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娱价值官,作者 | 星野,编辑 | 美圻
小米下场做短剧,苹果考虑收购华纳兄弟,鸿蒙 6.0 正式上线……近段时间这三条新闻虽然看似没有关联,背后却隐藏着系统厂商 " 封闭掌控 " 与 " 开放赋能 " 的路线之争。虽然苹果至今仍然野心勃勃,但经过 18 年耕耘市场份额仍然不及 Netflix 的十分之一。国内厂商看到了短剧时代带来的机会,也在积极投身构建内容生态,希望将流量入口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比于直接杀入内容领域,我们更应看到系统厂商与内容平台携手合作所带来的巨大可能性,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用户体验日益 " 碎片化 " 的背景下,系统厂商更应该搭建好平台内容走近用户、融入全生活场景的桥梁,由此释放的商业潜能远比靠免费短剧引流更为可观。
苹果、小米向左,鸿蒙向右?
近日,小米亲自下场做短剧的消息引发行业热议。小米在旗下应用商城正式上线独立短剧 APP" 围观短剧 ",以 " 无广告海量短剧免费看 " 为差异化卖点。在文娱价值官看来,这意味着小米向打造自己的内容生态又迈进了一步,通过自建内容平台,将用户留在 " 围墙花园 " 之内。

提到 Apple TV,我们注意到苹果近段时间以来接二连三的动作—— Apple TV+ 更名为 Apple TV,赋予其 " 充满活力的新形象 ";以 7.5 亿美元获得美国 F1 赛事的独家转播权;评估收购华纳兄弟的可行性,通过纳入其影视版权库强化竞争力——无不说明它正加大力度进军流媒体领域。
相比索尼、苹果等公司大张旗鼓进入娱乐内容领域,此前国内的手机、硬件厂商一直未有涉足,小米入局短剧或许将会改变现状。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苹果、小米,刚刚发布的 Harmony OS 6.0 依然专注于做系统级应用入口的角色,而非自己下场做内容。毕竟,作为一个后起的操作系统,Harmony OS 6.0 刚刚迈过从 " 可用 " 到 " 好用 " 的门槛,通过创新体验与 AI 赋能,吸引更多应用批量入驻,形成与其他系统的差异化体验才当务之急。
仅就文娱行业而言,近两年来,Harmony OS 在影音娱乐领域一直在悄然发力。通过系统级的深度整合,鸿蒙为影音娱乐应用创造了更加开放的内容分发环境。打破应用和设备之间的壁垒,让内容能够跨越应用的边界,在更广阔的场景中流动。当娱乐内容走出一座座 " 孤岛 ",更加自然地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场景变化进行智能推荐,无疑带来了更大的增长可能性。

系统级 AI 激活沉淀内容,娱乐应用能打破 " 天花板 " 吗?
伴随移动互联网高速增长的 " 红利期 " 消退," 低垂的果实 " 被悉数摘完,在线视频、短视频、在线音乐等娱乐应用正纷纷撞上 " 隐形天花板 "。QuestMobile 发布《2025 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显示,除优酷、哔哩哔哩之外,其他在线视频 app 的日活用户规模都出现了停滞。不仅如此,截至今年一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月活跃用户数已连续 14 个季度同比下降。

尽管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但是此次娱乐内容与 AI 工具的联动,依然局限在腾讯自家的生态之内,覆盖范围毕竟有限。对于影音娱乐应用而言,可能更需要从系统级层面引入源源不断的 " 活水 "。
在今年 6 月的 HDC2025 上,鸿蒙智能体框架正式亮相,让系统级 AI" 小艺 " 能更深度地理解用户意图,并与影音应用协同工作。用户不仅可以对 " 小艺 " 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例如直接说一句电影台词或模糊的情节(如 " 李白骑着白鹤飞上天 "),还能借助 "AI 影视全能搜 ",在海量片库中精准定位并直接跳转到相关片段,实现 " 所说即所得 "。


今年 2 月,Netflix 首次释放出与苹果和解的信号,开始允许部分用户将账户绑定到 Apple TV 应用,提供 " 一站式 " 观看体验。这意味着用户增长乏力的 Netflix 希望借助于苹果生态来 " 破局 ",只不过苹果在流媒体领域持续进击,使得两家平台之间很难真正握手言和。相比之下,国内内容平台与系统厂商之间的深入合作,未来或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多端体验告别 " 碎片化 ",才能开启全场景流量入口
2022 年左右,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曾经掀起过一轮 " 上车潮 " ——争相与汽车厂商合作,让视频内容与车内娱乐系统相结合,通过扩展使用场景带来用户增长。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车内空间也并未成为新流量入口,为长视频平台带去第二条增长曲线。
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终端、系统互为 " 孤岛 " 的割裂式体验,无法适应用户日益碎片化的消费场景。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早上出门上班时耳机里放着元气满满的音乐,坐进汽车里却需要关掉手机播放器,在汽车屏幕上重新找到这首歌。听着播客下班回家,到了家里却要重新连接智能音箱,不得不打断播放进度……如此 " 磕磕绊绊 " 的终端切换体验,无疑会一次次打扰用户。
相比之下,鸿蒙生态打破了设备间的壁垒,实现了从手机、平板到电视、车载等多端协同的智能互联。当你在通勤路上用手机观看华为视频的剧集,回到家靠近智慧屏时,系统会主动在屏幕上弹出续播提示,点击后即可从刚才的进度在大屏上继续观看,播放进度、音画设置甚至弹幕都完整同步。
此前这项能力仅仅体现在华为视频、华为音乐等系统应用身上,随着爱奇艺等平台加入鸿蒙智行生态,更多应用都可以通过 "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 的技术能力,轻松应对 " 系统碎片化 " 的开发挑战,为用户提供无缝切换、自由流转的体验,真正 " 解锁 " 全场景娱乐体验蕴藏的增长潜力。
不仅如此,鸿蒙生态的软硬深度协同,还将赋予影音娱乐娱乐应用在不同终端更加本地化、高品质的用户体验。以在 HarmonyOS 6 全新亮相的 QQ 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为例。传统音乐应用的音质优化大多依赖云端服务器处理,再将处理后的音频文件传输到设备端。这种方式不仅消耗流量,还会因网络波动导致卡顿。鸿蒙的方案是将计算任务下沉到设备端的 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避免了网络传输带来的延迟和音质损耗。
未来的文娱生态较量将不再是简单的流量或内容之争,而是升级为全场景智能协同能力的比拼。谁能为用户提供更无缝、更智能、更懂所需的内容消费体验,谁就能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在这场新的战役中,娱乐应用与系统厂商也将结成更紧密的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