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亿元资金到位,92 年哈工大博士冷晓琨创立的乐聚机器人正在吹响 IPO 号角。
10 月 22 日,乐聚机器人官宣完成近 15 亿元 Pre-IPO 轮融资。本轮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拓普集团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

今年 9 月,乐聚机器人完成市场主体类型变更,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名称也更改为 " 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变化标志着公司已完成股改,IPO 计划正在积极
推进中。

对于创始人冷晓琨来说,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近十年创业征程迎来了丰收时节。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乐聚机器人已从深圳一家初创公司成长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领跑者。
2016 年,冷晓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团队的几个师兄弟 " 南下 " 深圳,共同创立了乐聚机器人。
创始人冷晓琨从小就对机器人着迷,儿时的他总爱将家里的机器拆解成零件,仔细研究内部构造。这份热爱引导他被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机器人比赛奖项。
十年前的人形机器人赛还是一个 " 冷门 " 赛道,社会认可度低。当被深圳特区报记者问及为何选择这条赛道时,冷晓琨表示,选择这条赛道并非 " 孤注一掷 ",一是团队成员已积累扎实技术基础;二是看准了人形机器人将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终极形态。乐聚机器人成立初期,选择了 " 小步快跑 " 的策略,先从 30~70 厘米的小型机器人做起。


在智能机器人场景运用方面,今年 2 月 " 夸父 " 人形机器人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中完成极寒环境互动表演," 夸父 " 人形机器人戴着红色的毛线帽与火炬手互动,颇有宇树机器人在春晚表演 " 杂耍 " 的喜感。

在红旗工厂总装车间,乐聚机器人展现了全方位的实用效能。它们能够承担物流拣选与搬运任务,快速准确地识别并拣选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和物料。在复杂的汽车总装任务中,多台 " 夸父 " 人形机器人能够自主长时间稳定作业。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拣选的效率和准确性,也能轻松搬运重物,有效减轻工人的体力负担。
公开资料显示,这不是乐聚机器人第一次进厂 " 打工 ",此前已在江苏亨通工厂、蔚来汽车 " 打工 "。这些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是乐聚机器人迈向商业化成功的第一步。


从这次 IPO 融资可以看到,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正以每年超过 20%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数百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指出,人形机器人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它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两大产业的交叉点,必定会连带出许多新的需求,创造出有价值的产业链和巨大的生态链。
然而,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将问题总结为 " 一高五难 ",即硬件门槛高、软件算法难、软硬解耦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安全应用难。
同时,专家指出降低成本是实现大规模商用的关键突破口,是抢占市场的最有力措施。乐聚机器人能否做到呢?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