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全天候科技 9分钟前

赛力斯联手字节造机器人了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王小娟

中国市值第二的车企赛力斯,要联手互联网巨无霸字节跳动开进新赛道了。

近期,赛力斯旗下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 " 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 " 项目协同攻关。

虽然这次签署的还只是一个框架性协议,目前也没有披露更多细节。但两家对具身智能早已摩拳擦掌了。

事实上,从 2023 年底开始,赛力斯就开始成立子公司、注册品牌,为具身智能业务搭建实体架构。2023 年末,赛力斯连同重庆市财政局共同出资成立了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专门用于承接机器人业务。到了去年 9 月,赛力斯申请了 "ROBOREX" 商标。

另一边,字节跳动对机器人的探索更早,2020 年创始人张一鸣就对机器人表现出兴趣,此后会不定期参与机器人项目讨论。而后从 2023 年开始,小批量量产了轮式物流机器人,主要用途是在仓库、产线上运输包裹与零件,自主学习、规划路线、移动到目的地。

显然,两巨头对造 AI 机器人都有着浓厚兴趣。这是因为它们嗅到了机遇的味道。

在今年 6 月英伟达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黄仁勋强调,AI 和机器人技术是最大的两个增长机会,代表着数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长机会。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机器人将累计部署 10 亿台,市场规模达 5 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是 2024 年全球 20 家最大汽车制造商总收入的两倍。

业内人士指出,做具身智能需要场景、真机数据,闭环验证。其中,字节能提供 AI 技术支持,包括 AI 算法、算力、多模态模型等;赛力斯则拥有产业场景和落地经验,包括提供真实的产业需求、测试环境。

一家有技术、一家有理想的落地场景,字节和赛力斯就此一拍即合,联手杀入具身智能赛道。而联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两巨头更深层的焦虑。

" 与创业公司相比,我们对大模型机会的敏感度明显不足。" 字节 CEO 梁汝波在年初全员会上的反思揭示了布局滞后的根源。

百度早在 2013 年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2019 年首发文心大模型,2024 年自动驾驶业务 " 萝卜快跑 " 已商业化落地;阿里 2025 财年将 AI 列为增长引擎,目前已经拥有了全栈 AI 技术能力。相比之下,字节的 AI 核心部门 Seed 直到 2023 年才成立,去年通过合并字节 AILab 完成技术中台整合。

另一边的赛力斯也有着自己的忧虑,目前仍高度依赖于问界系列汽车的持续成功。

2022 年,问界收入占比六成;2024 年爆发式增长后,问界收入突破 1319 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 90%;2025 年上半年问界收入为 563 亿元,占比仍维持在九成以上。

在与华为并肩的 5 年,赛力斯的市值从 200 亿元左右暴涨至超 2700 亿元,几乎翻了 12 倍还多。在国内车企中,赛力斯仅次于比亚迪位列市值第二。这意味着,赛力斯的命运已经与问界,乃至华为深度绑定。但这个故事与其自身的高估值似乎已经快触及天花板了。

在问界快速崛起的同时,赛力斯旗下其他品牌正在被战略性收缩。另一边,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朋友圈的扩大,鸿蒙智行已经从 " 四界 " 扩展到 " 五界 ",问界不再被 " 独宠 ",华为金字招牌的威力似乎也在缩水。

不破不立,想在 AI 赛道进一步打开新局面的字节,和被 " 华为概念股 " 绑定的赛力斯准备纵身一跃。眼下,双方都准备以资源换速度,开启一场大反攻。

据字节此前公布的 AGI 研究计划 "SeedEdge",其准备探索通用智能新路径,并寻找突破当前大模型纯软件局限的方法;同时探求生态协同,机器人将成为 AI 落地的物理入口。

尽管字节入场稍晚,但 Seed 团队的双负责人架构、独立公司实体与创始人深度参与,联席负责人吴永辉(前 Google DeepMind 研究副总裁)与朱文佳(前百度搜索部主任架构师)分别主导基础研究与应用落地。

同样的,赛力斯作为车企来 " 跨界 ",也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因为智能汽车本身就类似一个搭载了大量传感器和强大计算平台的 " 机器人 "。车企在智能辅助驾驶、环境感知、智能决策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与机器人很大程度上共通。

无独有偶,眼下,小鹏、小米、比亚迪、上汽、长安、奇瑞等主机厂纷纷或通过自研、或投资、或合作的方式跑步进入具身智能的赛道。马斯克更将其人形机器人 " 擎天柱 " 视为特斯拉未来价值的核心,首先要颠覆自家工厂的生产模式。

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赛道的人形机器人,自然很适合成为巨头们争夺的入口。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认为,此次合作估值想象空间打开,赛力斯有望成为 A 股的特斯拉。长期看来,其有望实现 AI+ 汽车 + 机器人的生态。而张一鸣督战的字节具身智能业务,也借赛力斯的场景有了广泛商业化落地的可能。

当然,具身智能的发展道阻且长,面临着技术、成本、商业化等多重挑战。字节与赛力斯的这次联手跨界之旅能否成功,尚需时间检验。

相关标签
全天候科技

全天候科技

提供专业快速完整的科技商业资讯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