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这是小鹏汽车时隔两年在内部重启 Robotaxi 项目。2023 年 8 月,小鹏汽车获得滴滴的项目代号 "MONA" 的电动车,该车原本计划是用作 Robotaxi 的车型。彼时,双方的合作中提到将继续在 Robotaxi 等方面合作。今年 8 月下旬的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表示,将在拿到政策批准后,在部分区域试点 Robotaxi 运营和服务。
当前,Robotaxi 行业迎来一轮发展热潮,各大 Robotaxi 公司都计划加大车型投放力度。6 月,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发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计划 2026 年实现万辆级部署,2027 年部署超 5 万辆 Robotaxi,最晚 8 年部署 100 万辆 Robotaxi。
10 月,滴滴自动驾驶对外宣布,其无人驾驶网约车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目标是明年底前在多个区域推出 Robotaxi 服务。千里科技计划未来 18 个月内在全球 10 座城市提供 Robotaxi 运营服务,单一城市部署超千辆 Robotaxi。小马智行与北汽集团合作开发的第 300 辆第七代无人驾驶阿尔法 T5 Robotaxi 下线,计划年底前投入千辆 Robotaxi。
英伟达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在 GTC 大会上宣布,Robotaxi 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全球现在约有 5000 万辆出租车,他们会被大批无人驾驶出租车所补充。而这背后的助推剂,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突破、单车成本下降、政策法规支持、运营效率提升等因素。
哈啰 CEO 杨磊曾表示,哈啰之所以选择在今年入局 Robotaxi 并迅速启动商业运营,是因为整个 AI 和硬件基础已经成熟,算力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小马智行表示,其第七代 Robotaxi 采用了 100% 车规级零部件,具有 60 万公里设计寿命,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上代下降 70%,市场预计其整车成本有望降至 20 万元 / 辆。
Robotaxi 的盈利模式也已有可参照对象。小马智行预计,2026 年将实现盈利。文远知行的 2025 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达 1.27 亿元,同比增长 60.8%,Robotaxi 业务收入同比暴增 836.7%,占总收入比重达 36.1%,为 2021 年以来最高水平。
小鹏汽车的 Robotaxi 技术,包含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软件方面,小鹏发布了第二代视觉 - 语言 - 动作融合系统(VLA),去掉了 " 语言转译 " 环节,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生成,大幅降低信息损耗,推理效率更高,可以生成更真实的长尾场景进行对抗训练,从而大幅提升应对长尾问题的能力。
硬件层面,小鹏汽车的 Robotaxi 车型将搭载 4 颗图灵 AI 芯片,车端算力达 3000TOPS,包括 2250TOPS 运算算力和 750TOPS 冗余算力,并在算力、转向、感知等多方面采用两套硬件互为备份。
另一方面,Robotaxi 出海也成为新趋势。7 月,萝卜快跑宣布计划将数千辆 RoboTaxi 接入 Uber(优步),在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提供服务;小马智行的极狐阿尔法 T5 Robotaxi 正在同步规划中东、欧洲市场的出行服务。高德 CEO 郭宁在小鹏科技日上以视频形式宣布,双方将携手推动 Robotaxi 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的 Robotaxi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将对外开放,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建 Robotaxi 生态。" 小鹏汽车不追求自己全运营,我们的 Robotaxi 相当于工具箱,合作伙伴可以用我们 SDK 接去做本地运营,这样的策略也符合两家公司(小鹏与高德)的战略。" 何小鹏说," 我觉得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小县城承包几百辆 Robotaxi,我觉得这将会是个商机。"
何小鹏认为," 未来的汽车将会保持‘共享 + 私享’两种模式,一辆车可以共享给所有人,另一辆车私享给家庭。" 基于此判断,2026 年小鹏汽车将同步推出全新智驾版本 "Robo",其与 Robotaxi 拥有相同的硬件配置、安全冗余和智驾能力,配备 2 套智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