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后疫情时代国内互联网行业最火热的赛道,无疑非 AI 和短剧莫属。其中 AI 面向未来,短剧则是着眼于当下,一众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大厂选择了 " 我都要 ",百度自然也不例外,甚至于开始将 AI 和短剧结合在一起。近日,百度搜索旗下 AI 短剧生成平台宣布启动公测。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 AIGC 领域如今十分敏感的版权问题,百度方面宣布将联合头部版权方提供丰富的 IP 内容。此外,百度还将通过亿元创作基金、百亿流量扶持、长期 IP 变现等方式,为创作者提供支持。
然而遗憾的是,快节奏的短剧与边看边聊其实是冲突的,当用户的大脑被 " 爽感 " 左右,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精力去与角色搞跨越第四面墙的对话。事实上,AI+ 短剧在用户侧很难走通,因为短剧是一个纯粹的内容消费品,此时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对于用户可以说是毫无意义。所以这一次百度选择了调转枪口,用 AI 来为创作者赋能。
在百度公布的 DEMO 中,用户只需上传一张图片与一段提示词," 百度蒸汽机 " 即可启动视频生成流程,并能实时预览模型推理全部内容。而在生成的过程中,用户可随时暂停、或是在任意节点修改提示词,以实现对剧情、画面、转场的实时控制,进而做到 " 无限画布 " 式的连续创作。
用户真正使用 AI 上手制作短剧之后就会发现,尽管剧本大模型、分镜大模型、3D 生成大模型确实能在几小时内就搞定从剧本到特效的全部工序,但产出的内容甚至都称不上是 " 预制菜 ",而是 " 速冻食品 "。有网友是这样吐槽 AI 短剧的," 画面跳帧如同 PPT 翻页,人物表情僵硬得像提线木偶,嘴型对不上台词,恐怖谷效应倒是活灵活现。"
艾瑞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微短剧在 2020 年的市场规模仅 9.4 亿,到 2023 年这个数字就已经达到 373.9 亿,四年间翻了近 40 倍。短剧的造富神话不仅让大量传统影视行业的参与者转行,还吸引了海量半路出家的从业者,甚至出现了 " 横店每天至少有几百部短剧同时拍摄 " 这样的盛况。
可反观 AI 短剧,同样时长、同样质量的短剧所花费的时间需要以月为单位。换而言之,AI 短剧的现状是下限远低于换皮短剧,上限也最多只能与精品短剧持平。所以如果不能做到效率倍增,AI 短剧目前就只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资方稍微计算下就会发现," 还是人便宜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