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全天候科技 28分钟前

当“私募魔女”的净值曲线摆脱“低谷”

李蓓,一位似乎被淡忘的 " 私募魔女 "。

作为中国知名基金群体中的女性代表,她一向以辛辣犀利的风格向市场输出各类观点,并成为大 V 的代表人物。

然而,近几年她的操盘水准备受争议,主打的宏观策略基金似乎变成了股票产品,深受净值回撤的 " 折磨 "。

随之而来的,是这位一向敢言的女掌门长达近两年的 " 主动静默 "。毕竟,对任何一位基金经理而言,净值曲线才是最具说服力的语言。

而就在多数人几近将她遗忘之时,她的产品净值却悄然走出一条修复曲线,如今,距离改写历史新高,仅余 " 数步之遥 " ……

" 填坑 "

2021 年 1 月,当 A 股站上一轮牛市高点时,半夏平衡宏观对冲基金 " 逆风开局 "。

毕竟,一只基金在市场高点成立,往往意味着要在泡沫退去后为前期的狂热 " 买单 ",之后净值曲线随着市场泥沙俱下而 " 伤筋动骨 " 几乎是常态。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李蓓的产品运作期间最大动态回撤深度达到 -33.46%,这个 " 深坑 " 出现于 2024 年 9 月初,距离之后改变 A 股命运的 "924" 行情仅有咫尺之遥。

对于李蓓和她的客户来说,上述产品彼时成立三年有余,净值从高点一度回撤超过三分之一。虽然同期跌幅少于 A 股大盘(沪深 300 最大回撤为 -45.60%),但这种 " 跌得少也是亏 " 的投资体验,依然难以向 " 陪跑 " 的客户交待。

换言之,李蓓的操盘经历了相当一段难熬的 " 水下 " 时期,与同期诸多知名基金经理的体验类似。

然而,半夏投资的产品定位是大类资产配置,也就是通过在股票、债券、商品等多市场间切换,力求穿越牛熊。相关产品表现与股市长时间绑定与部分投资者的预期有一定距离。

在过去三年净值不断下探之际,李蓓执掌的半夏投资规模显著缩水,导致 " 被动退出 " 百亿私募阵营。

客户流失的同时,李蓓的市场发声也日渐减少,过去一年甚至到了 " 主动噤声 " 的程度,从昔日的 " 网红 " 转身归于沉寂。

当外界对其 " 淡忘 " 之际,2025 年 5 月末开始,她的产品净值曲线开始快速 " 上蹿 ",并在 9 月末刷新近两年历史净值新高," 不知不觉间 " 弥补了此前两年多的失地。

距离高点 " 数步之遥 "

半夏投资产品净值曲线的 " 填坑 ",似乎结束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压力测试?

然而,并非如此。

复盘发现:李蓓产品的净值最高点出现于 2023 年 4 月 21 日,之后便一路下滑。截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该产品净值距离上述高点,还有不到十个百分点的距离。

无论是对于李蓓还是投资者,目前产品虽还未完全 " 解除警报 ",但已距离净值新高 " 不远 "。

对基金经理而言,持续创造净值新高是衡量其投研能力的关键标尺。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一到两年创一次新高,往往被视为能力合格的基准。尽管过去四年 A 股持续逆风,我们仍看到如邓晓峰、夏俊杰、杨东、董承非等基金经理多次突破前高。

即便是不少以节奏 " 较慢 " 的私募同行,也纷纷在 2025 年内实现了净值的历史性突破。

对投资者来说,唯有当净值真正突破前高,所有持仓者——包括那些在高点入局的客户——才能实现全面解套。

翻身仗靠什么?

拆开李蓓 2025 年的持仓细节,一个事实清晰无比:这场翻身仗,几乎全靠股票。(如下图)

名义上,她操盘的是 " 宏观对冲 " 策略,理论上在大类资产间灵活切换。但今年的实战轨迹显示,商品贡献微乎其微,债券只起到了压舱石作用,真正把净值拉出深坑、推向新高的,几乎全是权益 " 押注 " 的功劳。

上杠杆

梳理半夏投资的运作报告发现:从 2025 年三月开始,该私募在产品中的权益净仓位提升至 50%。

这个仓位水平,至少保持至 2025 年 8 月末。(限于信息披露有限,我们无法获悉 9 月末的信息)

然而,这个股票的 " 半仓水平 ",并不算高仓位,也低于她此前几年的 " 常态安排 "。

比如:2022 年四季度,权益仓位在八成附近,2023 年整个下半年权益仓位基本保持在七成以上。

既然仓位并不高,但产品净值涨幅却在今年年内跑赢沪深 300 指数近十个百分点。(如下图)

缘何如此?

梳理半夏投资对高净值客户的运作汇报,答案浮出水面:关键在于对 " 杠杆 " 的运用和对冲保护。

据其披露:" 在 8 月初通过增加 A 股股指期货的仓位,提高了整个权益类仓位 "。

这句话背后,实则是通过股指期货这一工具,在不显著增加现金投入的情况下,放大了股票资产的暴露和弹性——本质上是一种 " 上杠杆 " 的操作。

然而,李蓓并非一味激进。她在七月末还察觉到市场局部过热后,随即 " 减持部分股指期货,增加一些股指看跌期权作为保护 "。

这一操作,既保留了多头方向的进攻性,又通过期权支付少量 " 保费 ",为组合买了一份 " 下跌保险 "。

因此,半夏今年股票仓位的精髓并非体现在 " 高仓位 " 上,而在于 " 带保护的杠杆 " ——以不算高的名义仓位,通过衍生工具撬动了可观的收益空间,同时进行对冲。

这解释了为何仓位水平看似保守,净值弹性却远超市场。

另据了解:李蓓的个股多头持仓集中于具备顺周期、高股息、低市净率三个特征的资产上,也就是防御型资产。

通常来讲,上述资产既能在市场回暖时跟上反弹,又能在不确定性中通过股息收益和低估值保护来控制回撤风险。

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李蓓权益仓位看似不高,但对净值贡献却十分显著。

全天候科技

全天候科技

提供专业快速完整的科技商业资讯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