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4分钟前

讯飞输入法升级智能体,快来“捏”一款你的个性化 AI 键盘!

现代人,离不开数字世界,我们每天都在自由地与这个世界进行交互。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最新数据,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11.23 亿。我们每个人上网冲浪,和世界交流,都离不开一个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具——输入法。

从最开始的五笔、拼音输入法,到语音输入法、智能输入法 …… 短短几十年,从 " 要记下复杂字根 "" 会拼音就会打字 ",到 " 会说话就能打字 ",这个小小的键盘,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进化史。

特别是在度过了 2017 到 2022 年的新技术奠基期后,我们熟知的 AI 大模型便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今,大模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AI 技术确实是实打实地让输入法变得更好用了。

但说实话,作为一个每天和键盘打交道超过 8 小时的重度用户,这些功能很多时候给我的感觉是有些割裂的。

比如,我看到了一片好风景,脑子里有点想法,想用 AI 润色一下发个朋友圈,却要中断思路,去工具栏找到 "AI 帮写 ",输入需求,等它生成,再复制粘贴回来;又比如,在工作群里,老板发了一段长长的任务安排,我想用 AI 快速总结要点并草拟一个回复,同样要进行相同的操作,处理完再复制粘贴回去。

这一套流程折腾下来,不管是生活中的灵感,还是工作中的效率,都因为这种不够自然流畅的交互而被消磨殆尽了。

对于这个问题,讯飞似乎有着自己的想法。

(图源:科大讯飞)

11 月 6 日,2025 科大讯飞全球 1024 开发者节发布会上,科大讯飞以《更懂你的 AI》为主题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最新技术升级及系列产品。而作为这一核心战略的关键一环,堪称 " 更懂你的 AI 输入法 " 的全新力作——讯飞输入法 15.0 自然应运而生。

这次的讯飞输入法 15.0 版本,除了为这个近十年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的键盘布局新增一个按键外,他们这次更是把智能体平台搬到了输入法里头,目标很明确:让每个用户都能拥有一个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专属 AI 键盘。

(图源:科大讯飞)

看样子,似乎一个主打人机协同共创、更懂用户更会表达的 " 未来输入法 " 时代提前到来了。那么,讯飞输入法 15.0 到底有哪些新功能?体验效果又如何呢?

这个 AI 键盘,让 AI 学会秒懂心思

在我的印象里,手机上的键盘,最常见的就是 T9 和 26 键两种布局。

要知道,在按键机的时代,T9 九宫格几乎是大部分手机的标配,只有少数主打商务的高端机,会用上侧滑全键盘,或是类似黑莓那种小巧的 26 键物理键盘。

后来,智能手机来了,物理按键变成了触摸屏上的虚拟键盘,厂商们往里面加入了一些新花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键盘的核心交互区,一直就是这两种方案在互相切换。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键盘布局的创新几乎是停滞的。

而这次讯飞输入法 15.0 带来的,则是一个名为"AI 键盘 "的全新概念。

(图源:雷科技)

它的目标是重新定义手机输入法的键盘形态,革新 AI 时代键盘的人机交互。这种革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键连接 AI 服务、卡片式 AI 交互,以及语音指令快捷问 AI。

而实现这一切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只要你上手讯飞输入法 15.0,一眼就能看出它和过往的输入法有什么不同。

没错,在熟悉的键盘里,现在多出了一颗 AI 键。

这颗 AI 键是整个 AI 键盘的交互核心,它把过去用户主动寻找 AI 功能的模式,转变为 AI 根据场景主动提供服务的模式,能根据你的输入场景,把最合适的服务推荐给你。

(图源:科大讯飞)

它的交互体验也处理得比较恰当。AI 提供的服务大多是以卡片式的形态,轻量地浮现在键盘上方,不会用一个巨大弹窗粗暴地打断你的输入流程。你可以采纳,也可以忽略,整个过程真的很顺滑。

(图源:雷科技)

以我的体验为例,作为一个老二次元,我偶尔也想发一些符合圈子风格的朋友圈。

比如我刚看完一部番剧,想表达一下激动的心情,就在输入框里打了 "Mygo 这番 ",然后点击 AI 键,讯飞输入法似乎识别出了这种偏年轻化的语境,推荐的几种文案都很有趣,其中甚至还有原番剧里面的关键内容。

(图源:雷科技)

