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新实控人也暂无重组计划,这场超级资本狂欢,可能也迎来了谢幕之日。
01
狂欢谢幕
一纸公告,击碎了上纬新材股价继续向上的幻想。
10 月 13 日,上纬新材开盘一字跌停,封单超 10 万手,后一个交易日继续大跌 15%(此后进入调整状态)。
这一表现源于公司 10 月 10 日晚的公告,市场最关注的重组预期均彻底落空。公告中明确写道,未来三年,智元创新无 " 借壳 " 本公司上市计划,新控股股东智元系企业在一年内也无重组计划。
过去三个月,在资产注入消息刺激、卖方研报推波助澜下,上纬新材自 7 月 9 日起迎来十几个 20cm 涨停,此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股价继续上冲。并连续创造了 2025 年以来 " 首只 10 倍股 "、" 首只 15 倍股 " 的纪录。
期间,这家公司连发 16 道风险警告,8 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7 次触及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情形,7 次被上交所进行重点监控。即便如此,到 9 月 25 日停牌前,上纬新材继续涨停,报收 132.1 元 / 股,年内累涨高达惊人的 1892.76%,成为年内 " 涨幅王 "。
停牌前,公司动态 PE 达 891 倍、PB 超 40 倍,已经严重脱离基本面。上纬新材只是一家主营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产品的制造公司,但估值甚至已经远超很多高科技企业,要知道 AI 芯片之王英伟达的市盈率也才 51 倍。
公司所处的化学原料行业平均动态市盈率仅有 29.24 倍,其市盈率已经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按照 3000 万元的中报净利润,以行业平均估值测算,其合理估值仅 18 亿元,即便加上智元机器人 150 亿元的估值,乐观估计能达到 200 亿元市值。然而,上纬新材市值却一路狂升,最高突破 500 亿元市值,相当于提前兑现了 3 次资产注入的预期。
疯狂炒作之下,上纬新材已经远远透支了未来,估值泡沫已经十分明显。其估值衡量标准已经不在传统的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层面,而已经达到 " 市梦率 " 的阶段。
目前,智元机器人注入预期彻底落空,上市公司的表态相当于直接宣告此前市场追捧和炒作的根本逻辑已荡然无存。
面对市场和监管层的严峻拷问,其股价雪崩在所难免。
02
转型梦碎
上纬新材演绎的是一场 " 故事的胜利 ",剧本的核心是 " 科技转型梦 "。
主角是当前具身机器人赛道的当红明星智元创新。而此前智元系投资平台入主上纬新材,成为新控制人,更加重了市场对其进行资产重组的预期。
7 月 8 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运营主体)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成立的持股平台,作价 21 亿元,收购上纬新材不超过 63.62% 的股份。
两个月后的 9 月 23 日,该笔交易顺利完成,上海智元恒岳和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合计拿到 29.99% 的股份,而原控股股东 SWANCOR 萨摩亚直接放弃表决权,将控制权拱手奉上。
这样一来,上纬新材实控人由 ANCOR 萨摩亚变更为智元恒岳,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成为新的话事人。而且,智元恒岳还计划通过要约收购再增持 37% 的股份,若成功则将持股比例上升到 66.99%。
智元系企业正式入主,再度点燃市场热情,上纬新材之后又收获两个涨停板。
智元机器人的关注度可见一斑。其成立至今仅 2 年 8 个月,核心成员彭志辉曾在华为昇腾从事 AI 芯片算法工作,被称为华为 " 天才少年 "、" 野生钢铁侠 ",网名 " 稚晖君 ",是 B 站百大 UP 主,拥有 283 万粉丝。
此后,华为系老将不断加入智元机器人。2025 年 3 月,曾主导华为 5G 业务、构建昇腾 AI 生态的邓泰华,出任智元创新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机器人赛道 " 顶流选手 ",在短短两年内就完成了从研发、制造到商业交付的战略跃迁。
根据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信息,智元机器以 7800 万元(含税)中标中国移动子公司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
对智元机器人而言,这是一次商业化的里程碑事件,意味着其机器人已进入 " 集中商业交付阶段 "。10 月 9 日,龙旗科技就宣布将采购数亿元的 " 智元精灵 G2" 机器人,并在未来数月内部署近千台,用于提升产线自动化与柔性制造能力。
据悉,智元机器人量产已超 2000 台,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达到数千台,将陆续应用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电力巡检、交互引导等四大场景。
而且,智元的融资规模和估值成长不输宇树科技。成立不到一年,估值便迅速达到 10 亿美元,堪称全球最快跻身独角兽阵营的具身智能初创企业,高瓴、红杉、经纬创投、鼎晖资本等知名 VC,以及腾讯、百度、京东、比亚迪等企业都为其一掷千金。
当前,智元机器人已完成 11 轮融资。今年 5 月,京东、上汽等参与了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完成后,其估值已高达 150 亿元;到 8 月份,LG 电子、韩国未来资产集团再次联合押注。
可以看出,智元机器人是具身智能领域的 " 种子选手 ",叠加宇树科技启动 IPO 的消息持续发酵,上纬新材在牛市情绪中掀起一波巨幅上涨。
此次拟收购上纬新材,市场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会将机器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推动上纬新材转型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化企业。
但当 " 不会重组 " 的信息被坐实,这场资本市场追逐的 " 科技转型梦 " 也彻底破碎。
03
潮水退去
" 高度控盘 + 小流通盘 + 概念炒作 ",上纬新材是 A 股炒作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在公告中,上纬新材直言不讳,公司前三大股东(智元恒岳及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合伙、萨摩亚、STRATEGIC 萨摩亚)合计持股高达 84%,其余流动股仅有 16%。
而一旦主力资金开始抛售,踩踏不可避免。公司曾多次上榜龙虎榜,买卖最多的营业部不乏 " 宁波和源路 "、" 杭州帮 "、" 山东帮 "、" 东财拉萨营业部 " 等市场著名的 " 游资 " 团体。
A 股从来不缺暴涨神话,但更应该尊重价值回归。
暴风影音、特力 A、全通教育、鸿博股份的教训历历在目,当潮水退去,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将结束。
暴风影音股价最高达到 327.01 元,退市时 0.28 元,暴跌 99.9%;全通教育最高价 467.57 元,现价 5.47 元,重挫 98.8%,常年在盈亏边缘徘徊。
概念炒作有多疯狂,价值回归就有多惨烈。当前上纬新材虽不至重演上述妖股的经历,但当 " 鸡变凤凰 " 的梦想破灭,剩下的只有裸泳者的慌乱。
而且,在股价大幅上涨之时,大客户及大股东金风科技已经计划全部清仓。金风投控最早于 2016 年 3 月获得上纬新材 10% 股权,后者上市后,金风投资持有 8.93% 的股份。但在 2022 年开始,金风就开始一路减持。
根据此前公告,金风投控拟分批清仓上纬新材,先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0.6%,再是 7 月 8 日,与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达成转让协议,拟出售上纬新材 1776.73 万股(占比 4.4%)。倘若这些交易完成,金风科技今后将不再持有上纬新材股份。
或许是金风投控看到了一些端倪,中报显示,上纬新材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实现营收 7.84 亿元,同比增长 12.5%;而归母净利润只有 2990 万元,同比萎缩 32.91%,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更是暴降 72%,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重组预期落空,基本面变差,这支年内最大妖股的未来,已经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