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 模型和世界模型现在在大模型里都不是很成熟,更谈不上是应用。不管是 L2、L3 还是 L4,未来的智驾系统一定是以视觉感知为核心,以大模型的基础框架作为底层逻辑。在不同场景下会叠加一些特殊传感器来确保安全边界。我对这个技术判断非常有信心。"
近日,在 AI 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上,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表达了上面一番观点。
发布会上,千里科技了发布新品牌英文名称 "AFARI" 及品牌标识,并官宣多项 AI 战略新进展。新发布的品牌 "AFARI" 由 "Afar"(远方)与 "I"(智能)结合而成。
此外,印奇还公布了一个针对 Robotaxi 的 " 铁人三项 " 计划,将在未来 18 个月内完成 Robotaxi 的全产业链布局,包括在全球 10 座城市规模化落地、在单一城市部署超千台 Robotaxi。
如何能够迅速追赶差距?在技术架构层面,印奇认为从 L2+ 到 L4 的跨越必须是同一框架,因为只有共享研发成本和数据资源,商业模式才有跑通的可能。如果没有 L2+ 的量产基础,就难以真正支撑 L3、L4 的演进。因此,千里科技的 L2+ 辅助驾驶与 Robotaxi 的研发在体系上是共通的。
据雷峰网了解,今年 8 月,吉利对智驾团队进行整合,将吉利研究院、极氪智驾团队和迈驰智行三大团队合并进入千里智驾。据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王军透露,千里科技的智驾团队已接近 2000 人,今年年底将会发 L3 级别的智驾解决方案。
目前行业主流车载智驾模型大小在 10B 数量级,大语言模型在 100-1000B 量级。基于此,印奇判断,接下来智能辅助驾驶最大的增量,在于将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等体系下的模型,应用到智能辅助驾驶领域。
印奇引述了一个智驾系统的三层汉堡包理论:最内核是一个大模型,中间层是一个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最上层则是一个地图体系。这三者的组合,不仅可以面向 L2+ 的量产开发,也有利于未来在 L4、L5 级的方案实现。
而 " 含模量 " 则是区分不同智驾系统的核心。印奇表示,"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智驾方案的含模量都低于 50%,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 6 个月,将千里智驾的含模量提高到 80%-90%,带来一个真正的 AI 大模型驱动的智驾方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千里科技不做基础模型,而是通过和有基础模型研发能力的阶跃星辰战略协同,把代表行业解决方案的垂直模型应用于软件与硬件生态中。
目前,不少智驾方案商正在寻求软硬件一体的方案交付方式,例如地平线已经发布 HSD 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Momenta 的自研芯片也有一定进展。但印奇认为,行业对芯片有些过度关注。他认为,AI 芯片较传统 CPU 和 GPU 芯片在设计上更为简单,因此行业才会出现非常多的芯片体系。但未来芯片最终想要的不是 " 一代芯片 ",而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能够实现规模化。
千里智驾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与吉利的合作关系将打造一个好的 " 样板间 "。千里智驾的开放模式,让很多人将其与华为 " 引望 " 进行联系。
印奇表示," 华为在中国肯定有很多我们非常尊敬和学习的地方,我觉得我们的基因和能力也很不一样,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方案。我觉得未来国内不管是 OEM 还是供应链体系,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能够走出来,我们希望是其中之一。" 雷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