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闹剧始于一次平和的咨询。22 岁的顾客在极氪门店坦言:" 小米 YU7 的情绪价值太懂年轻人,再老 5 岁我肯定选极氪 001"。没想到这番 " 彩虹屁 + 真心话 ",竟触发极氪销售的 " 攻击性技能 "。


面对舆论海啸,极氪苏鲁战区总经理王坤当晚 9 点 30 分紧急联系顾客致歉,并甩出 " 硬核罚单 " 通报处理结果。
根据极氪官方公布的处理决定,涉事销售于某某、侯某某因 " 言语不当造成严重顾客体验问题 ",依据《零售业务合规管理办法》被扣除 12 分合规分,被判定为三级违规违纪,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得再录用。浦珠北路店长扣 3 分合规分,南京城市经理扣 2 分,两人绩效打折且取消升职资格,王坤本人也自请处分。这套 " 连坐法 " 虽获顾客谅解,但网友调侃:" 早管销售的嘴,何至于动刀割肉?"

这场闹剧实则是行业内卷的缩影。2024 年 227 款车型扎堆降价,部分库存宝马 i7 降价超 50 万的清库战还没歇脚,2025 年车企又卷起 " 抢客肉搏 ",小米 YU7 开售 18 小时锁单 24 万,极氪、蔚来立马推出 " 补定金抢人 " 战术。
更荒诞的是,内卷逼得车企 " 自相残杀 ":极氪 001 一年三改款,老车主遭贬值 " 背刺 ";比亚迪秦 L 上市半年就推智驾版,车主损失数万元。
汽车行业分析师丛杰直言:" 部分车企过度强调短期销量,忽视职业操守培养,导致销售为冲业绩不择手段。"
对此,国家已出手整治乱象,2025 年 6 月初,工信部公开支持中汽协倡议,明确加大 " 内卷式 " 竞争整治力度。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