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数说新能源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近些年来,中国品牌在全球高端新能源市场强势崛起,书写品牌向上的新范式。
当前,中国品牌的进阶已不再囿于单一的性价比逻辑,而是转向对高端市场的精准穿透与价值重塑。在这一浪潮中,赛力斯无疑是这股国产势力的代表之一。
赛力斯旗下问界系列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强大的产品力,不仅登顶多个细分市场销冠,更打破了传统豪华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垄断。这背后,是一套清晰的 " 矛与盾 " 组合逻辑:一方面,它以智能技术为 " 利矛 " 直击高端用户对 " 科技豪华 " 的核心诉求;另一方面,其以 " 单款爆品打透场景 " 的策略为 " 坚盾 " 规避资源内耗,实现了品牌声量与市场销量的高效协同。
近日,赛力斯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这一动作不仅为赛力斯带来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与全球品牌曝光,更标志着其从 " 本土市场赢家 " 向 " 全球高端新能源引领者 " 的战略跃迁,为中国汽车产业 " 从大到强 " 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01
爆品驱动:规模与质量双升的增长密码
亮眼的业绩表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好例证。
招股书显示,2024 年问界品牌总交付量达 38.71 万辆,同比增长 268%。其中,问界 M7 成为中国市场 30 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交付量约为 20 万辆;问界 M9 则以 15 万辆的成绩登顶 2024 年中国市场 50 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025 年 4 月,其发布的问界 M8,上市即获得热烈追捧,上市仅 24 小时大定即突破 3 万辆。
赛力斯之所以能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核心在于其跳出了传统车企的发展路径,通过 " 单品聚焦 " 与 " 规模化交付 " 两大支柱,构建起独特的爆品方法论。
一般来说,传统车企往往会采用 " 全价格带、多车型 " 策略,试图覆盖所有用户群体,但这也导致资源分散、车型定位模糊,难以在用户心中形成清晰认知。
赛力斯反其道而行,放弃 " 撒网式 " 打法,转而聚焦高端用户最核心的 " 家庭出行 " 与 " 旗舰体验 " 两大场景,通过单款车型集中资源打透细分市场,实现 " 一款爆品带动整个品牌认知升级 "。
从产品矩阵来看,问界系列的每款车型都对应明确的场景需求:问界 M5 定位 " 高颜都市智能 SUV",瞄准年轻都市群体的个性化出行需求;问界 M7、M8 聚焦于家庭,前者负责解决 " 家庭刚需 ",后者用来拓展 " 家庭场景 ",成为家庭用户的首选;问界 M9 则兼顾家庭与商务场景,以全能且顶尖的硬实力完美适配追求 " 一步到位 " 的用户。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爆品的持续成功,离不开赛力斯 " 需求 - 产能 - 质量 " 的动态平衡。
具体来看,赛力斯通过两大逻辑,实现了 " 上市即上量 " 与 " 量增质优 " 的双重目标。
一方面,赛力斯凭借其先进的工厂布局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这种高效的产能爬坡能力,既避免了用户因等待周期过长而转购竞品,又通过快速交付强化了 " 买得省心 " 的口碑。
另一方面,赛力斯还建立了 " 厂中厂 " 模式,实现本地化同步生产和供应。这不仅有效提升双方的协同效率,还能通过与头部企业的长期合作,确保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系统、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的稳定供应与技术领先性。
这种 " 规模化 + 高质量 " 的平衡,让爆品在销量增长中持续积累正面口碑,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赛力斯经营越来越稳,频频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也不足为奇了。
招股书显示,2023 年至 2024 年,公司收入从 358 亿元飙升至 1451 亿元,同比增长 305.5%;毛利率从 7.2% 大幅提升至 23.8%,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 26.5%;净利润更是实现从亏转盈的关键突破,2024 年归母净利润达 59 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02
生态协同:构建 " 智造 + 创新 + 资本 " 的护城河
赛力斯的爆品方法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 " 智造能力、技术创新、资本合作 " 三大支柱构成的生态体系之上。这一体系不仅支撑了现有产品的成功,更为长期发展奠定了难以复制的差异化竞争力。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 智造能力 " 决定了产品的开发效率、生产质量与成本控制能力。" 技术创新 " 则夯实了产品质量与性能基础,为 " 智造 " 落地提供核心支撑与差异化竞争力。
赛力斯通过三大核心环节,构建起强大的智造优势。首先是魔方技术平台的 " 高效开发 " 能力。该平台是行业首个可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平台,具备 " 尺寸百变、车型百变 " 的特性。其模块化设计允许组件的高效集成和互换,让赛力斯能够快速推出不同车型——从问界 M5 到 M9,多款车型共享平台核心技术,既缩短了研发周期,又降低了零部件采购成本。
最后利用高度的数智化能力和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进行 " 发丝级 " 精密质量管控,实现高质量稳定交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问界系列产品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优质的产品体验也转化为用户口碑,2024 年下半年问界品牌以 82% 的 NPS 净推荐值登顶新能源汽车口碑榜首,这种 " 技术 - 品质 - 口碑 " 的传导,让赛力斯在高端市场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差异化竞争力。
