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钱雨朦
编辑 | 安菲尔德
题图 | 《请输入搜索词:WWW》
" 弟弟夸我的车上好香啊!00 后男友香腌入味 "" 给未来婆婆送礼以为要上千元,实际只花了 200 多元 ""40 岁上海女生,周末极简美妆盘点 " ……诸如此类标题,在小红书上频繁涌现。
当你看到这些笔记标题配上精美的封面图时,会不会忍不住点进去,一探究竟?
当你按捺不住点进去,很快会发现笔记里没有 00 后帅哥的脸,只有一款从没听过的车载香薰的种草帖。你还没来得及退出去,不经意滑到笔记下方的评论区,却又被吸引了注意力—— " 好特别 "" 那不得直接拿下 "" 很出片 " ……随着你产生 " 是不是真的还不错 " 的想法,下一秒,你就留下了一句评论:" 姐妹,哪里买?"
很快,互联网姐妹发来了私信,你得到了 " 去桃子(淘宝)某店铺 " 的指引,继而下单。
这个场景,也许是不少北上广白领上班时的摸鱼片段。而这种引流方式,大多被一群坐标在河南郑州的小红书编辑拿捏——他们有 10 万人,每人每天写五六篇笔记,也在评论区批量写评论,目的是售卖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是白牌,无须向平台报备。平台控诉他们搞虚假营销、扰乱社区内容生态,他们则靠 " 蚂蚁雄兵 " 和算法玩游戏,获取 " 免费流量 "。
在业内,这群从业者被称为 " 郑州帮 "。而在 " 郑州帮 " 被媒体报道后,不少消费者才惊觉,当初促使自己 " 不知不觉地下单 " 的,竟然都是被精心创作出来的 " 木马笔记 "。
尽管争议很多,但 " 郑州帮 " 还是火了。在郑州,万牛会等以这套打法出名的电商运营公司被更多来自北上广的老板 " 看上 ",商机络绎不绝。也是在小红书上,河南的大批年轻毕业生在追问:" 在哪里可以应聘这份工作?"
围绕 " 郑州帮 " 的讨论不仅停留在商业领域。那些引人点击的爆款笔记,凝结了某种 " 邪修 " 的民间智慧,直击被手机和算法支配的都市人的 " 弱点 "。这场围绕人、资本、平台和算法的博弈游戏,到底会走向何方?
去年上半年,赵照的办公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公司开户银行的行长。对方上来就质问:" 你们是不是在搞诈骗?公司账上一天进账 20 万元,怎么每笔都只有几十元?"
赵照的公司,成立已近 20 年。自传媒类大学毕业后,赵照曾先后在北京和郑州的报刊、电视台等单位工作。但她不喜欢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主动放弃编制,选择了创业,此后从传统广告行业一路做到商业运营和新媒体领域。
被银行行长盯上的 " 账 ",正是赵照的公司在小红书上运营的成果——为景区客户卖冰箱贴、发箍、贴纸等文创产品," 全都是真实合法的交易 "。
赵照向《新周刊》记者展示最近的成绩:一款 49 块钱的博物馆文创干发帽,一个月的出货量有 4900 多单。" 合作预算非常有限,客户都不明白为什么这款产品会卖爆。这就是‘郑州帮’打法的厉害之处。"
事实上,只要游客在小红书上搜索这家博物馆的关键词,大概率会刷到赵照的公司 " 安排 " 的上千条笔记:大学生在学生宿舍拿干发帽,配文 " 我是学校最特别的崽 ";素颜美女对镜自拍,配文 " 可爱实用的文创,卷起来 ";等等。
这背后的运营有条不紊:信息员负责分析小红书热榜、抓话题关键词;编辑负责批量搬运、改写、做图,整合成若干篇笔记,通过不同地区和用户的手机发布;手握河南几千名素人资源的账号发布员,则会把上述 " 裸稿 " 发布给这些兼职者,由大家领活、改写、发布。
而在赵照的公司,一个成熟的新媒体运营人员能完成上述几乎全部的工作。
到底什么内容会被算法推荐给无数人,然后促使他们下单?传说中的 " 郑州帮 " 培训课件,有着全部的流量密码。
比如,爆款笔记的重中之重——标题,主打 " 数字 + 利益点 "" 痛点 + 解决方案 "" 悬念 + 反差 "。" 月薪 3000 元也能买到的奢侈品 ""28 天瘦了 10 斤 " ……不不不,这当然不够。要利用 " 黄金三秒 " 原则,用 " 我 " 来体验,强调场景,直击痛点,比如 " 和我一样头发油油的人在哪里 ",瞬间抓住人的注意力。
