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光明日报 刚刚

【光明论坛】深刻领会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

【光明论坛】

作者:辛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准确研判发展方位是前置性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 十五五 " 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一历史方位的研判,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充分自信,对以正确方略和良好状态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自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发展方位不同,所能干和所要干的事情不同,干事情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到 2035 年,用 3 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用 3 个五年规划期,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这一路线图和时间表的上半场中," 十四五 " 时期是开局起步打基础," 十六五 " 时期是冲刺收官完成目标," 十五五 " 时期正居其中,上承 " 十四五 ",下启 " 十六五 ",既要进一步夯实 " 十四五 " 已经打下的良好基础,站在 " 十四五 " 发展的台阶上接着走,又要为 " 十六五 " 冲刺达标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所以," 十五五 " 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 承前 " 承接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 " 十四五 " 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即 "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这新台阶是量的新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实现了从 110 万亿元、120 万亿元、130 万亿元到 140 万亿元 " 四连跳 ",稳居世界第二,货物贸易规模、制造业总体规模、能源生产规模等方面持续保持世界第一。这新台阶更是质的新跃升,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发展,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的发展。新台阶的形成,由新发展理念引领,靠新发展格局促进。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成为 " 十四五 " 发展的主旋律。2021 年至 2024 年,国内大循环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 86.8%,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 59.9%,释放出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发展红利。

" 启后 " 开启的是未来 10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也颇为不易。所以说," 十五五 " 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我们要夯实 " 十四五 " 时期的发展基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战略部署上全面发力,确保 " 十五五 " 时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助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只有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把 " 十五五 " 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才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能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光明日报》(2025 年 11 月 11 日 03 版)

[ 责编:张倩 ]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