技术创新层面,赛力斯采用 " 融合创新 + 自主创新 " 双轮驱动的模式,既借助外部伙伴的技术优势快速补短板,又通过自主研发构建长期技术壁垒。
从融合创新来看,公司与华为、宁德时代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构建起 "1+2+N" 的合作生态体系,该体系以赛力斯为核心,联合华为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资源优势,再协同 N 家细分领域供应商,形成技术迭代与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这种生态体系让赛力斯能够快速整合行业顶尖资源,在智能化、电动化等关键领域快速追上甚至超越行业领先水平。
在自主创新上,赛力斯凭借近四十年的行业积累,成功突破并落地魔方技术平台、超级增程系统、智能安全体系等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成果。这些自主技术与合作资源的结合,让赛力斯在智能、动力、安全等核心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为确保与核心伙伴的长期合作稳定性,赛力斯通过股权收购与品牌资产交易,将 " 业务合作 " 升级为 " 利益共同体 "。例如,2024 年赛力斯斥资 115 亿元收购华为所持深圳引望 10% 的股权,此次收购不仅让赛力斯能够更深度地参与智能汽车技术的研发过程,还提升了智能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稳定性,进一步巩固了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关系。
03
港股上市:从 " 本土龙头 " 到 " 全球玩家 " 的跃迁
赛力斯推进港股上市,并非单纯的融资行为,而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此次上市将为赛力斯带来 " 研发加码、市场破局、资本结构优化 " 三大价值,推动其从 " 中国头部车企 " 升级为 " 全球高端新能源玩家 "。
根据招股书计划,赛力斯拟将港股上市募资的核心部分投入研发领域,重点提升魔方技术平台、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技术、关键动力系统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竞争力。这一投入方向与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技术竞争焦点高度契合——随着高阶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的逐步落地,用户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赛力斯通过募资强化研发,可确保在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地位。
同时,募资还将用于海外市场扩张,包括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网络建设以及充电网络服务布局。目前,赛力斯已在欧洲、中东、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进行业务布局。
港股上市后,借助国际资本的背书,赛力斯将更容易获得海外市场的信任,同时有更多资金用于海外销售渠道建设、充电网络布局及本地化营销,加速扩大海外销量占比,让在国内市场验证成功的问界系列,真正成为 " 全球爆款 "。
此外,港股市场汇聚了大量主权基金、养老金、对冲基金等全球长期机构投资者,赛力斯上市后,将有机会吸引这些资金入驻,优化股东结构,将为赛力斯带来更稳定的资本支持,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企业战略的干扰。
同时,港股融资渠道的打开,还将降低赛力斯的资金成本。目前,国内车企的融资方式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与 A 股股权融资,而港股市场的融资利率与估值水平更具优势——对于赛力斯这样具备盈利能力与增长潜力的企业,港股市场可能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从而降低股权融资的稀释成本。
从行业层面来看,赛力斯的港股上市还具有示范意义。长期以来,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由欧美品牌主导,中国车企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难以突破 " 价格天花板 "。赛力斯通过港股上市,将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中国车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改变全球用户对 " 高端汽车 " 的固有认知,让 " 中国智造 " 成为全球高端市场的新选择。与此同时,这还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中国汽车品牌争取更多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届时,赛力斯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估值都有望得到重新审视。
04
结语
赛力斯的成功不是 " 偶然爆品 ",而是 " 技术协同 + 爆品思维 " 的必然结果。对其他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赛力斯的路径提供了新思路:与其在全品类赛道内卷,不如聚焦以点破面,通过差异化优势建立品牌认知。
着眼全球市场,赛力斯的港股上市与出海布局,正打破 " 高端 = 欧美品牌 " 的固有认知。随着港股募资落地,赛力斯有望成为首个真正意义上 " 全球化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赛力斯的成功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 " 从跟随到引领 " 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