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 10 月 15 日报道,10 月 14 日,福建厦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企业瀚天天成正式递表港交所。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瀚天天成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供应商,2024 年在销售和收入方面分别占据 31.6% 及 29.2% 的全球市场份额。
2024 年,瀚天天成通过外延片销售和代工模式累计销售了超过 16.4 万片碳化硅外延晶片。于往绩记录期间,其累计交付了合共超过50 万片碳化硅外延晶片。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全球前 5 大碳化硅功率器件巨头中有4 家以及全球前 10 大功率器件巨头中有7 家是瀚天天成的客户。
瀚天天成曾于 2023 年 12 月向上交所提交 A 股上市申请,后于 2024 年 6 月撤回申请。
01.
去年营收超 9 亿元,
卖出 16 万片碳化硅外延晶片
在广阔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中,传统硅材料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碳化硅等新兴材料正逐渐赢得市场。
作为一家专注于新一代材料的企业,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瀚天天成于 2024 年取得了约 0.1% 的半导体市场份额。
目前,瀚天天成在中国厦门设有一个生产基地,2022 年产量达到 8.8 万片,2023 年、2024 年、2025 年 1-5 月的产量分别为 22.3 万片、14.5 万片、5.8 万片。
厦大校友云集,
华为哈勃是第五大股东
瀚天天成股权架构如下:
他于 1982 年 7 月在厦门大学获得物理学理学士学位,于 1988 年 5 月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自 2021 年 12 月其一直为中国厦门大学的讲座教授。
1988 年至 2010 年间,赵建辉曾任职于美国一家教育机构。
瀚天天成的多位董事会成员均为厦门大学校友。
例如,非执行董事苏平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专业,非执行董事谢洁平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并获得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康俊勇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无线电物理学系、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硕士专业、1993 年 12 月获授厦门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独立非执行董事苏新龙本硕均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并且是厦门大学会计系全职重聘教授。
高管中,董事会秘书洪图分别于 2006 年 7 月、2009 年 6 月、2013 年 9 月获得厦门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物理学硕士学位、金融学博士学位,副总经理孙永强于 2019 年 12 月获得中国厦门大学微电子与固态电子学博士学位。
据灼识咨询的报告,瀚天天成的产品在碳化硅外延产品的核心指标外延厚度、掺杂浓度、外延缺陷、良率等方面均为行业领先。
例如,在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碳化硅器件制造商提供的外延片代工服务中,其外延片产品的良率达到 99%。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在中国获得 40 项获授专利,包括 15 项发明相关专利以及 20 个商标。
截至 2025 年 5 月底,瀚天天成大部分员工位于中国,拥有 114 名全职研发员工。
近三年超 8 成收入来自五大客户
瀚天天成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相应年度 / 期间总收入的 86.5%、82.1%、81.2% 及 75.0%。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2025 年 1-5 月,来自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其总收入成本的 65.4%、72.1%、83.3%、45.5%。
结语:碳化硅正取代硅成为
主流功率半导体器件材料
在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中,电力正加速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驱动工业汽车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电气化及增长的绿色动能。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在这场转型中,碳化硅功率器件犹如支撑多种电力系统利用电力的「智能心脏」,碳化硅正取代硅成为主流功率半导体器件材料,有望引领未来数十年的创新。
碳化硅产业正朝著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
就公开市场收入而言,2024 年五大碳化硅外延代工厂占据 93.4% 的全球市场份额,其集中度显著超越基板领域与功率器件领域,而后两个领域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均约为 80%。
在此背景下,碳化硅外延代工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越来越多的功率器件巨头更倾向于与第三方碳化硅外延代工厂合作,而非自行生产。
碳化硅外延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需要专注和专业化的竞争力。尽管硅功率器件无需外延即可制造,但碳化硅功率器件必须基于外延层生产,从而增强了瀚天天成在供应链中的价值及竞争优势。
深度追踪国内半导体企业 IPO;在国产替代的东风下,一批优秀的国内半导体公司正奔赴资本市场借势发展。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