" 凌晨三点循环《迷星叫》→ 发现番剧致郁是假的,但我的黑眼圈是真的 "。这种符合场景调性的内容,显然比通用的朋友圈文案更得我心。

买了个新鼠标,想认真写个评价,但又懒得组织语言,以前就只能复制粘贴 " 东西很好,物流很快 "。

这次我试了试,在评价框里输入了几个关键词:" 鼠标 手感很好 灯光很酷 "。点击 AI 键,出现了 " 评价达人 " 的服务,它立刻智能识别出我正在写评价的场景意图,并主动推荐了 " 商品评价 " 的 AI 服务。生成的文案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比我习惯性粘贴的效果要强不少。

(图源:雷科技)

现在跟粉丝互动,也不用思考如何回复得既真诚又不敷衍了。直接点击 AI 键,讯飞就能为你智能推荐多种回复方案,让社交互动变得轻松而得体。

(图源:雷科技)

对了,还有一个让我惊喜的功能是它能对语音输入的内容即刻进行语义修正。

我经常用语音输入来记录一些突如其来的灵感,但口语化的表达往往有很多 " 嗯、啊、然后 " 之类的赘余,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这个情况更是异常突出,语气词夸张的时候能占到一半左右。

而现在,我在语音输入之后,点击 AI 键,它就能一键对这段口语化的文本进行润色,修正语病、调整语序、删掉废话,让它变成一段通顺流畅的书面语。

(图源:雷科技)

这个功能对于需要快速记录和整理文字的人来说,实在太有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AI 键盘也延续了讯飞的语音输入优势。在全球首发的 " 非自回归语音大模型构架 " 加持下,它能更快记下你的灵感,无缝听懂你的中英夹杂,专业报告也能精准转写,就算周围嘈杂,它也能专注 " 捕捉 " 你的声音,使语音输入越用越懂我!

(图源:雷科技)

在这个 AI 键盘上,你甚至启动语音输入后,自然地滑动到 " 问 AI" 选项上。此时,AI 遵循你的语音指令帮你完成内容创作,改写内容优化表达,以及精准直达的 AI 搜索,就像是一位懂你的智能助手。

总结一下,整个 AI 键盘的优势在于它的主动性和场景感知能力。它不像个外挂功能,不会突然打断我的输入或者切换个场景,而是将丰富的 AI 能力更深入地整合到了输入流程中,真正做到了准确、高效。这种在用户需要时主动出现的辅助方式,是行业在探索如何让 AI 更好用的一种有益尝试。

智能体平台,捏一个个性化的 AI

不仅要更准确、更高效,讯飞输入法这次还要做到更加个性化。

为了满足每一个人的 AI 输入体验,讯飞输入法让你这次不再是玩家,而是键盘主理人,首度在键盘上推出智能体平台,用户可以亲手设计专属的智能体,还能分发出去秀一波。

这是讯飞一个更大胆的尝试:把 AI 的创造权开放给用户。

它的使用方法比我想象得要简单。在讯飞输入法 App 首页就能找到入口,整个创建流程没有复杂的代码和参数,基本上就是通过告诉 AI 它需要扮演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务。这种低门槛的创建方式,是决定一个 UGC 平台能否成功的关键。

(图源:雷科技)

话不多说,我直接上手,为自己创建了两个专属的 AI 智能体。

上面也说过,作为一个老二次元,我有时也和朋友玩语 C(语言角色扮演),需要一个能把英文翻译成英剧里那种带点傲娇、毒舌风格的中文翻译,普通的翻译软件太正经了。

于是,我新建了一个智能体,命名为英剧毒舌翻译官,要求它在翻译的同时,用人设风格进行一句吐槽。

我输入一句英文:This meeting could have been an email.(这个会本可以用一封邮件解决),它给出的结果是:" 我必须说,这场耗时一小时的真人朗读邮件表演,其戏剧张力远不如直接阅读原文来得震撼 "。

(图源:雷科技)

这感觉太对了!你甚至可以选择毒舌的程度,这下子,聊天不再只是聊天了,每一个文字都带着情绪和状态。

我的第二个需求,则完全是基于我的工作。我写稿有自己的语言习惯,讨厌互联网黑话。我希望 AI 能帮我把初稿润色成我自己的风格。

于是乎,我创建了梗懂你文案优化器,要求它把长句打散,语言风格要像聊天,发现赋能、抓手这类词,一律换成大白话。

它的表现也很出色。我把一段初稿 "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对产品进行了赋能 " 扔给它,它处理后的结果是:" 为了让产品用起来更顺手,我们给它加了点魔法。" 这就不再是标准的 AI 润色,而是更贴近我个人风格的 AI 辅助。

