胖东来一点都没慌,很快就公开了玉石销售数据:2025 年 1-3 月和田玉卖了 2190 万,毛利率才 20%,珠宝部整体毛利率也才 15%-16%,还承诺只要消费者对玉石品质价格有质疑,第三方检测后随时能退,不扣任何费用。
后来市场监管局也介入检查了,查了 4000 多件玉石的进销货手续,结论是 " 明码标价、手续齐全、鉴定证书有效 ",直接打了柴怼怼的脸。

本来以为柴怼怼被打脸后会收敛,结果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随着事件发酵,有消费者发现不对劲:柴怼怼一边骂胖东来卖 " 高价玉 ",一边在自己直播间卖玉石,号称 " 品质好价格低 "。
但有人把从他那买的近 2 万的 " 和田玉镯 " 送去检测,结果是 " 染色处理 " 的假货,还有人买的玉石直接被鉴定机构说 " 没鉴定价值 "。
更有意思的是,相关部门一查,柴怼怼关联的公司问题一大堆:妻子名下的茶饮公司因为虚假宣传 " 祛湿护肝 " 被罚 22 万,另一家酒业公司也因虚假广告被罚。
最后警方出手,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把他和妻子都逮捕了。
这波操作,妥妥的 " 贼喊捉贼 " ,小雷真觉得这判决太解气了。
首先,柴怼怼的行为根本不是测评,而是赤裸裸的造谣。他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就凭主观臆断抹黑企业,目的就是蹭胖东来的流量涨粉,然后带货赚钱,这种吃相也太难看了。

其次,胖东来的维权真的给企业做了个好榜样。面对造谣,他们没有忍气吞声,而是拿出实打实的数据、主动配合监管检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要知道很多企业遇到类似情况,要么怕麻烦息事宁人,要么担心越闹越大影响口碑,但胖东来用行动证明:善良不代表好欺负,维护自身名誉也是在维护消费者的信任。
最后,这事儿也给所有网红提了个醒:流量不是法外之地。现在有些博主为了涨粉,什么都敢说,不管事实真相就恶意抹黑、制造对立,以为靠碰瓷就能火。

但柴怼怼的下场告诉我们,靠造谣赚来的流量,终究会反噬自己,不仅要赔钱,还可能触犯法律,得不偿失。
其实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之前就说过,他们维权不是为了赢,而是想 " 在这个时代还能讲讲道理 "。
现在看来,道理真的讲通了。
小雷觉得现在的网络空间需要更多真实和理性,而不是靠谎言博眼球的闹剧。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该守好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企业诚信经营,博主实事求是,这样的环境才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这起案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不管是做自媒体还是日常上网,都要分清合理质疑和恶意造谣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