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车质网 12小时前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新车商品性评价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基于海量的汽车产品测试样本及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 " 新车商品性评价 " 栏目。每月针对数款国内上市两年以内,行驶里程不超过 5000 公里的在售车型,通过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两大维度,由资深评测人员利用专业设备进行系统化的测试与评价,以全面展示和分析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整体商品性水平现况,为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提供客观真实的意见参考。

近年来,6 座 SUV 车型凭借 "2+2+2" 的座椅布局,完美平衡空间与舒适性,成为家庭用户升级首选,6 座 SUV 市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军者,特斯拉于近期推出 Model Y L,通过加长轴距、增加第三排、升级配置等一系列举措形成独特的竞争力,或将引发 6 座 SUV 市场新一轮变革。据车质网数据显示,截至发稿,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自上市以来尚未接到投诉,短期内口碑表现出色。那么,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能否延续现有的口碑表现?是否会出现一些普通消费者难以发现的新问题?本期 " 新车商品性评价 " 将为您拨开迷雾,通过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两大维度,还原一个真实的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一、客观数据

本项目主要通过对新车在基本参数、车身工艺、漆膜水平、车内空气质量、振动与噪声、驻车雷达以及灯光 / 视野等 13 个项目的实地测试,以客观数据的形式全方位直观展现新车在商品性方面的表现。

在车身工艺测试环节,整车共选取 10 个关键部位,每个关键部位都会选取 3 个关键点进行测量,以评价各关键部位缝隙的均匀程度。从测试结果来看,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全车绝大多数部位的缝隙均值控制在 4mm 以内,仅两侧后翼子板与后备厢连接处缝隙均值较高,整车工艺水平基本令人满意。

在漆膜水平测试环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的车顶采用非金属材质打造,因此未测得有效数据。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发现,整车漆膜平均厚度约为 69.5 μ m,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下游水平。从各关键部位的测试数据来看,除前后翼子板的数值较为正常外,其余部位的漆膜厚度明显偏低,整车漆膜厚度和喷涂均匀性均有待提升。

在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环节,将车辆放置在车辆较少的内部地面停车场中,实测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的车内甲醛含量为 0.01mg/m3,符合 2012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的,由原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630-2011)中的相关标准。

在静态噪声测试环节,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在启动状态下车内实测噪声值为 31.2dB,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中上游水平。

在空调噪声测试环节,先将测试仪器置于距空调出风口大约 10cm 的位置,然后将空调风量由小到大依次调高,并测量在不同档位下驾驶员位置的噪声值。经实测,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的空调调节共分 10 档,开启最高档时测得噪声值为 75.1dB,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下游水平。

在静态车内振动测试环节,启动后静止和负载两种状态下,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方向盘位置的振动数值始终为 0,三排座椅的振动数值均为 0.1mm/s 且保持不变,实际体感轻微。

此外,我们还针对驻车雷达、灯光 / 视野、操控系统、轮胎、天窗、座椅、后备厢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主驾驶座椅调节行程处于同级别中上游水平,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者。评测车配备马牌 EcoContact 7 系列轮胎,采用低滚阻胎体设计,不仅可以优化续航表现,还能显著提升湿地抓地力和操控性,轮胎规格为前 255/45 R19、后 275/45 R19。相对而言,前后驻车辅助系统最近端提示距离与同级别车型测试均值差距较大,另外两侧外后视镜视野范围角度未达到同级别车型测试均值,均有待优化。

二、主观感受

本项目由多位评审员针对新车静态和动态方面的实际表现来进行主观评价。其中,静态方面包括外部、内部、空间和人机交互四大部分;动态方面包括加速、制动、转向、底盘悬架和安全五大部分。最终,综合参考各位评审员的主观评价意见给出总得分,从主观感受的角度反映新车在商品性方面的实际表现。

在外部感受评价中,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延续了家族设计风格,封闭式前脸强化纯电 SUV 定位,贯穿式日行灯与分体式大灯的组合彰显科技感。侧面比例更加修长,通过 C 柱后移和溜背线条重新设计,避免了传统加长车型的臃肿感。无框车门配合双层隔音玻璃,兼顾设计美感与隔音性。不足之处在于,外后视镜依旧需要通过中控屏和方向盘滚轮调节,便利性一般。

在内部感受评价中,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依旧采用极简的设计,中控屏尺寸增大到 16 英寸,分辨率也有所提升,视觉效果更加出色。值得肯定的是,方向盘保留了转向灯拨杆,相比此前 Model 3 上的转向信号按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此外,手机无线充电板性能也得到升级,最高支持同时 50W 和 30W 快充,并新增风冷散热装置。略显遗憾的是,手机无线充电板无法关闭,另外第三排充电接口位于座椅下方,使用起来有些麻烦。

乘坐空间方面,前排和第二排拥有充裕的头部和腿部空间,相比之下,第三排腿部空间略显局促。第二排座椅配备电动升降扶手,方便第三排乘员进出。储物空间方面,中控台下方和中央扶手箱内部容积均十分可观,前后门板储物格也能容纳不少的物品。需要吐槽的是,第二排杯架位置较为隐蔽,并且未配备限位装置。

16 英寸中控屏搭载第三代 AMD Ryzen 车规级处理器,车机系统支持 QQ 音乐、喜马拉雅等本土化应用,应用切换基本不存在卡顿情况,运行流畅度令人满意。语音系统支持固定指令唤醒,并可进行多轮对话,可操作空调、车窗等功能。

评测车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具备 4.5 秒破百的加速能力。加速踏板调校细腻,动力响应直接且线性,带来 " 人车合一 " 的驾驶感受。运动模式下动力输出更加迅猛,推背感尤为明显。

制动踏板行程适中,脚感偏硬,全力制动时车身姿态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多余的晃动。前轮采用四活塞制动卡钳,搭配通风盘式制动器,制动性能出色,带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转向系统在运动与舒适间找到了平衡点,电子助力调校适中,车头指向灵敏,延续了特斯拉 " 指哪打哪 " 的操控风格。尽管轴距加长,但实际驾驶中感知不明显,车身灵活性不错。

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架与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并配备 CDC 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相比普通版 Model Y,悬架调校更有韧性,处理坑洼路面更从容,通过减速带时冲击感明显减弱。此外,新增的 " 后排舒适模式 " 可以联动电机输出与悬架阻尼,进一步降低后排颠簸感。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依旧采用纯视觉方案,在高算力芯片加持下,可实现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巡航系统可精准控制车速和跟车距离,提供多档可调,最近档位与前车间距较大,容易被其他社会车辆加塞。

总结:

综合以上各项测试结果得出结论,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在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整体表现未达到专家评审团预期。在客观数据层面,车身工艺表现基本令人满意,不过漆膜厚度和喷涂均匀性依然存在提升空间。在主观感受层面,三排座椅布局提供更便捷的出行体验,车机系统在交互流畅性和功能丰富度方面提升明显,操控则依旧传承了特斯拉品牌灵活稳定的优势。相对而言,第三排充电接口位置不合理,以及外后视镜调节便利性较差等问题还有待优化。综合来看,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L 的商品性表现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下游水平。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