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工业兴川启新程 四川工业“十四五”成绩背后的创新密码

当小小的 " 方块 " 撬动着全球氢能源的 " 大市场 ",开启新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当 " 四川造 " 大国重器重装 8 万吨模锻压机,锻造出航空航天领域的 " 钢筋铁骨 ";当国内首款载客 eVTOL(载客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品—— AE200-100 首架机在成都正式下线;当康弘药业十年十亿 " 一滴水 " 的坚持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一代国产 " 神药 " ……这些生动场景,正是当下四川工业经济新动能强劲迸发的鲜活注脚。

" 十四五 " 以来,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6.6%,工业增加值总量从 1.34 万亿元增加到 1.79 万亿元,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 7 位。

从 " 工业大省 " 到 " 工业强省 ",四川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集群发展、智能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之路。11 月 4 日至 7 日," 十四五 " 工业成就看四川—— 2025 全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国近 30 家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辑等媒体人士实地探访成都、德阳、宜宾,感受四川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 图片来源:四川经济日报提供

新赛道:创新产品开拓市场

在当今大国竞争激烈的工业经济领域,创新产品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抢占市场高地、激发增长活力的关键利器。这些新产品以解决市场痛点为导向,以突破国际垄断为目标,凭借前沿技术与创新思维,为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在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荣创新能 "),这家公司的 " 王牌产品 " 瞄准轨道交通市场," 氢 " 装上阵。荣创新能市场部总经理张明泽介绍," 我们设计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单套系统可满足有轨电车动力需求,新一代大功率氢能动力系统可驱动氢能源高铁。"

据了解,荣创新能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核心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百千瓦到兆瓦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累计获授专利 76 项,其中发明专利 20 项。

而在成都天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范佳桥讲述了企业的成长奇迹:从 20 多年前年销售收入 200 万元的配套企业,成长为如今风电偏变轴承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轨道交通轴承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行业龙头,去年营收已突破 40 亿元,乘着新能源产业发展东风实现跨越式增长。

"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明确,2035 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 36 亿千瓦以上,这为我们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 范佳桥的信心,正是四川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四川省经信厅的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创新发展趋势:" 十四五 " 期间,四川创新投入持续加大,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分别增长 50% 和 41%。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特别是瞄准科技成果转化下足了功夫。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819 家、数量居西部第一。

新基石:奋力研发打破垄断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四川工业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重大突破,筑牢产业根基。

在东方汽轮机展厅,其中一张照片展示的是一台国之重器——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F 级 50 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被誉为中国 " 争气机 "。

重型燃气轮机,素有装备制造业 " 皇冠上的明珠 " 之称,其设计制造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垄断。在 G50 成功研制之前,重型燃机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始终未实现自主掌握。

彼时,燃气轮机研发团队从基础理论起步,历经十余年的打磨,建立了完整的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和试验体系,突破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终使 G50 燃机问世,实现了我国在重型燃机领域 " 从 0 到 1" 的突破,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里程碑。

而四川的 " 重器 " 矩阵,远不止于此。

在德阳国机重装,约 13 层楼高的 8 万吨模锻压机巍然不动,其规模与能力均为世界之最。" 它能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制造大型模锻件,锻造出装备的‘钢筋铁骨’。" 国机重装相关人士介绍,这台历时十年铸就的 " 大国重器 ",使我国跻身全球顶级模锻装备制造国行列。

从在实验室的反复攻关到在全球市场的崭露头角,东方汽轮机、国机重装等企业的成长路径,正是四川工业聚焦细分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让世界看到了四川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 " 补短板、锻长板 " 的扎实步伐。

宜宾高新区 图片来源:四川经济日报提供

新方向:积极预期提前布局

" 十四五 " 以来,四川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推动企业 " 上云用数赋智 ",近两年通过集中攻坚,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 20 个百分点以上,计划在 2027 年底实现全覆盖。

良好的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不仅改善了企业经营效益,更点燃了企业发展信心。

同时,智能制造加快推进,打造全国 " 数字领航 " 企业 5 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21 个、国家 5G 工厂 48 个,建成数字化车间 1200 余个。成都、宜宾、绵阳、德阳分别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几天之后(11 月 12 日),2025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在宜宾开幕,这也是宜宾连续四年承办这一世界级行业会议。

宜宾已构建起 " 基础原材料 - 电池电芯 - 新能源整车 - 电池回收循环利用 " 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当前,四川正在共同打造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省内电池企业与材料企业的 " 就近配套、就近供应 ",强力助推四川打造万亿级锂电产业集群。

四川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五五 " 期间,四川将坚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施大规模新型技术改造,加快推动 "AI+ 工业 ",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体现四川特色、服务国家大局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事实新闻一手掌握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