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械锁具到智能终端,门锁的进化史,就是家庭安防的升级史。这句行业共识,在智能门锁市场爆发的当下愈发清晰。
奥维云网(AVC)相关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延续增长势头,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 907 万套,同比增长 1.2%;其中线上市场为 398 万套,同比增长 11.7%。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标准的缺失让消费者陷入选择困境:有的产品标榜 "C 级锁芯 " 却未达安防标准,有的 " 人脸识别 " 被 2D 照片轻易破解,有的 "OTA 升级 " 只是噱头,无法实现功能迭代。
当市场被 " 伪智能 " 充斥,用户亟需一个真正懂技术、重体验的品牌打破僵局。
2025 年 10 月 10 日上午,中国国际五金展开幕,萤石带着以 Y5000FVX Ultra 为代表的 AI 智能锁产品参展,让行业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跳出 " 参数陷阱 ",萤石如何重构智能锁?
先来看看智能锁行业的 " 参数陷阱 " 有多深?
某品牌曾宣传 " 支持 8 种解锁方式 ",但实际使用中,一半以上的方式因操作复杂被用户弃用;有的产品标榜 "500 万像素摄像头 ",却因算法落后,连 " 门口有人徘徊 " 都识别不了。
作为海康威视旗下品牌,萤石的产品功能设计从一开始就和同行不同。在智能锁的研发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用户的 " 入户痛点 "。
比如,有独居女性反映 " 夜间开门看不到门外地面 ",于是有了 " 上摄 + 下摄 " 双摄像头的设计,上摄看人脸、下摄看地面,快递、外卖放在门口也能清晰看到;
再比如有老人抱怨 " 指纹磨损识别不了 ",团队就自研 3D 人脸识别模组,支持 1.1~2 米身高范围,老人不用弯腰、小孩不用踮脚。
这种 " 问题导向 " 的研发逻辑,在 Y5000FVX Ultra 上体现得更明显。
水墨屏背景可选则默认主题,也可上传孩子画作、旅行风景照、新婚照等图像," 把手随心 DIY" 功能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对用户情绪价值的满足于供给,让智能锁从 " 突兀的科技产品 " 变成 " 家居装饰及情感表达的一部分 "。
这些设计,不是为了在参数表上加分,而是真正把 " 安全 " 落到了每一个使用场景里。
AI 不是 " 噱头 ",萤石如何让门锁拥有「智慧大脑」?
如果说企业实力是底座,那么智能锁本身的技术深度与用户体验,才是萤石被行业称为 "AI 智能锁引领者 " 的根本原因。
萤石是行业中少数实现 " 全域自研 " 的企业之一。所谓全域,涵盖自研人脸识别模组、AI 算法、硬件结构、锁体电机、云平台与服务系统。这带来的直接优势是:
比如上文说过的持续进化能力,通过 OTA 升级,萤石智能锁可不断优化识别算法、新增功能,甚至应对新型攻击手段。再者是场景适配性,萤石自研的 Pro 级全自动锁体,具备高适配性、低噪音、超低功耗等特性,能适应多种门型与环境;最后是安全可控,从本地人脸信息存储到视频流加密传输,全域自研确保数据在端、边、云之间的流动安全可控。
萤石 AI 交互 3.0 系统的核心,是 "AI 智能体 + AI 语音交互 + 萤石蓝海大模型 " 的组合。这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一套 " 能理解、会思考 " 的智慧体系。
比如 " 添加人脸 " 功能,传统智能锁需要用户在 APP 上点选 " 添加用户 - 录入人脸 " 等多个步骤,而 Y5000FVX 及 Ultra 支持语音指令 —— 用户验证身份后说 " 你好萤石,添加人脸 ",AI 智能体就会在屏幕上引导操作,连老人都能轻松上手;更贴心的是,智能体还支持 " 卡通头像生成 ",用户上传照片后,AI 能生成专属卡通形象,让冰冷的科技多了点温度。
基于大模型,萤石全线 AI 视频锁产品均支持 " 智能入户管家 " 增值服务 ,不再是简单的 " 开门提醒 ",而是能生成细节描述:" 爸爸穿着黑色羽绒服,手里拿着 3 个快递回家了 "、" 妈妈 18:30 开门时,门口有一个蓝色包裹 "。这种 " 图生文 " 能力,让用户即使不在家,也能清楚知道家里的动态。
AI 视频搜索功能更实用,用户想找 " 昨天快递员送件的视频 ",不用手动翻找,说一句 " 查找 10 月 8 日 15 点的快递视频 ",系统就能快速定位,效率比传统录像回放高 10 倍。
算法商店的推出,则让 AI 的 " 实用性 " 再上一个台阶。萤石把 " 门外包裹看护 "、" 儿童出门检测 "、" 访客识别 " 等算法做成了可加载的模块,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比如爱网购的用户加载 " 门外包裹看护 ",包裹出现或丢失时会自动提醒;家有小孩的用户开启 " 儿童出门检测 ",当孩子独自开门时,APP 会立即推送预警;还有 " 访客识别 " 算法,能记住常来的亲友,陌生人来访时自动标记。
这些算法不是 " 实验室技术 ",而是萤石基于千万级用户数据打磨的落地技术。
从 " 单品智能 " 到 " 生态中枢 ",萤石的下一步棋是什么?
智能锁的终极形态是什么?不是功能越多越好,而是能融入全屋智能,成为家庭的入户中枢。
这一点,萤石早有布局 —— 2019 年,萤石首次发布了 "1+4+N" 生态体系,以物联网云平台为基础,发展了智能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控制四大自研核心产品线,结合其他生态合作产品,打造了 "1+4+N" 产品生态体系。
经过 5 年不断的打磨和升级,2024 年萤石生态体系已全面升级为 "2+5+N",从物联网云平台单核心升级为 AI+ 萤石物联云双核驱动,在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控制四大核心自研产品的基础上补充了智能穿戴,形成五大 AI 交互类核心自研产品线,同时通过生态控制器开放接入环境控制、智能影音等子系统生态下的 N 类生态产品。
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萤石物联网云平台在全球拥有超过 100 个数据站点。萤石拥有注册用户数 1.9 亿+,月活跃用户数 6500 万 +,IoT 设备接入数 3 亿 + 台,B 端开发者客户数 36 万 +。
这意味着,萤石智能锁不仅在技术上站稳脚跟,更在市场端实现了规模化落地。
如今,随着对 AI 技术的持续投入,萤石已正式进入了 "+AI" 阶段,以视觉、听觉为核心的 AI 技术与各类智能设备、服务机器人、物联网云服务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萤石重要发展方向。
从行业角度看,萤石的探索正在推动智能锁行业从 " 同质化竞争 " 走向 " 价值竞争 "。在 2025 中国国际五金展上,萤石参编的《AI 智能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其在技术路线与行业规范方面已具备话语权。
在技术驱动上,以视觉与 AI 为核心,构建从端到云的全栈能力;在用户导向上,从 " 安全 " 到 " 智能 " 再到 " 情绪价值 ",持续拓展产品边界;在生态协同上,以锁为入口,打通智能家居全场景体验。
未来,随着 AI 与大模型的进一步成熟,智能锁将不再只是 " 门锁 ",而是家庭安防、人机交互、生活服务的集成节点。萤石以其 "AI 智能锁引领者 " 的定位,正推动行业从 " 功能竞争 " 走向 " 生态竞争 ",从 " 单品智能 " 走向 " 全域智能 "。
在这个过程中,萤石所代表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一种产业升级的路径:以技术为本,以用户为根,以生态为翼——这才是智能锁未来真正的制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