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 月 11 日讯(记者 黄心怡)昨日,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公布海外在中东市场的新进展,将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展纯无人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
结合政策开放度、市场需求适配性及基建条件,中东已经成为国内 Robotaxi 兵家必争之地。此外,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地区也有望成为落地速度更快的 " 第一梯队 "。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国内 Robotaxi 企业出海的机遇在于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且对智驾技术的监管限制相对较少。然而,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市场竞争也往往更为激烈。
▍中东成为国内 Robotaxi 兵家必争之地
萝卜快跑于今年 3 月进入阿布扎比市场,已经与阿联酋自动驾驶出行公司 AutoGo 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特定区域部署第六代无人车,并于 2026 年实现全无人运营。双方将共同打造阿布扎比地区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过去几个月,萝卜快跑和文远知行均在当地测试纯无人 Robotaxi 测试。随着最新的纯无人运营牌照允许取消车内安全员,文远知行方面认为,在阿布扎比的 Robotaxi 服务将实现单车盈亏平衡。

另一家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也积极拓展中东市场。目前已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在首都多哈成功开展 Robotaxi 公开路测。小马智行还获得了迪拜自动驾驶路测许可,首批 Robotaxi 车辆已在迪拜启动公开路测,为 2026 年实现全无人驾驶商业化服务打下基础。
萝卜快跑也在今年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签约,计划启动 50 辆自动驾驶车辆的试运营,并于 2026 年正式向公众开放该服务。
除了中东外,欧美、亚洲市场等也是国内 Robotaxi 企业的拓展方向。
目前,小马智行分别在硅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卢森堡设立研发中心,在欧洲,其与当地重要企业 Emile Weber 集团合作,于卢森堡开启路测。在亚洲,小马智行与新加坡最大的交通运营服务商康福德高联合部署自动驾驶服务,并已于今年初在韩国首尔启动路测。
萝卜快跑已在全球 22 个城市落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过 2.4 亿公里。截至目前,萝卜快跑每周订单量超过 25 万单,全部为全无人订单,累计订单突破 1700 万单,超国谷歌 Waymo 的 1000 万单。与此同时,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总里程已超过 2.4 亿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已突破 1.4 亿公里。
文远知行则在瑞士、新加坡等地上路。今年 8 月,作为瑞士 iamo ( Intelligent Automated Mobility ) 智能自动化出行试点项目的参与方,文远知行 Robotaxi 在瑞士弗尔塔尔地区上路。9 月 1 日,文远知行旗下首批 Robotaxi GXR 已抵达新加坡并开始测试,这是此类自动驾驶车型首次落地东南亚,预计于 2025 年底在指定公共道路进行部署。
▍ " 技术输出 + 生态绑定 " 成为规模化落地途径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自动驾驶的海外市场,尤其是 L4 领域,仍属于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竞争格局尚未固化,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都存在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很多海外国家对智慧出行和绿色交通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在政策立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在积极支持创新,为 L4 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万马科技方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当前全球 Robotaxi 落地的实际进展来看,结合政策开放度、市场需求适配性及基建条件,中东(如沙特、阿联酋)与东南亚(如新加坡、印尼),无疑是落地速度更快的 " 第一梯队 "。
" 中东打造沙特 NEOM 未来城,其规划是城内所有交通设施均为无人驾驶。阿联酋 2030 愿景 " 全国 30% 交通为自动驾驶车辆 " 等明确的政策支撑,不仅开放公开道路测试、支持商业化收费,而且当地出行需求旺盛、付费能力强,当地基建的空白区域也为 Robotaxi 专属配套铺设提供了便利。而东南亚则依托新加坡的技术试点优势,叠加 Grab 等东南亚本土出行平台在 robotaxi 上的推进,能快速对接居民短途出行需求。" 万马科技方面称。
基于这样的区域落地特征,万马科技认为,整个 Robotaxi 行业正迎来三大结构性机遇:
一是" 技术输出 + 生态绑定 " 成为规模化的核心路径,国内企业在自动驾驶上的深厚积累,可通过与海外本土出行平台等企业建立生态合作,快速解决运营资质与用户获取问题。
二是核心部件成本下降让自动驾驶多场景延伸,自动驾驶已从高速载人场景向低速载人 / 低速载物(园区接驳、短途物流、机场 / 港口闭环)场景拓展,推动行业从 " 出行服务 " 转向 " 多场景智能运力服务 "。
三是车联网基建成为核心环节,Robotaxi/ 无人车对网联在可靠性、稳定性、时延等参数的高要求以及海外本地化数据存储 / 处理的需求,让 " 高可靠网联 + 数据合规 " 从配套环节升级为 Robotaxi 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谁先搭建起覆盖重点区域的该类网络,谁就能在落地速度上占据优势。
据透露,万马科技旗下子公司优咔科技已开展相关海外的业务布局,在全球部署六大区平台,包括中东、北美、欧洲、东盟等 Robotaxi 主要目标市场,提供本地服务以及应对各地的数据合规。此外,公司为吉利、理想、东风等客户提供出海联网服务,落地区域包括中东、欧洲、东南亚等,相关经验同样可帮助 Robotaxi 客户完成海外市场的布局。
▍ 2026 年或成为 Robotaxi 量产化元年
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特邀评论员田丰认为,中国、美国、中东已成为全球 Robotaxi" 三极 ",与三地对自动驾驶的重大投资、智算基础设施、科研下注、创新监管模式、经济特征有很大关系,阿布扎比的宽松监管可能会成为全球自动驾驶的 " 商业实验特区 "。全球智能驾驶供应链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芯片、世界模型等软硬件厂商,都会向 Robotaxi 规模化市场倾斜,甚至会在本地建设 Robotaxi 超级工厂,提升当地产业链与经济。
田丰表示,鉴于特斯拉、中国智驾厂商都在全力加速 FSD Robotaxi 模式,2026 年或成为 Robotaxi 量产化元年。
" 类比芯片产业,新产业模式将出现。有 Tesla 这种‘ IDM 模式’(研发 + 生产 + 运营纵向一体化),也有文远知行 +Uber 这种‘ Fabless 模式’(研发、生产、运营分工协作)。但归根结底,比拼的都是 Robotaxi 规模化服务水平与能力,而非传统卖车的硬件销售模式,其中全服务链条持续改进,将考验产业链每个环节的创新力与执行力。" 田丰称。
谈及自动驾驶出海的挑战,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认为,和所有出海业务一样,自动驾驶出海还是需要快速熟悉、了解目的地国家、地区的文化、政策,尽可能在无需对技术和产品做较大调整和改动的情况下,保证产品符合当地需求。" 尊重当地的习惯、政策,真正融入当地,才能可持续的发展扩大业务。经过几年发展,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泛化能力快速提升,使其在新城市、地区落地时长和难度大大降低。"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出海的机遇在于海外市场辽阔,且海外市场对于智驾的限制较少。而挑战在于,部分国家不具备智能驾驶运行的基本条件,包括基础设施和交通法规。在具备条件的国家,往往存在较为成熟的智驾企业,所以竞争会比较激烈,甚至会遭遇排他性的不公平竞争,比如本土企业借助本土优势排除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