(图源:雷科技)

智能体平台可以说是讯飞 15.0 版本里最具探索性的功能。如果这个生态能够发展起来,就有可能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更多的用户创造出更多有趣实用的智能体,这会吸引更多新用户加入,从而进一步丰富 AI 输入的生态。

当然,如何保证用户创建内容的质量,以及如何帮助用户从海量的智能体中高效地发现自己需要的那一个,这些都是平台后续需要关心的问题。

为此,讯飞通过输入法 App 和键盘全场景进行分发,同时搭建起了 " 分类标签 + 使用量推荐 " 的筛选机制来帮助用户发现更多好用的智能体。

例如,我就在智能体广场里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用的 " 爆款文案生成器 "。只需要输入一个关键词,然后选择小红书、抖音、B 站等不同平台,它就能生成符合对应平台风格的爆款选题。

(图源:雷科技)

那么,经过多轮精心 " 调教 " 与引导的智能体如何能越来越懂我?讯飞其实也有自己的解法。讯飞输入法通过升级 AI 上下文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了信息处理的连贯性与相关性,让智能体真正 " 聪明 " 起来;同时,采用业界领先的类人长记忆机制,使其能深度关联更丰富的上下文,从此告别 " 学完就忘 ",让智能体无限贴近每位用户的习惯。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看到这种实用工具和新鲜玩法的出现,让我对这个平台的未来更加期待。

最好的 AI 键盘,就是属于你的键盘

可能会有疑问,讯飞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俗话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大讯飞一直是 AI 行业的头号玩家,11 月 6 日,科大讯飞官宣了讯飞星火 X1.5 发布,推理效率相比讯飞星火 X1 提升 100%。其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对标国际主流大模型,让更懂你的 AI 成就更好的你。

这种长期的技术投入,使得讯飞输入法在大模型输入法领域的探索和持续创新成为可能。它不是在风口来了之后才匆忙追赶,而是在技术浪潮中顺势而为,将自己多年的积累转化为产品的领先优势。

2023 年,讯飞首创了 " 生成式 AI 输入法 " 的概念。在过去一年,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浪潮,讯飞输入法加速推进 AI 输入普惠的战略落地,官方数据显示,这使得用户输入效率显著提升,其 AI 功能的活跃用户更是增长了 557%,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现如今,输入法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各家厂商在打字准确性、词库丰富度等基础功能上都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差距微乎其微。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堆砌 AI 功能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然而,入局早、研究深,让讯飞输入法得以对用户需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用户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功能繁多但操作复杂的工具集,继续在键盘里堆砌更多通用的 AI 功能,可能会让产品变得越来越臃肿,让用户在操作时感到困惑。

于是乎,他们端出了自己的答案——讯飞输入法 15.0 的 "AI 键盘 "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 AI 输入法面临的挑战,恰恰就源于其通用化的设计逻辑。它们试图用一套标准化的 AI 方案去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尽管功能堆砌得越来越多,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无法完美地解决任何一个人的特定问题。

讯飞输入法 15.0 的思路非常清晰,它用 AI 键盘这种更主动、更无感的交互方式和强大的 AI 语音输入,去解决日常聊天、评论等高频通用场景下的效率问题,再用智能体平台这种高自由度的开放创作生态,去满足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娱乐中那些无穷无尽的深度个性化需求,让强大的 AI 能力变得简单易用,人人可用。

试想一下,对备考的学生来说,或许是用自己创建的 " 考点整理智能体 ",一键把复制的零散笔记梳理成条理清晰的框架;对职场妈妈来说,可能是用 " 亲子故事智能体 ",根据孩子当天的喜好快速编出带名字的睡前故事;对自由职业者而言,又能靠 " 客户需求智能体 ",把模糊的沟通话术变成专业的服务方案。

每一位用户,都能把这个从应用商店下载的、标准化的讯飞输入法,通过自己的使用和调教,真正变成自己的输入法。

当 AI 不再是键盘里一个需要刻意寻找的功能,而是能顺着你的使用习惯成长的专属 " 伙伴 " 时,"AI 输入普惠 " 才真正算是从概念变成了生活。

而这,或许就是讯飞输入法 15.0 最值得被记住的价值——

它没有试图定义 " 未来的 AI 键盘该是什么样 ",而是把定义权还给了每个用户。

相关标签
ai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