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熟了,水杉红了,莲湖村的南北美术馆,就快迎来一岁生日。
青浦区金泽镇,水道蜿蜒、四通八达,而莲湖村便是一座傍着大莲湖的小村落,被划在青西郊野公园里,是首批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是独一无二 " 长在公园里的村庄 "。
去年,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启用,莲湖村与之隔湖相望,直线距离仅 3 公里。这在村里荡起不小的涟漪,最大的变化就是南来北往的年轻人变多了。此前,莲湖村的文旅业态较为单一,民宿和农家乐主要倚靠青西郊野公园带来的季节性客流,而今大量人口导入带来的活力,为当地千行百业带来契机。
然而,异乡的稻谷、荷花,能直接给予年轻人归属感吗?乡愁,需要容器来盛放;羁绊,需要纽带来联结。莲湖村的南北美术馆便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张。美术馆选址稻田边,曾经是个大仓房,也是村民吃席的 " 客堂间 ",如今一楼展陈具有青浦特色的美术作品,二楼则辟有茶室、画室和公共阅读空间。
美术馆负责人黄闰生多年前从安徽来沪,因为青浦的白墙黛瓦停住脚步,多年来她陆续在青浦区经营多家茶馆、餐厅,单从营收看,美术馆走得慢些,然而她相信自己的判断,文旅产业的培育不能只看眼前,更像是一盘运筹帷幄的棋局。" 扎根沃土、仰望星空,将美术馆打造为一个‘对话的平台’,而非单向输出的窗口,呈现充满活力的中国当代文化新样貌。"
艺术对话乡村
村里的美术馆,自然有些与众不同的气质。
比如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小小莲湖村热闹非凡——几家星级民宿,早就一房难求,游客划着桨板,偶遇农户采摘菱角;走进南北美术馆,菱角也许已在灶台等着下锅,站在二楼画室的落地窗前,能看到风吹稻浪、云卷云舒。
得益于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青西郊野公园开张,莲湖村的文旅展行业发展并不晚,若干年前就有民宿和农家乐,只是接待能力有限,大多需要提前电话预订,做不到稳定规模化经营。唯独黄闰生经营的餐厅坚持每天开门营业,营收压力之下,自然需要争取更多的客源。" 青西郊野公园的风景、村里的民宿、我的餐厅,应该相互联动起来发展。"
黄闰生走进莲湖村考察,稻田旁空置的仓房让她印象深刻," 走进去第一个感觉就是‘空’。" 空,既是对这块场地功能过于单一的直观感受,同时也意味着改造潜力大。
南北美术馆保留了不少原建筑的特色,主展厅维持了原来高挑空的结构,为访客留下足够的空间飞扬思绪,曾经用来在红白喜事中烧菜的灶台也被保留下来,一到清明节、春节,现蒸糕团从这里出锅,再免费分发到村民家中。对莲湖村的村民而言,南北美术馆并非 " 空降 " 的陌生事物,而是在菱角、糕团、春联等的传递中,迅速融入本地生活,而成为一个新的 " 客堂间 "。
南来北往的机遇
美术馆也注重功能性空间的开发。
现代会议厅与静谧茶室相得益彰,专设的画室成为艺术家创作基地。" 主展厅正在展出‘吴爱政荷花艺术展’,主题是在莲湖村随处可见的荷花 ",黄闰生介绍说,莲湖村物产丰饶,菱角、大米、荷花、石桥、水杉……数不尽的风物,随着季节变化,可以提炼出各种各样的艺术表达,美术馆不仅能为本土艺术家提供展览空间,更能成为灵感迸发落地的地方。
莲湖村的生活画卷,就这样在南北美术馆徐徐展开,也做厚了莲湖村文旅业态的丰富程度,为到访此地的市民游客提供或直观或艺术的呈现方式。
在黄闰生手中,美术馆更像一个 " 容器 ",盛放各种关于艺术文化的灵感与巧思。" 要是看重投资回本,开美术馆是很难的 ",黄闰生开美术馆的决定并非冲动,而是进行了深入调研考察,同时她手中又有多年来在青浦投资兴业积攒下来的文旅资源," 青浦是国家战略承载地,农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势头足,华为研发中心落户带来很多商务差旅、旅游参观,这些都能转化为文旅产业的机遇。"
南来北往的人多了,这也自然而然成为南北美术馆名字的由来。" 我的家乡在安徽六安,那里也有一个旧工厂改造的美术馆。"2022 年,青浦区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一南一北两座美术馆,也成为交流载体。在黄闰生看来," 南北 " 象征着一种对话的姿态。" 可以是传统与当代的对话、东方与西方的对话、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对话,甚至是艺术创作中理性与感性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