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三易生活 前天

百度搞了个 AI 短剧平台,比人更有性价比才是关键

要论后疫情时代国内互联网行业最火热的赛道,无疑非 AI 和短剧莫属。其中 AI 面向未来,短剧则是着眼于当下,一众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大厂选择了 " 我都要 ",百度自然也不例外,甚至于开始将 AI 和短剧结合在一起。近日,百度搜索旗下 AI 短剧生成平台宣布启动公测。

据官方介绍,百度搜索 AI 短剧生成平台具备自动生成、人机协作等模式,可辅助创作者完成 80% 以上的内容创作。创作者则只需在 AI 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和优化,即可快速生成高质量的短剧作品,并且在保障风格统一的同时实现批量生产,从而提升创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 AIGC 领域如今十分敏感的版权问题,百度方面宣布将联合头部版权方提供丰富的 IP 内容。此外,百度还将通过亿元创作基金、百亿流量扶持、长期 IP 变现等方式,为创作者提供支持。

作为一直将 "All in AI" 挂在嘴边,并对移动生态念念不完的大厂,百度并非这一次才尝试将 AI 与短剧结合在一起。此前在去年秋季,百度短剧就上线了 Agent 对话功能,让观众可以在观看短剧的同时与剧中的虚拟角色对话,从而帮助观众与角色建立更真实的情感连接。

然而遗憾的是,快节奏的短剧与边看边聊其实是冲突的,当用户的大脑被 " 爽感 " 左右,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精力去与角色搞跨越第四面墙的对话。事实上,AI+ 短剧在用户侧很难走通,因为短剧是一个纯粹的内容消费品,此时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对于用户可以说是毫无意义。所以这一次百度选择了调转枪口,用 AI 来为创作者赋能。

相比于拥有即梦、可灵的抖音和快手,百度在 AI 视频模型领域声明不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 AI 视频能力就不强。在推出 AI 短剧平台的同时,百度方面还宣布全面升级文心助手 AIGC 创作能力,其中视频生成模型 " 百度蒸汽机 " 更是在行业中首次实现了 AI 视频实时交互生成,以及 " 无限时长 " 生成,突破了以往传统 AI 视频生成仅 10 秒左右的时长限制。

在百度公布的 DEMO 中,用户只需上传一张图片与一段提示词," 百度蒸汽机 " 即可启动视频生成流程,并能实时预览模型推理全部内容。而在生成的过程中,用户可随时暂停、或是在任意节点修改提示词,以实现对剧情、画面、转场的实时控制,进而做到 " 无限画布 " 式的连续创作。

毫无疑问," 百度蒸汽机 " 正是百度此次试水 AI 短剧的底气。因为在百度之前,AI 短剧其实早已开始野蛮生长,诸如 "50 块钱做 3 集 " 这样的宣传语,也吸引了大批圈外人入局。只可惜这些怀揣着暴富梦的参与者最终都被割了韭菜,《田螺姑娘》、《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兴安岭诡事》等平台拿出来当范本的 AI 短剧,基本属于是 " 仅供参考 "。

用户真正使用 AI 上手制作短剧之后就会发现,尽管剧本大模型、分镜大模型、3D 生成大模型确实能在几小时内就搞定从剧本到特效的全部工序,但产出的内容甚至都称不上是 " 预制菜 ",而是 " 速冻食品 "。有网友是这样吐槽 AI 短剧的," 画面跳帧如同 PPT 翻页,人物表情僵硬得像提线木偶,嘴型对不上台词,恐怖谷效应倒是活灵活现。"

想要制作出《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这种水准在线的 AI 短剧,仍需要创作团队反复调校、打磨。换而言之,以目前 AI 视频模型的能力,打造合格的短剧不在话下,可问题是 AI 短剧的性价比太低。

艾瑞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微短剧在 2020 年的市场规模仅 9.4 亿,到 2023 年这个数字就已经达到 373.9 亿,四年间翻了近 40 倍。短剧的造富神话不仅让大量传统影视行业的参与者转行,还吸引了海量半路出家的从业者,甚至出现了 " 横店每天至少有几百部短剧同时拍摄 " 这样的盛况。

作为 " 情绪快消品 " 的短剧供给过于充沛,就导致从业者缺乏用 AI 赋能的动力。如今,短剧应该算得上是国内影视行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细分赛道,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实,是一个横店的普通短剧剧组可以一周拍完上百集的短剧,一个月左右就完成上线。

可反观 AI 短剧,同样时长、同样质量的短剧所花费的时间需要以月为单位。换而言之,AI 短剧的现状是下限远低于换皮短剧,上限也最多只能与精品短剧持平。所以如果不能做到效率倍增,AI 短剧目前就只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资方稍微计算下就会发现," 还是人便宜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标签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