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睛发干、满脸长痘……
体内有火,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如何判断是哪儿上火了?
这份 " 灭火 " 妙招,帮你 " 清火 " ↓↓
秋季五脏易上火!" 实火 " 与 " 虚火 " 有何区别?
实火:多因外邪或饮食积滞引发,起病急、症状重;
虚火:多因阴虚导致,起病缓、症状轻(如肾火多为虚火)。
若自行调理 3 天仍无缓解,或症状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因 " 灭火 " 不当损伤正气。
01
心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意乱、低热盗汗。虚火上升的人可以用麦冬泡水缓解,也可以饮用麦冬水果茶。


此外,八段锦第五式 " 摇头摆尾去心火 ",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增强心肺功能,也能起到降心火的作用。戳视频,一起跟练↓
02
肝火
实火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疼,容易发火、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不妨试试菊花苦瓜饮,将苦瓜切片,放几颗菊花,加少许冰糖,开水冲泡即可。

肝火过旺的人,不宜吃辛辣、腥味及过腻过酸、煎炸食品,如羊肉、海虾、荔枝、花椒等,以免 " 火上浇油 "。调整情志、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肝火。睡眠不够或睡眠质量不高,会造成肝火上升。
人体脚部还自带两个 " 灭火器 ",即太冲穴和行间穴。每天按揉太冲穴和行间穴 10 次,每次 1 分钟,可有效平泄肝火。
太冲穴:脚上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交叉处,有一个凹陷就是太冲穴。
行间穴:太冲穴再往前,两个脚趾连着的脚蹼上,赤白肉之间就是行间穴。
03
胃火
实火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伴有多食易饥、口干口苦、舌苔黄腻、大便干结、牙痛、牙龈出血、口气臭热、牙龈红肿或溃烂等。

虚火表现为口渴、饮食减少,时有轻度腹胀、低热或潮热、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此外,按揉厉兑穴和内庭穴这两个胃火 " 灭火器 ",也有利于胃火清泄。
04
肺火
肺火无论实火还是虚火,均会出现咳嗽少痰、口燥咽干。肺实火体质常发热口渴、气粗烦躁、咽喉肿痛、便秘尿黄、鼻出血或咯血、舌红苔黄、脉率增快等。

虚火一般表现为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干咳少痰、口干、声音沙哑、鼻有干痂、手脚心热、夜间盗汗、舌红、舌苔少等。

需要注意的是,肺火旺盛者需避免或少吃辛辣、温补的食物,如辣椒、熏烤羊肉、烤鱼、烤虾等。每天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护性反射动作,能帮助清洁肺部。
预防肺火还可以试试按压少商穴,轻掐大拇指指甲盖一端,缓解嗓子疼痛,让呼吸更顺畅。
05
肾火
肾火一般多为虚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烦热、失眠、盗汗、多梦等。

除了饮食调养,平时还可以按摩太溪穴和涌泉穴以缓解肾火旺盛。
太溪穴: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涌泉穴:足底前部凹陷处。
近期热门视频
你会关注
来源:央视一套(ID:CCTV-channel1)综合《生活圈》
监制:柯成韵
主编:张子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