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15小时前

【网观西安】西安凭什么出圈海外,做对了什么?

都知道西安在国内新媒体平台上很能 " 打 ",文旅人气屡屡一马当先,不成想,如今关乎西安的视频、照片已经爆火海外。

参考智库与世研指数日前联合发布 " 中国城市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力指数 ",西安赫然与北京、南京共列前三。

本指数以 138 个中国城市为监测目标,数据覆盖 5 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如脸书、X 平台、照片墙、优兔和 TikTok,评价体系还是相当全面的。

对于 " 西引力 " 来说,这是一个重大收获。

因为西安发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仅仅依靠世界四大古都的历史背书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新西安站上世界舞台。

开拓海外新媒体平台上的 " 西引力 ",是很重要的一步棋。

西安的坐标系是全球。

这决定了西安,要往外走。

早在 2009 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将西安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其主要着眼点,便是西安作为中国古都的历史地位、西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及作为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的战略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其时代背景,正是自 2001 年以来,上合组织及中国中亚深化合作,并于 2005 年在西安举行 " 首届欧亚经济论坛 "。

西安成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 图源:西安发布

几组数据可以成为西安国际化的注脚。

2013 年自西安开行的 " 长安号 " 中欧班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连续 7 年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吸引落地国际物流和贸易企业超过 3800 家,已成为国家推进 " 一带一路 " 建设的重要支撑。

同时,西安建成全国最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每年开行最高可达一万列。

空港方面,西安累计恢复及新开过机客运航线 60 条,是中亚通航点最多的国内枢纽城市,同时开通货运航线 52 条,位居全国前列。今年刚投运的 T5 航站楼,也是北京大兴机场后,全球第二个采用 " 双层出发、双层到达 " 设计的机场,这为西安机场进一步增量,留下广阔空间。

开放空港 图源: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商业方面,西安集结了内地最大太古里、西部首个荟聚项目、国内首座现象级万象城、全国第二家 SKP 等一众 " 超级巨星 "。诸多商业巨头对西安的青睐,正是对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远景的用脚投票。

基于诸多指标,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全球城市排名中,西安位列百强,是除了北京、天津之外,入选的中国北方第三城。

信息大爆炸,好酒也怕巷子深。既然决定了方向,就要把城门开得更大。

怎么走出去?得从用户角度出发。

中国城市何以吸引外国友人?绝不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而是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中国文化。而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恰是 " 最中国 " 的城市之一。

那是 2021 年,一个名为 "IN XI ’ AN" 的海外账号横空而出。

这个账号最初设定,就是西安对外的一扇窗,要匹配 " 打造彰显中华人文的世界人文之都 " 的城市定位,向全球网友展现西安形象。

"IN XI ’ AN" 海外账号对外传播 图源:西安发布

它的头像,是一个兵马俑形象——阿俑。

为什么选择这个形象?因为在海外,兵马俑是最知名的中国景点之一。同时,兵马俑作为人物形象,其发饰、穿着、表情、姿势背后都包含了历史、文化、政治、自然环境等系列元素,意蕴丰富,可塑性又高。

于是,这样一个亲切可爱的阿俑,便穿行于不同名称、不同类型的路名中,向全球网友介绍普通街巷背后的城市文化,带领大家进行沉浸式历史文化之旅。

迄今,IN XI ’ AN 账号粉丝总数已破 310 万,覆盖全球百余国家和地区。

"IN XI ’ AN" 海外账号对外传播 图源:西安发布

去年 10 月,西安再进一步,搭建西安国际传播中心,分别借力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打造图文基地、西安广播电视台打造影视基地,同时与西北大学共建西安-中亚区域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共建西安国际传播中心翻译实训基地。

可以说,是坚定专业主义路线,托起了西安海外传播的高起点。

先声夺人之外,西安城市 "IP 出海 " 更有创意与策略的多管齐下。

首先,好传播需要好故事。

譬如今年 8 月,西安以海外华人街为纽带,在优兔账号以 "One Light,One Journey —— from Xi ’ an to the World"(" 一盏灯火,一段旅程 " ——从西安到世界)为主题,联动伦敦、米兰、旧金山三大唐人街与西安永兴坊、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本地地标,打造跨地域、跨文化的活动视频。其中用美食、街巷等具象元素与文化串联出的跨城叙事,引发了超 3.6 万次浏览。而西安脸书账号等,分别与三大唐人街联动发布内容,相关视频浏览量均破两万。

对于海外朋友来说,最熟悉的中国元素莫过于唐人街。唐人街由此成为链接中外情谊的最贴近场景,也便通过唐人街这样的桥梁,迅速让海外受众触及西安。

西安优兔、脸书、X 平台、照片墙账号相关网帖截图

第二,多点开花春满园。

除了西安海外平台矩阵的 " 主阵地 ",还要有民间传播的 " 广域网 "。也是去年开始,西安启动 " 繁星计划 ",并招募海外网红达人、外向型企业,成为 " 繁星合伙人 ",目标是培育孵化 80-100 个 " 繁星合伙人 " 成为西安海外推介官。一年来,已纳入 70 位涵盖非遗、摄影、文化领域的达人和机构账号。

诸如《留学生看黄河》系列视频播放量超过 500 万, T5 航站楼报道、《火箭与西安城墙完美同框》《大雁塔 " 金光穿孔 "》等爆款内容,都是 " 繁星计划 " 的结晶,让外国网友看见更多彩、更生动的西安。

大雁塔 " 金光穿孔 " 画面 权伟摄

第三,人情温度是核心。

文化传播的目的不是 " 秀 ",而是建立 " 吸引 "。

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织,最初的融合点正是双方的共性——人同此心。无论是 IN XI ’ AN 账号上热气腾腾的夜市炒面,还是意大利游客卢卡被西安热心老人带路,外国博主发布的点赞西安治安与生态环境,传递的都是人间烟火的小确幸,它能让人从心底对这座城市心向往之。

位列海外传播力三甲,固然令人欣喜,更对西安城市提出更高的期许:如何将跨文化叙述变为常态,如何打造更具魅力的城市风貌,让更多天南地北的人们想来西安、爱上西安,成为西安的 " 自来水 "。期望,今天的推流,成就明日的汪洋。

来源 / 网观西安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