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0 月 14 日,天津市举办 " 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 · 代表人士谈 " 分享交流会。会上,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与天津师范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天津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下的履职故事与真切体会。
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的背景下,七位代表人士依次分享了他们亲身经历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洁首先分享了她在卫生健康领域的 " 双重身份 " 体验。她深入基层调研,将基层医疗需求转化为政策举措,使 228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以提供儿童诊疗服务,展现了民主党派通过议政建言撬动政策出台落地的生动实践。
市人大常委、台盟市委会副主委、河北区政协副主席(兼)、市数据发展中心数据资源应用部部长王扬以 " 三代台盟人,一生家国情 " 为主线,回顾了祖辈 " 跟党走 " 的信念、认真履职的担当,以及他自己结合专业提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建议的历程,体现了多党合作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侨联副主席、无党派人士、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景回顾了三十余年桥梁设计生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城市建设蓝图,提出了多项交通改善建议。他成立工作室,搭建 " 统战 + 专业 " 平台,展现了无党派人士在新型政党制度下的专业报国与履职热情。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蒋萍带来一个 " 让无声世界听见希望 " 的温暖故事。她在日常工作中被触动,随后深入调研、提交提案,最终推动人工耳蜗纳入医保管理范畴,天津成为首个落地政策并扩大至成人报销的地区,体现了民主党派推动政策优化的作用。
市政协常委、和平区政协常委、民进天津市委会常委、天津张盈(天开园)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蒋宏建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交的提案被市高院列为 A 类并采纳。他还参与政策宣讲,为劳动者解读法律,展现了民主党派成员在法治建设与政策宣传中的桥梁作用。
民建中央能源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建市委经济委员会副主委、民建天津大学支部副主委、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钢分享了在民建市委会支持下开展流域洪涝风险治理研究的经历,他组织协调突破瓶颈,参政成果获市领导重视,为防汛决策提供参考,体现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制度优势。
市人大代表、河西区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闻中心副主任左山讲述了如何让天津的 " 文化家底 " 被看见的故事,展现了无党派人士在文化传承、发扬中发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