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推出四款大模型,美团以进攻姿态开启 AI 战略目标。
美团在 2025 年 9 月至 11 月期间密集发布了四款 LongCat 系列模型,分别是 LongCat-Flash-Chat、LongCat-Flash-Thinking、LongCat-Video 和 LongCat-Flash-Omni。密集的发布节奏创下了互联网巨头 AI 研发的新速度。
9 月 1 日,美团首发大语言模型 LongCat-Flash-Chat,采用创新混合专家架构,在 5600 亿总参数规模下实现 270 亿激活参数的高效运行。
9 月 22 日,推理模型 LongCat-Flash-Thinking 亮相,在逻辑、数学、代码等专业领域达到全球开源模型顶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 11 月 3 日发布的 LongCat-Flash-Omni 是美团在大模型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实现了实时交互的毫秒级响应。
LongCat-Flash-Omni 通过 "Shortcut-Connected MoE 架构 + 分块式音视频特征交织机制 ",在 5600 亿总参数规模下实现毫秒级响应,支持 128K tokens 上下文窗口及超 8 分钟音视频交互。这一技术突破完美适配客服对话、实时咨询等高频服务场景。


美团并非唯一加速 AI 布局的企业。
阿里通义千问的最新旗舰语言模型 Qwen3-Max 已正式上线 " 深度思考 " 模式,该模型参数量突破 1 万亿,预训练数据达到 36T tokens。作为 Qwen 系列的第三代模型,Qwen3 在多个维度实现了重大突破,不仅在代码生成、数学推理、语言理解等方面展现出顶尖能力,更通过全新架构实现了 " 思维模式 " 与 " 非思维模式 " 的无缝切换。阿里的大模型,已然形成了覆盖文本、代码、视觉、音视频的全方位 AI 模型生态。


在 AI 战略上,美团、阿里与百度展现出显著差异。
美团 AI 战略的核心优势在于将通用 AI 技术与本地生活垂直场景深度融合,形成 " 数据-模型-业务 " 的闭环飞轮。在 AI 应用上彻底摒弃通用对话场景,直接聚焦 " 本地生活 " 这一高频且刚需的垂直领域。用户只需一键提出诉求,AI 就能完成位置定位、门店筛选、商品推荐、订单生成的全流程,将原本需要六七步的操作压缩为一键完成。
相比之下,阿里与百度的 AI 布局广泛,形成了从底层算力、大模型研发到上层应用和开源生态的完整体系。两者在开源生态建设成果显著,但本地生活场景整合较弱,更多是将通用 AI 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缺乏美团在本地生活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
美团密集的模型发布背后,是为了实现 " 零售 + 科技 " 战略目标。
2024 年美团将 AI 提升至集团核心战略层面,构建了 "AI at Work、AI in Products、Building LLM" 三层架构。在餐饮领域,基于大模型的 " 袋鼠参谋 "" 智能掌柜 " 等工具已为商户提供经营分析与智能运营支持。在内部效率提升上,AI 编程、智能会议等工具已覆盖超 10 万名员工。
王兴的主动进攻策略背后是美团对行业危机的清醒认识。
根据美团 2025 年第二季度报告,该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98%,从上一年的 2.3 亿元降至 0.2 亿元,经营利润率也由 13.7% 骤降至 0.2%。这种情况下,AI 成为美团摆脱单纯价格战,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利器。
根据美团发布的财报,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研发开支同比增长 17.2%,达到 63 亿元人民币,其中 AI 关键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数十亿元。在盈利能力承压的背景下,AI 对于美团而言,已从可选项转变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