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的一天,老王(化名)忽然发现,自己跑不动了。这个在新疆当过五年兵、坚持晨跑三十多年的硬汉,第一次被 " 累 " 这个字困住。脚腕像灌了铅,走路都变得困难。
走了五年 " 冤枉路 "、辗转七家医院、看过二十多个医生……这串数字串联起的不仅是老王个人的漫漫求医路,也是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这类罕见患者群体面临的共同困境。
今天,是" 国际淀粉样变性日 ",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能让更多人认识淀粉样变性,也盼着那些仍在求医迷雾中辗转、苦苦寻找答案的患者,能早日被发现,迎来早期治疗的希望曙光。



一组看似毫无关联的症状,却在岁月里逐渐织成困住生命的网……

当老王和何叔终于靠近确诊的真相,一个疾病名字浮出水面——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是一种系统性、进展性、最终导致死亡的罕见病,它由异常蛋白沉积引起,这些沉积如同无声的 " 淀粉 ",侵蚀心脏与神经,患者也由此被称为" 淀粉人 "。

淀粉样变性主要分为两类,对应着老王和何叔的病症:一类是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另一类是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

这场漫长的诊断延迟,不仅让病情错失早期可控的黄金窗口,更在无形中一点点压缩着生命。" 治病如救火,越早诊断越好,但我们很多病人都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袁云教授惋惜地说。

确诊并非痛苦的终点,而是与疾病漫长拉锯的开始。

对所有淀粉样变性患者而言,疾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痛苦,更是对生活尊严的侵蚀。老王后来的主治医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孟令超坦言:" 老王的周围神经症状还是比较明显。所以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创新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神经症状,重新拾回有质量的正常生活。"

" 在有生之年,去一趟我当兵的地方,去一趟西藏。如果能治愈,手的症状能改善,能走路,不再腹泻,我必须去。" 老王的心愿朴素却滚烫;何叔则期盼 " 能活得更长久一点,也希望和我有一样病的人不要灰心丧气 "。
正有更多目光投向这群特殊的罕见病人群。蔻德罕见病中心创始人黄如方表示:" 期待社会能给予淀粉样变性更多关注,让更好的治疗药物早日惠及中国患者。"
面对患者的困境,袁云教授呼吁:" 我们也要持续探索如何让更多患者在基层医院也能得以被早期识别,尽快接受治疗。"
陈艺莉教授也充满乐观:" 期待会有越来越多新药被推向市场,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让更多人受益。"
我们期待更多 " 淀粉人 " 能早日迎来生命中的那句 " 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们等待的,不止于 " 终于找到你 " 的确诊答案,更是是神经症状的改善后,能稳稳握住亲人的手,能独立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是每个 " 淀粉人 " 最深切的期盼,更是我们对生命应有的承诺与呼吁。
科普小贴士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手脚麻木、肿胀、心衰、长期腹泻或便秘等,请务必尽早到神经内科或心内科就诊,咨询排查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的可能。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Adams D, et al. J Neurol. 2021; 268 ( 6 ) :2109-2122;
2 Rozenbaum MH, et al. Cardiol Ther. 2021; 10:141-159
3 Hawkins PN, et al. Ann Med. 2015; 47 ( 8 ) :625-638;
* 仅作疾病科普参考,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不可替代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编 辑丨单镜宇
审 校丨孟夏
来 源丨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