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 日,在全球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IROS)时隔 19 年重返中国内地之际,美团于大会期间举办了 " 机致生活 Robotics for Better Life —— 2025 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 "。现场,美团副总裁、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理事长毛一年、香港大学教授席宁、禾赛科技创始人李一帆、自变量机器人 CEO 王潜等发表主题演讲,围绕 " 具身智能商业化 "" 机器人感知、规划和控制 " 等议题展开探讨;来自宇树科技、星海图等企业的负责人共同参与圆桌论坛,探究具身智能发展的 " 第一性原理 "。
据美团机器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院自 2022 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搭建连接产业与学术的开放科研平台,通过真实场景反哺前沿研究,让科技成果更快走向应用。近一年来,研究院不断加快创新步伐,在低空物流、具身智能等核心赛道上持续加码,坚持推动前沿的学术探索高效转化为可落地的产业价值。
在无人机方向,美团与 IDEA 研究院联合研发的智能避障系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云端视觉大模型升级,系统在识别风筝、气球、吊车等复杂空中目标时召回率提升近 30 个百分点,误检率下降至 0.68%。相关成果通过大量测试验证后,目前已在公园等复杂配送场景中实现应用。
此外,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展开仿人灵巧手研究合作。其中," 面向任务的具身灵巧手优化设计与操作技术研究 "" 面向服务机器人的仿生软体机器手多模态感知研究 "" 面向复杂分拣场景的多功能视触融合机械爪设计 " 等多项研究成果,已获 IROS 等全球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的顶级国际会议收录,也有望很快进入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场景中实践。
与会专家表示," 产学研用 " 模式最大的价值,是可以让技术更好地以终为始实现 " 学以致用 "," 只有基于市场需求搞研究,才能让技术避免长期束之高阁,使其更加务实和可落地。就像无人机送外卖,学术上天,应用落地,让科技创新有了烟火气。"
值得关注的是,当日落幕的 " 第三届低空经济智能飞行管理挑战赛 " 成为今年年会的又一焦点。
据悉,本届赛事吸引全球 120 支高校队伍参赛,覆盖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普渡大学等海内外近 100 所高校,并首次迎来全海外队伍——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 5 位中东学子组队参赛,体现出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影响力。
为更好地连接学术与产业,本届赛事还新增 " 线下实操决赛 ",让选手们在美团提供的专业场景中真机实操,完成从仿真模拟到真实运行的跨越;赛题设置也紧贴行业前沿,重点考察视觉语言导航(VLN)在无人机物流配送中的创新应用,结合真实场景需求引导青年人才更多关注一线痛点。
上述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在推动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单一技术突破走向系统生态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构建开放的产学研用合作生态,携手全球智慧,共同勾勒一幅以具身智能为核心的未来服务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