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 口罩一哥 ",疫情初期,振德医疗股价曾经迎来一波暴涨。
2020 年上半年,振德医疗股价暴涨 10 倍,成为疫情期间的一匹黑马。
然而,当 " 后疫情时代 " 都成为低频词的现在,振德医疗却又迎来了一波暴涨,甚至比之前更为来势汹汹。
9 月初至今两个月的时间内,振德医疗股价一度暴涨近 300%,再次突破百元大关并超越 2020 年时的巅峰价格。

01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最近的振德医疗," 横空出世 " 或许是合适的。
如今的医疗器械行业,普遍低迷。Wind 数据显示,9 月以来,医疗器械指数整体下跌近 4%。
然而在行业的整体下跌中,9 月 8 日至今的 41 个交易日中,振德医疗 36 天收出阳线,只有 5 天收出阴线,区间涨幅超过 250%。
但从基本面上看,振德医疗并未有太大改变。
振德医疗成立于 1994 年,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其主要产品线涵盖造口与现代伤口护理产品、手术感控产品、感控防护产品、基础护理产品及压力治疗与固定产品。
而在疫情期间,由于其生产的口罩产销量位于行业头部,在资本市场引起一定关注,因此,振德医疗也被称为 " 口罩之王 "。
但振德医疗的主营业务其实是造口与现代伤口护理、手术感控等医用敷料业务,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医用敷料出口前三名。
其手术感控产品和压力治疗与固定产品也是重点发展业务之一,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尽管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一定优势,但在最近发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中,振德医疗表现不佳。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31.84 亿元,同比增长 1.88%;归母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下滑 33.91%。
疫情之后,振德医疗业绩波动较大。
2020 年,振德医疗营收一度暴涨超 400% 至 103.99 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 1542% 至 25.29 亿元。
但 2021 年,振德医疗股价便大幅下滑,此后业绩开始大幅波动。

不仅如此,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振德医疗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8.65 亿元,公司短期借款为 9.97 亿元。也就是说,振德医疗的账面并不足以覆盖短期借款。
因此,综合来看,振德医疗业绩没有太大亮点,基本面并没有太大改变。
自今年 9 月公司股价暴涨以来,振德医疗也两次披露异动公告,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 近期外部经营环境和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但如此惊人的涨势,并非无迹可寻。
9 月 11 日,振德医疗公告,控股股东浙江振德控股有限公司及子公司许昌园林,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 5% 股份引入投资者孙纪木。
在交易中,转让股份的价格为 26.74 元 / 股,转让价款共计 3.56 亿元。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孙纪木将正式实现对振德医疗的举牌。此次举牌振德医疗之前,孙纪木并未持有任何振德医疗的股份。

孙纪木何许人也?
目前,孙纪木持有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90% 股权,而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子公司,年营收近 2000 亿。
作为一名 " 钢铁大亨 ",在资本市场上,孙纪木也相当活跃,还曾举牌浙江上市公司金固股份。据统计,孙纪木还曾位列凯恩股份、长园集团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中。
而在股价暴涨近两个月后,按照如今振德医疗的股价测算,孙纪木已浮盈近 10 亿元。
那么,一家年营收近 2000 亿的钢铁公司,真的能带给振德医疗如此大的想象力吗?
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振德医疗还有什么故事可讲?
02
从振德医疗本身来看,公司确实有一定的技术护城河。
最开始,振德医疗以传统的医用敷料 OEM(代工)业务起家,后来迅速成为全球医用敷料领域的知名品牌。
目前,全球医用敷料市场呈现稳定增长趋势。Grand View Research 预计,到 2030 年,全球伤口敷料市场规模将达到 189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1%,其中高端敷料预计达到 106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5%。

相比之下,中国医用敷料行业较为落后,行业集中度较低,高端辅料占比不足 20%,相比全球平均超过 50% 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目前国内高端敷料市场几乎由外资企业垄断。
但随着近些年来国产替代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大趋势,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给予振德医疗巨大发展空间,带来了国产替代的市场可能。
不过,目前中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带量采购等政策正在对产品价格造成压力,但长期来看,这也有利于行业整合和集中度提升,具备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的龙头企业可能从中获益。
也正是由于如今市场环境的变化,振德医疗的业务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现代伤口护理、造口护理等专业医疗领域,还大力拓展了家用医疗器械 /OTC 等消费品市场,形成了 " 医疗 + 消费 " 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如今,家庭健康护理市场正在涌现出巨大的潜力,预计 2025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5%,或许能成为振德医疗新的增长点。
而其家用业务能够迅速发展的基础,是其在渠道上的品牌壁垒。
数据显示,振德医疗在国内三甲医院的覆盖率超过 1200 家,复购率高达 90%。其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21 万家药店,在各大电商平台合计粉丝数量超过 950 万。
正是由于其医院背景以及渠道优势,才使得振德在疫情初期能够迅速成为 " 口罩一哥 "。
在国际化布局上,振德医疗也相当成功。
2025 年前三季度,振德医疗境外收入达 12.92 亿元,同比增长 13.34%,公司还预计,到 2027 年,其海外收入占比将达到 70%,国内外业务的均衡发展,增强了公司抵御区域市场风险的能力。

但与此同时,巨大的境外业务占比导致,汇率波动也可能产生汇兑损失,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能力。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同比减少了 1300 万元。
不仅如此,如今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振德医疗产品覆盖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同地区的政策变化和市场准入要求也导致公司运营难度加大。
不过,振德医疗正在加速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已经于 2024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产能效率爬坡期的挑战,但长期将有助于公司降低生产成本和贸易风险。
近期,振德医疗还收购了宁波圣宇瑞医疗,呼吸麻醉耗材业务或许能成为振德医疗新的增长点。
可以发现,从公司本身来看,振德医疗并非没有新的增长点,但新华联合冶金或许很难赋予振德医疗如此大的想象力和如此坚挺的上涨动力。
03
结语
经过近两个月的上涨,目前振德医疗估值已经达到了 85 倍,远超行业平均的 28 倍。
不仅如此,市值也已经仅次于英科医疗和稳健医疗。
然而,对比业绩,英科医疗前三季度营收为 74.25 亿元,同比增长 4.6%;归母净利润为 9.24 亿元,同比增长 34.47%,而英科医疗的市值仅为 265 亿元。稳健医疗前三季度营收为 78.97 亿元,同比增长 30.10%;归母净利润为 7.32 亿元,同比增长 32.26%,而其市值也仅有 250 亿。
可见,如今的振德医疗估值或已经相对明显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振德医疗的股权转让公告发布于 9 月 10 日,但自 9 月 8 日开始,振德医疗这一轮股价暴涨的行情却似乎已经悄然开始启动了。先于公告开始上涨的股价也说明,这波行情或许早已有所预料。
如此巨大的涨幅之下,估值泡沫究竟有多大,或许很多股民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了。这一波盛宴,到底何时会结束,不妨一起关注。(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