此外," 郑州帮 " 也非常强调话题的选择。课件上写着大大的 "5W+1H"(When、Where、Who、What、Why、How),也就是专业的新闻六要素。
具体而言,一篇完美的小红书推广笔记,需要有时效(如秋季)、场景(如户外)、主体(如打工人)、品类(如防晒霜)、功效(如防晒)和行为(如厚涂)等元素。哪怕一篇笔记中只有两三个元素,也可能会有 " 新闻价值 ",能被算法和用户喜欢。
至于照片," 郑州帮 " 的要求简练直接:好看、高清和真实。在 " 真实 " 这个词语旁边,有一个贴心的备注——像人拍的。
" 郑州帮 " 的培训课件里,诸如此类详细且专业的 " 方法论 " 还有很多,培训内容会随着小红书热点内容和平台政策的变化而升级。
一个年轻单身的小伙,都可以写上百篇的母婴备孕相关内容;几个河南中年男人带起来的 " 郑州帮 ",就能吸引一线城市高知女性的注意力。答案全都在这份培训课件里,它就是一种日积月累的 " 行活 "。
在详实的培训内容之外,一群自称 " 数据女工 " 的人,构成了 " 郑州帮 " 打法的另一个关键点:人海战术。
在郑州,小红书编辑或运营人员的招聘要求很宽泛,对这个工作生态的描述,流传最广的形容是 " 线上‘富士康’,电子流水线,保证几百人写的笔记都能过 60 分 "。
在赵照看来,不是说 " 郑州帮 " 用 60 分的人,做 60 分的内容,而是在河南这个人口大省,高考难度大,一个普通大专生的高考分数,都可能比其他一些省份的本科生高。" 哪怕对方(原本)是学汽车维修的,是个新媒体小白,在面试时也能轻松写出一两百字的小作文。因为语文功底在那里。入行成为一名小红书运营并不难,难的是做(到)资深,有敏锐、及时的判断力。"
琪月今年刚毕业,到赵照的公司上班才三个月,负责穿戴甲产品的小红书运营工作。记者到访当天上午,她正安静地坐在赵照办公室正对面的工位上,在写即将上线的穿戴甲账号的策划案。到了下午,她把包含 10 条笔记内容和三个对标账号的细节分析的文档,递到了赵照面前。
笔记内容五花八门,将穿戴甲和秋天、美拉德色系、新中式、" 暗黑风 " 等关键词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搭配了公司摄影师精心拍摄的真实场景图。
赵照觉得很满意,只做了 " 风险把控 ":" ‘美到窒息’,‘窒息’可能会被限流,去确认一下平台限流词的词库。" 赵照会给琪月配手机,让她去做内容发布和评论维护,也会同步推荐素人资源给琪月。她叮嘱琪月:" 记得关 IP,不要用无线网络,切换到流量模式。"
和穿戴甲产品面向的精致白领不同,琪月不怎么化妆,不做美甲,穿着休闲,但她并不觉得 " 割裂 "。作为把小红书当 " 生活百科 " 用的 00 后,琪月太了解这些生活美学、热门词语和互联网梗。
大学修哲学和网络新闻学的 Sally,在 10 年前是某门户网站的生活资讯类编辑,今天是一名新媒体主管。Sally 说:" 门户网站大量搜集资讯,改写、发布后算 KPI,这和小红书批量生产笔记后算 ROI,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老编辑的毒辣之处在于,她一看就知道,什么产品应该配什么关键词和目标用户,她的脑袋中有一个巨大的匹配系统。
Sally 谈起去年做过的一个项目:" 某款黑咖啡售价 69.3 元三盒,每盒 20 条,还送一个网红冰川杯。我找了 30 个大学生接单推广,笔记需求只有几个关键词——‘便宜’‘大学生’‘不用运动’‘减肥’。这款产品后来卖得很好。"
Sally 有一个专门的小号,用于物色素人资源。" 一般人刷小红书是为了吃喝玩乐,我是为了看哪些人适合哪种产品或客户。合适的话,我会先和对方交换联系方式,等以后有产品要推广时,随时能找到人。"
至于选人标准,Sally 觉得,首要是颜值," 俗一点说,就是身材要好 "。其他的标准,要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记者试图让 Sally 总结出那些爆款笔记的共通点,她回答:" 情感点也好,功能点也罢,对看到(笔记)的人得有用。"
