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双 11,苹果公司对销售渠道的管理越来越严了。
11 月 5 日消息,据苹果某线下经销商处了解到,近日苹果中国区又一次向授权经销商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所有线下授权经销商禁止与任何电商平台开展合作。
这份通知还是本月初出的,上面清晰表明:严禁苹果经销商于电商、社交、直播等各类线上平台开展产品展示、推广以及销售活动,就连 " 一件达 "" 小时达 " 这类服务也都被明确禁止。

苹果还提及了后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违规者将被直接被取消授权资格。
而让经销商更为忧心的是 " 连坐 " 机制,倘若二级代理经销商出现违规情况,那么其上级代理在同一城市范围内的其他二级代理门店,也会一同被取消授权。
但需要留意的是,本次规定主要聚焦于线下授权经销商,例如美团闪购、京东秒送这类即时零售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授权的线上渠道以及官方专营店没有在苹果这次打击之内。
苹果一方面对线下经销商线上窜货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一面则通过官方渠道积极投身 " 双十一 " 促销活动。
这说明苹果的管控举措并非简单粗暴地 " 一刀切 ",而是渠道布局策略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窜货,指的是在制造商明确划定销售区域的情况下,经销商不遵守授权范围,擅自到其他区域开展产品销售活动的行为。
以下三点是明显的窜货行为:
1、违背了品牌方 " 区域独家分销 " 等协议中的相关条款;
2、经销商借助不同区域在供货价与零售价上存在的差异来谋取利益;
3、直接对目标区域原本正常的销售秩序造成冲击。
可能有小伙伴就说,这只是经销商 " 个人自发行为 " 的窜货现象,影响不大吧?
影响其实不小。窜货行为往往会给品牌、遵守规定的渠道商以及消费者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例如使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出现价格混乱、" 低价乱价 " 的情况。严重一点还会压缩合规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对其生存发展造成威胁。
苹果方面对于这种行为建立了一套极为严格的渠道核查体系。
据某位经销商透露,苹果方面会安排工作人员以匿名方式在各平台下单,待收到商品后,通过查询机器的序列号(SN 码),反推出有违规供货行为的经销商。

话说回来,之所以苹果此次对渠道展开严格管控,是因为大中华区业绩下滑带来了压力。
从苹果最新发布的 2025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大中华区收入为 144.93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3.6%。是苹果四大销售市场中(欧洲、大中华区、亚太其他地区、日本),唯一出现收入负增长的市场。
基于这个前提,苹果这次会对大中华区的销售管控如此严格也就不出为奇了。
不过,苹果这次所推行的这一策略,究竟能否成功稳固其在大中华区的价格体系并守住市场份额,目前仍不得而知,咱们不妨拭目以待。
聊到最后,关于苹果严令禁止线下窜货、同时对线上价格进行管控这一举措,大家有什么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