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汽车头条 25分钟前

多家车企提供购置税补贴权益,抢发 2026 车市内卷“第一枪”

新能源车即将征收购置税,2026 年车市第一战,已经提前打响了。

近日,多家车企相继宣布,将为 2026 年 1 月 1 日开始的新能源征收购置税兜底。其中,包括蔚来、理想等老牌新势力,也不乏奇瑞、长安、吉利这类的传统车企。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同样推出了购置税补贴,在情理之中,也令人意外。

提供购置税补贴,是车企针对 2026 年将要发生的既定事件进行回应,也可以看作是车企在 2026 年车市中打响的用户权益第一枪。直白地说,2026 年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从现在已经开始了。

购置税 " 权益 ",另一种内卷?

车圈反内卷效果显著,但抵挡不住车企要为用户 " 发福利 " 的心。

先粗略盘点一下各车企发布的政策,传统车企方面,奇瑞汽车为奇瑞、纵横、星途、捷途和 iCAR 五大品牌符合 2026 年减税技术要求的车型,制定了针对 2025 年 11 月 30 日前完成锁单的用户,可享受全额购置税差额补贴,单车最高 1.5 万元,通过尾款减免实现。

长安旗下深蓝品牌同样针对 2025 年 11 月 30 日前锁单的全系车型,非用户原因导致跨年交付的,可享受购置税差额补贴。

吉利旗下极氪品牌则是针对 2025 年 10 月 31 日前锁单的用户,因车企原因延迟交付的,补贴差额直接抵扣尾款。

新势力方面,蔚来汽车包含 ES8 等特定车型,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锁单的用户,若跨年交付可获得最高 1.5 万元补贴券。

理想汽车仅理想 i6 车型,2025 年 10 月 31 日前锁单的用户,若 2026 年交付可获尾款现金减免补贴。

鸿蒙智行智界品牌针对智界 R7 和智界 S7 两款车型,2025 年 11 月 3 日 24:00 前完成大定锁单,如非用户原因车辆未及时到店交付,导致开票和车辆交付实际发生在 2026 年,则用户可享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至高 15000 元。

最后再说小米,小米汽车针对 33 万元以内车型,2025 年 11 月 30 日前锁单的用户,若因跨年交付导致购置税优惠减少,最高补贴 1.5 万元。

车企兜底购置税补贴这件事,也像是催促用户不要犹豫赶紧下订的营销手段。目前来看,其中有可能产生购置税补贴的车企,蔚来将时间规划在 12 月 31 日前,就一定会有车主无法按时提车,从而产生多余的购置税,蔚来这波操作算是实打实为用户着想。小米同样如此,还剩很大一部分新车未交付的情况下,依然能推出购置税补贴计划,说明小米已经认花这笔补贴给用户的钱。对于小米汽车而言,或许能够留住更多尚未提车的老客户,以及吸收一部分新客户。

而其他车企,比如将大定时间规定在 10 月 31 日左右的,实际上很少会出现两个月都无法交付新车的情况。因此,这部分车企的购置税补贴更像是现阶段跟随热度拼凑出的用户权益,从而有更多筹码吸引用户下订。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车市内卷导致的每一次政策变动以及市场变化,都能催生出车企新颖的形态不一的应对措施。

兜底购置税补贴,对车企有何影响?

购置税补贴对车企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实际上,自三部委发布新能源购置税新规后,不少想要购买新能源产品的用户出现了购车焦虑。毕竟,购置税减免减出来的钱,即便是一辆几万块的纯电小车,省下的购置税钱至少够充两年的电费。

所以,车企推出购置税补贴,不仅是为了让自家的车卖得更好,同样也能帮助用户度过购置税缓冲期,合力保住新能源车市的基盘。不过,这种应对措施也像是一种另类内卷,至少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力和实力。对于本就有规模有实力的车企来说,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回馈用户,以用户为中心。但对于规模较小且有资金压力的车企来说,很有可能为自己带来新的财务压力。

首先,新能源恢复购置税并不是今年才板上钉钉的事,早在 2022 年就有了相应的规划。此前新能源产品处在试水阶段,购置税减免对用户来说算是一种回馈。而目前,中国新能源市场进程比计划提前了近 10 年,新能源产品和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且新能源渗透率多次超过 50%,而未来新能源渗透率只会更高,就需要从购置税这个最基本的层面进行油电平权。无论是车企还是用户,实际上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其次,对于车企来说,国家征收购置税并不是为了给车企创造 " 关爱用户 " 的条件。车企以此推出相应补贴,只是能够安抚一部分还不能接受买新能源需要交购置税这一事实的用户,同时车企还要付出一大部分的额外开支。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势力,比如蔚来而言,在需要盈利的重要时间节点,还需要拿出一大部分成本应对政策带来的冲击,可谓压力山大。

最后,征收购置税,实现油电平权,能有效整顿市场无序内卷的情况,也能有效平复市场中用户对于油电之争的口水战,展现车市祥和的一幕,更能促进车市良性发展和用户按需购车的结果。对于车市来说,利大于弊。

所以,对于部分销量稍弱的新势力来说,以补贴购置税来打响年尾和明年开年营销的第一枪,不一定是明智之举。

但对于已经具有规模,或者抗风险能力较强,比如奇瑞、长安深蓝、吉利等传统车企,以此方式回馈用户,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5 年行进到现在,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汽车行业的政策和措施,只为让汽车行业实现有序良性发展。对于新能源征收购置税,虽然会令一部分未赶上免征购置税窗口的用户感到遗憾,但确实能为车市整体带来积极的因素。所以,在兜底购置税补贴这件事上,车企或许没必要持续破头内卷,量力而行回馈用户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