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田思
编辑 | 蒋波
华夏能源网 & 零碳资本论(公众号 zbl3060)获悉,11 月 1 日,艾罗能源 ( SH:688717 ) 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新富、董事会秘书盛建富、财务总监闫强收到证监会宁波监管局下发的《警示函》。
《警示函》显示,艾罗能源三项行为违规,李新富、盛建富、闫强未能勤勉尽责,敦促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亦构成违规。因而,证监会宁波监管局决定对艾罗能源、李新富、盛建富、闫强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艾罗能源成立于 2012 年,头顶 " 储能黑马 "、" 光伏逆变器龙头 " 等光环,在 IPO 口子扎紧的 2024 年初登陆上证科创板,上市几天股价就冲至 124.06 元 / 股的历史最高点。然而短短一年,公司业绩持续大降,股东纷纷减持。
如今,公司及实控人等核心高管集体收到警示函,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对艾罗能源的忧虑和不信任感。在光储行业急遽变革的当下,如何平稳航行、避开风浪,对艾罗能源的高管团队是考验。
三项违规,勾起实控人更多" 黑历史 "
证监部门发现的违规事项,起因于艾罗能源 2023 年 IPO 时,公司计划募资 8.09 亿元,分别用于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项目、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海外营销及服务体系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警示函》显示,相关募集资金管理中存在三项违规。
一是部分募投项目进展披露不准确。" 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项目 " 实际于 2023 年 12 月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但公司 2024 年半年报、2024 年年报等信披文件中均披露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 2022 年 6 月。
二是变更项目实施地点披露不及时。" 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建设地点为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科技城。2025 年 7 月 1 日,公司发布公告,变更项目实施地点至杭州市西湖区紫金港。然而证监部门检查发现,该项目从开始实施即在杭州市西湖区,公司未及时披露变更情况。
三是未披露募集资金账户被诉前保全情况。2024 年 9 月,公司农行募资账户被诉前保全冻结 332 万元,2024 年 10 月解除。公司未披露相关情况。
华夏能源网 & 零碳资本论注意到,艾罗能源极其实控人违规操作的 " 黑历史 " 远不止这些。
目前,李新富、李国妹夫妇合计持有艾罗能源 35.25% 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艾罗能源并非李氏夫妇首次创业。早在 2007 年,面对光伏行业的爆火,他们接手了杭州浙大中荷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桑尼能源,由此进军光储行业。

桑尼能源于 2015 年在新三板挂牌。然而挂牌不久,李氏夫妇就因占用公司资金 965 万元以及违规提前使用募集资金而被警告。桑尼能源当时表示," 由于近年来业务规模发展迅速,流动资金非常紧张,在财务人员规范意识不足的情况下,桑尼能源在未取得股份登记函即提前使用了募集资金。"
因未能够按照对赌协议中的时间节点成功转板(或上市),挂牌不到 3 年,桑尼能源就选择了退市。2023 年 3 月,李氏夫妇又带着艾罗能源冲刺 IPO。
上市后业绩变脸,股东纷纷减持出逃
早在 2023 年,艾罗能源刚刚启动 IPO 时,公司就备受争议,这主要是因为,实控人李氏夫妇留给外界的印象是很 " 缺钱 "。
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李新富、李国妹夫妇尚未偿还的借款本息余额为 3.57 亿元,其中除家族成员及其控制企业的本息余额 3.43 亿元外,还有 1400 万元借款为住房贷款。而李氏夫妇最大的债主,居然是他们亲家陆海良及其控制的公司,后者为李氏夫妇提供的借款高达 2.86 亿元。

董事长、总经理李新富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桑尼能源尚未偿还的借款本息余额高达 9.03 亿元。艾罗能源上市前,曾在 2018-2020 年多次以出借资金、转贷以及通过银行承兑汇票背书拆借资金等方式为桑尼能源提供资金。华夏能源网 & 零碳资本论粗略统计,涉及资金合计超过 6.53 亿元。这导致 2019 年艾罗能源的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 110%。
艾罗能源自成立后,一直为桑尼能源全资子公司,直至 2020 年 10 月桑尼能源将其所持艾罗能源 100% 股权分别转让给李新富、李国妹、杭州桑贝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48 名股东,艾罗能源才脱离桑尼能源。
基于上述几方面情况,投资者质疑艾罗能源上市实际是为了解决实控人李新富、李国妹夫妇及他们企业的债务问题。
尽管如此,艾罗能源上市还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 " 热捧 "。上市首日,公司股价以 98 元高点开盘,几个交易日就冲至 124.06 元 / 股的历史最高点,市值一度达到 160 亿元。
然而,艾罗能源上市首年业绩就 " 变脸 "。华夏能源网 & 零碳资本论注意到,2022 年、2023 年公司分别盈利 11.34 亿元、10.65 亿元,2024 年盈利却只有 2.04 亿元,同比下降超 80%。2025 年第三季度,艾罗能源营收同比上涨了 48%,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降了 85%,仅盈利 855 万元。
对此,艾罗能源表示,主要受欧洲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主要在欧洲地区销售的户用储能系统产品减少。
实际上,对业绩变脸股东们似乎是早有预料,在艾罗能源上市后就不断遭遇股东减持。比如北京睿泽二期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解禁期刚过就宣布拟减持 0.5125% 股份。之后持股 2.85% 的青岛金石、持股 2.85% 的股东长峡金石以及持股 3.99% 的股东上海中电投,也加入了减持行列。

除此之外,今年 7 月包括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郭华为、董事兼财务总监闫强、董事归一舟、董事会秘书盛建富,以及原监事会主席祝东敏、原监事高志勇和原监事梅建军在内的七名董监高人员,也在限售解禁后纷纷减持。
尽管之后 8、9 月,李新富掏出 2000 万元象征性地增持了 30 万股来稳定市场信心,但作用不大。投资者更期待的是,公司能够在业绩提振和市值管理上拿出实际行动,在合规操作不再铤而走险,为投资者创造应有的价值回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