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3 日消息,日前小鹏汇天在迪拜成功举办了 " 陆地航母 " 的首场国际品鉴会,且 " 陆地航母 " 也在会上完成首次海外有人驾驶公开飞行。
除了飞行演示,品鉴会上还有两个关键动作。一个是国际新品牌 "ARIDGE" 正式亮相;另一个是小鹏汇天官宣位于广州的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已经在 9 月底完成了全面竣工。基地规划年产能达到 1 万台,这步棋显然是为 2026 年 " 陆地航母 " 量产交付铺路,提前把生产端的准备做到位了。
商业方面的进展同样振奋人心。这场首场国际品鉴会不仅展现了技术实力,小鹏汇天还与阿联酋的 Ali & Sons 集团、卡塔尔的 Almana 集团、科威特的 AlSayer 集团,还有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等中东巨头签订了 600 台订购协议,这达成了海外最大批量订单的记录。
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小鹏汇天四年深耕中东的必然结果。2022 年 " 旅航者 X2" 迪拜首飞搭建认知窗口,2024 年与阿联酋电信的合作解决通信难题,2025 年 9 月斩获中国飞行汽车企业首张海外有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逐步构建起 " 技术验证 — 政策突破 — 商业落地 " 的完整链路。正如 BCG 报告预测,到 2040 年中东载人 eVTOL 市场规模将达 117 亿美元,这片对未来出行持开放态度的市场,与小鹏汇天形成了 " 双向奔赴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规格颇高,现场云集了众多重要人物。迪拜的数位王室成员亲临现场,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欧渤芊女士、当地华人华侨以及来自全球一百多家媒体的记者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这无疑彰显了中东市场对小鹏汇天的高度重视。
说回此次亮相的核心产品," 陆地航母 " 的分体式设计重新定义了飞行汽车形态。其 " 陆地母体 " 采用 3 轴 6 轮结构,5.5 米长的车身可独立满足城市通勤,搭载的全域 800V 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实现超 1000 公里续航,还能为飞行器提供 5-6 次充电支持。
更令人称道的是,这款 " 能装飞机的汽车 " 仅需 C 照即可驾驶,两座飞行器可收纳于后备舱,单台售价不超 200 万元的定位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
不止 " 陆地航母 " ,小鹏汇天还在这场品鉴会上亮出了低空出行新的产品:一款混动长航程飞行汽车 A868 。
话说回来,小雷认为尽管小鹏汇天在商业方面仍有待探索,相关制度方面也需完善,但这场迪拜首飞与订单突破已证明:中国飞行汽车的科技种子不仅在本土扎根,更已向海外抽枝。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的跨越,或许正始于这架翱翔在波斯湾上空的 " 陆地航母 "。
说到最后,在全球低空经济竞逐中,小鹏汽车正凭借技术创新占据主动。广州智造基地的竣工与 ARIDGE 品牌的推出,勾勒出 " 中国研发赋能全球、全球场景反哺创新 " 的生态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