大批量的种草笔记养活了 " 郑州帮 ",也带来了 " 破坏社区生态 " 的争议。在平台的多轮治理中," 郑州帮 " 一度成为众矢之的。
但当各大平台对品牌商家建立起 " 报备—审核—投流 " 的商业机制,平台在 " 不辜负用户信任 " 的正义说辞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利益考量。
在赵照看来," 郑州帮 " 主推的白牌,只是花不起大量费用去投流或造品牌。她合作过的商家,都是手续齐全的正规军。河南很多遭遇货物积压困境的小老板从 " 郑州帮 " 那里找到了一线生机。杭州的一位电商从业者告诉《新周刊》,不能太指望平台帮白牌走出困境," 商业化的地方,都是用钱堆积出来的 "。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茜长期关注国内外互联网平台,从事批评算法研究。她也是从新闻中知道 " 郑州帮 " 的存在。但正如过去大家讨论 SEO(搜索引擎优化)、研究哪些关键词会被网站捕捉那样,王茜对 " 郑州帮 " 的很多玩法并不陌生。
" 归根结底就是‘怎样让算法为我所用’,这种现象现在太普遍了。从大家发飞机票降价的笔记来对抗算法‘杀熟’,到粉丝为了提高偶像的声量而刷各种话题,再到机构媒体的运营人员想办法让报道上热搜,在算法黑箱面前,网络社区就成了一个‘角力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些都是群众的智慧和策略。" 王茜说。
在王茜眼中," 郑州帮 " 极其有感染力的笔记,会让人陷入某种被设定好的 " 意见气候 " 之中,产生 " 大家都在用并且都说好 " 的感觉。" 情绪是最容易传播的,就像短剧的流行,‘避雷’‘闭眼入’等生动的词语会不自觉地吸引人。"
就连王茜自己的生活也会被平台算法影响。找不到文献的时候,她发一篇小红书笔记,就会有热心的网友给她发资源;身边的学术圈子里的人,也会把 " 打卡顶刊 " 这样的网络用语挂在嘴边;在和自己孩子的相处中,她也发现了电子媒介对下一代注意力的侵占,长时间的阅读成为一种奢侈," 你会忍不住想要拍下来,和别人分享 "。
在高校当老师多年,王茜意识到,很多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梦想已经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在晒生活、当博主,想要获得流量与关注度。
小红书博主是什么样子的?琪月想象过,可能是养一只猫,有一间可以己布置的房子——就像她写的很多笔记里描述的那样。但目前,她还在试用期,拿 3500 元左右的基础工资,每月要花 1000 元租房,每天骑车上班。
父母觉得琪月应该像她的大多数同学那样考公或考研,但她暂时没有这个想法。早在毕业前,已经找到工作的朋友也反复告诉她,要认清现实。她告诫自己:" 我不能陷入互联网虚幻的泡泡当中。"
赵照告诉记者,3500 元是郑州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底薪水平,餐饮行业底薪很多时候甚至只有 1500 元。当然,大多数 " 郑州帮 " 从业者的工资,都是底薪加提成的构成。
琪月是赵照从有合作关系的高校院系里,在 30 个面试者中选出来的唯一一个。赵照记得,面试时有一个写策划案的环节,她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但只有琪月在结束面试后,主动发来了一个修改版。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琪月和 Sally 均为化名)
排版:箱箱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
总第 693 期《只有河南 一个古老省份创造的新中国》
原标题:《流水线生产爆款的 " 郑州帮 ",还能火多久?》
693 期杂志已上市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