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7 日,蚂蚁集团 CEO 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宣布 " 蚂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 " 正式升级为 " 蚂蚁健康事业群 ",这一组织架构调整被业内视为蚂蚁集团近年来最关键的战略动作。

此次升级并非突发布局,而是蚂蚁深耕医疗健康领域 11 年的必然结果。据全员信披露,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由张俊杰出任总裁,他自 2014 年加入蚂蚁后,主导了线上挂号缴费、电子医保码、AI 健康管家 AQ 等多项核心业务,具备深厚的行业积淀。

蚂蚁选择此时加码健康业务,本质是对市场机遇与技术拐点的精准把握。行业调研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将突破 20 万亿,而人口老龄化浪潮正催生庞大的慢病管理与健康养老需求,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AI 技术的成熟则成为破局关键。过去互联网医疗难以解决的资源分配不均、服务效率低下等痛点,如今通过 AI 大模型实现了突破。蚂蚁医疗大模型在医学视觉、报告解析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使其能够将 AI 能力转化为实际服务场景,这与当前行业 "AI + 医疗 " 的主流趋势高度契合。
蚂蚁的入局升级,也折射出互联网医疗行业十余年的发展沉浮。自 2000 年丁香园兴起以来,行业经历了从信息搬运到服务深耕的演变,2015 年分化为 " 医 "" 药 " 两大阵营:好大夫在线等聚焦医疗服务,京东健康等侧重医药电商。
但行业发展并非坦途,诸多痛点长期存在。盈利模式单一成为最大瓶颈,多数 " 医 " 阵营企业依赖药品销售造血,好大夫在线多次被曝裁员,1 药网已启动退市计划;医保支付机制不完善、行业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患者信任度难以提升;同时技术研发成本高、医生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发展。这些痛点让早期互联网医疗企业在资本催熟后陷入沉寂,印证了医疗健康 " 高投入、长周期 " 的行业属性。
如今,AI 技术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破局可能。蚂蚁的战略调整,正是试图通过技术赋能破解传统痛点,实现从 " 数字化 " 到 " 智能化 " 的跨越。随着科技巨头持续加码,互联网医疗行业或将告别野蛮生长的阵痛,进入技术驱动、生态协同的新阶段。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