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30 日,上汽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单季归母净利润 20.83 亿元,同比增长 644.88%;扣非净利润 16.92 亿元,同比增长 5699.86%。一组高增幅数字,在这个主流车企利润承压、现金趋紧的周期里,意外得让人多看了几眼。
用折扣换规模,用压库存换份额正在成为行业新的习惯,能够看到很多品牌毛利下滑,出现账面销量增长、资金却越收越紧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上汽能在毛利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同时涨了起来。
利润翻六倍并不罕见,难的是这份利润里几乎没有水分。三季度,上汽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 109 亿元,同比增长 47.8%,前三季度累计达到 319 亿元,是同期归母净利润的近四倍。这说明利润已经真实流入账面,这种现金强度在量价承压的环境中极为罕见。
上汽这份三季报,是不是意味着传统工业体系在新竞争格局下重新找到了盈利坐标?又或者,在讲完产品和技术之后,整个行业是否也该开始讲一讲经营的故事?
销量做加法,费用做减法
单季归母净利润 20.83 亿元,同比增长 644.88%;扣非净利润 16.92 亿元,同比增长 5699.86%。如果只是看上汽集团三季度的结果,那可以用 " 跳跃 " 来形容,但要了解这次增长的底层逻辑,就要关注财报中两个关键数据:销量在增长,费用在收缩。



截至三季度末,上汽集团账面货币资金及等价物达到 1817.82 亿元,而短期与长期借款合计仅为 528.83 亿元,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 2.5 个百分点至 62.3%。与此同时,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累计 319.38 亿元,同比增长 70.88%。每一块钱净利润背后,对应着近四块钱的现金回款,说明利润不是账面游戏,而是真实流动起来的经营成果。

每一块钱净利润就有四块钱的现金流
2025 年第三季度,行业整体进入 " 价格深水区 "。多数车企仍处在用现金换订单、用库存换市占的阶段,增量越来越依赖价格下探,盈利能力却并未同步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虽有回升,但仍远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新能源渗透率冲高回落,终端消费趋于理性,价格战未见底、用户粘性变薄,成为车企普遍面临的现实。
在行业普遍通过价格换市场的当口,上汽给出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增长路径。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694.03 亿元,同比增长 1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83 亿元,同比增长 644.88%。这组数据表面上看是利润回升,更关键的变化隐藏在现金流里。


资产端的表现也在同步印证这种 " 经营内生化 " 的趋势。截至三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及等价物达到 1817.82 亿元,短期和长期借款合计仅 528.83 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 62.3%。这意味着上汽在增长的过程中没有再加杠杆,也没有依赖外部输血,而是靠体系内部的现金生成和成本控制完成扩张。

以智己、MG 为代表的自主新能源车型正逐步撑起高于集团平均水平的毛利支柱。前三季度新能源车型销量 108.3 万辆,同比增长 44.8%;其中出口 21.5 万辆,同比增长 69.7%。这些高配置、高价值、高附加值的产品,正在从海外市场和中高端区间输出利润空间。它们并未带来毛利率的显著提升,却有效撑住了集团整体的盈利底线。

三季度开始释放上汽长期增长的底气
恢复利润可以靠节流完成一部分,但真正的增长一定要靠结构的再造与价值的重构。从三季度开始,上汽的这条结构升级路径,已经显露出清晰的轨迹。
有研报显示,三季度上汽集团单车均价达到 10.1 万元,环比小幅回升。在行业普遍终端价格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上汽的反弹值得重视。要知道,这是在整车销量大涨 38.7% 的基础上实现的,这说明上汽不是通过靠打折换量,单车均价环比上升是产品和品牌向上的第一步。
在刚刚结束的 10 月,整车销量 45.4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达到 20.7 万辆,同比增长 31.6%,占比升至 45.5%。以 MG4、荣威 M7 DMH、智己 LS6 为代表的中高端车型成为主力,来自销量结构层面的变化是支撑上汽单车均价提高的底层逻辑,这种趋势将在四季度进一步放大。



更值得被看到的还有,上汽的能力早已超出 " 为自己服务 " 的范围,比如华域给宝马、特斯拉供货,联合电子为广汽、一汽批量装机,零束座舱系统授权东风使用。当技术能被行业反向采用最直观地说明是上汽技术体系的成熟度,这也是上汽区别于其他造车企业的根本。
从销量结构改善、单车均价提升,到新品周期释放,再到体系技术能力支撑,上汽的增长路径靠产品、靠体系力兑现,接下来要看的就是上汽持续做加法,最终转化为下一阶段的盈利杠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看透短期价格战的人会把目光投向上汽,因为无论是智能电动,还是全球化经营,拼的就是落地兑现的能力。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