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还没到呢,不少网友就被淘宝给逼疯了。
点个外卖,跳转淘宝;着急打开导航,跳转淘宝;就连用门禁软件开门,也要先跳转淘宝。
更可气的是,明明手机没动,还是和鬼上身一样,自动跳转到了淘宝。

想关还关不了,要么跳转速度极快,根本来不及点。要么关闭键藏在角落找不到。


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淘宝双十一广告霸屏的相关举报,目前已展开调查。


乘坐地铁过闸机掏出手机,一打开乘车码页面就弹出广告。早高峰人挤人,本来就拿不稳手机,稍微倾斜就自动跳转。

一个人耽误几秒钟,早高峰那么多人,加起来得浪费多少时间。
这个行为已经引起公愤了,没想到客服回应更逆天:" 不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看广告呀 "。
好在监管及时出手,广州地铁才在 10 月 30 日紧急下架广告,要不然还没到公司气得心脏病都发作了。

早在 2011 年,微信就推出了基于摇一摇的陌生人社交功能,年轻人闲得没事经常摇手机 " 找同类 "。
2015 年的春晚更是把它推向巅峰,全国人民一分钟内摇出 8.1 亿次抢红包,相当于每 1.5 个中国人就摇了一次,连爷爷奶奶都学会了。

以前,APP 的开屏广告大多数设置成全屏点击,关闭键纯属是个摆设,点哪个都是陷阱。

结果整治刚满月,TOP100 APP 的误导跳转问题发现率就从 90% 暴跌到 12%。可广告点击率也跟着断崖式下跌,不少平台广告费收入直接腰斩。

而实现方式就是让手机摇一摇,美其名曰 " 创新交互 ",本质就是把监管禁止的 " 误触 " 包装成 " 互动 "。

其实,摇一摇广告从技术上来看也并不复杂,触发逻辑是通过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震动、晃动就会触发跳转。
它是灵敏度其实是人为设置的,早年微信抢红包时,得用力摇晃才能触发,现在为了 " 提效 ",平台已经偷偷把 " 摇一摇 " 改成了 " 颤一颤 "。

可实测发现,很多 APP 倾斜 10 °、晃动 0.5 秒就跳转。
走路颠簸、掏手机蹭到口袋,都能被当成 " 主动摇一摇 ",恐怕张衡的地动仪都没这么灵敏。
摇一摇广告的发明者,也被广大网友给骂惨了。


这个功能的神奇之处是,视频播放时只要点暂停,画面会瞬间缩小到角落,全屏立刻被广告霸占,连罗永浩都忍不住开喷。

他谦虚的称自己是 " 破局者 ",破没破局不知道,倒是让用户破大防了。

只要背后的利益足够大,任何不合理的,甚至违背用户意愿的想法,都可以被解读为 " 创新 "。
参考资料:
长江云新闻、中国新闻网、新晚报、微博
编辑: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