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们知道,过去十多年以来,或者准确来说,是自从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国对中国打经贸战尤其是高科技战,或者对中国 " 卡脖子 " 的核心利器就是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而这一次中国商务部出台的稀土出口禁令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直接冲着芯片来了,或者说是冲着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稀土来了。而且主要是专门冲着高端芯片而来的,并且措施空前严厉,凡是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 14 纳米及以下的逻辑芯片,或 256 层及以上储存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只要你用到了中国制造的稀土材料,哪怕只有 0.1%,都必须要向中国政府申请许可证,并且要逐案审批。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中国真的严格执行这个禁令,那全球所有的芯片设计与生产企业,包括曾经不可一世的英伟达与台积电,甚至包括荷兰的光刻机生产企业阿斯麦在内,至少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内,全部都要看中国的脸色吃饭,否则的话就将面临 " 无米下锅 " 与停工停产的尴尬境地。同时这一打击措施的范围还是全球性的,除了对中国发起芯片战的始作俑者美国之外,那些曾经跟在美国后面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韩国、荷兰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都将无一幸免。也就是说,中国的这张 " 王炸 " 一出,原来被美西方看成是王牌的芯片牌,立马就变成废牌了。
我们知道,有句俗话叫," 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以前美国认为,控制了芯片,就控制了高科技产业链的上游,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上游原来是中国的稀土。打个比方说,你的面包虽然好吃,但是没有我的面粉,你的面包就做不出来。总不能你卡住了我的脖子不让我吃饭,我还要一味地温良恭俭让,把我的粮食喂到你的嘴巴里吧?你要是不卖给我面包,我就可以不卖给你面粉。这个逻辑完全没毛病。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除了把矛头对准了芯片之外,中国商务部出台的这个被号称为 " 史上最严 " 稀土出口禁令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将矛头对准了其它国家的军工领域。而且中方对用于制造芯片的稀土出口只是严管仍可以逐案审批不同,对于制造武器的稀土出口,则是 " 原则上不予许可 ",也就是说,基本上是彻底禁了,甚至连军民两用的稀土出口都不行。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我认为不仅意味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先进战斗机、无人机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生产,很快就会面临难以为继的地步,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它有可能会对正在进行中的俄乌战事与巴以冲突产生即时的影响,因为这两场战争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导弹与无人机。至于这一举措,会不会间接影响到俄乌战局的走向,我觉得还有待观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务部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维护中国自身的国家安全,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而这正是过去美国用来对中国进行高科技禁运的借口。这也就意味着," 国家安全牌 " 与 " 世界和平牌 " 已经不再是美国的专利,中国也可以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毫无疑问,是特朗普主动挑起的这场关税战和贸易战,尤其是面对中方用稀土牌掐脖子美方只能求饶的现象,让中国进一步认识到了稀土牌的价值,尤其认识到了稀土才是全球产业供应链真正的上游,离开了中国生产的稀土,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芯片与军工制造,将会成为无米之炊。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打出稀土牌之后,痛定思痛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也在加速布局生产,并且外界预计未来 5 到 10 年左右,他们就基本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打稀土牌的真正时间窗口只有 5 到 10 年左右,同时还意味着,有牌不打过期作废,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眼下西方稀土生产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恰恰是中国大打稀土牌的最好时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5 到 10 年之后,中国的稀土牌就会彻底变成废牌。因为 5 到 10 年之后,中国还可以将稀土牌反过来打,也就是彻底放开稀土出口禁令,跟西方相关稀土生产企业打成本战与价格战,利用我们的成本与价格优势,把它们打得溃不成军。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建议,也就是面对这张稀土牌,我们不仅要打好,更要打活,要利用稀土牌充分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对于稀土出口,我们不仅要禁,同时也要有条件地放。比如,对于在中国境内投资生产芯片的西方企业,以及愿意将芯片卖给中国的西方企业,可以不受相关禁令影响。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突破西方对中国的高科技围堵,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盘活中国国内的经济。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中国商务部出台史上最严稀土出口禁令的时机点,正好是在中美经贸战第三阶段的休战期间,同时也是在中美即将举行新一轮的经贸谈判之际。我注意到,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方在为接下来的中美经贸谈判累积更多的筹码。
但是我认为,事情可能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从这一动作中,我们还可以解读出另外几重政治信号:其一是,中方在中美贸易战休战期间以及即将举行新一轮谈判之前,突然主动对外发力,这显然是为了掌握中美贸易战的节奏,也就是不能光是你美国说要打就打要停就停,而是要由中方说了算;第二,中方要让美国清楚地知道,你把其它国家尤其是自己盟友当成软柿子可以任意拿捏的这一招,在中国身上压根就行不通,此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敢于跟美国对打关税战的国家,接下来中方还会跟你针锋相对战斗到底;第三,中方知道,面对以势压人的美国,一味地防守尤其是一味地妥协只会被美国进一步蹬鼻子上脸,因此中国要打出去以攻代守,以战止战,以战逼和,因为特朗普唯一听得懂的语言就是实力。
这也就意味着,在经贸战问题上,特朗普对中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战略误判,以为美国的盟友屈服了,中国也会跟着屈服,以为会像其第一个任期那样,通过购买大量的美国农产品来息事宁人。而特朗普更加没有预判到的是,其向中国挥起的关税大棒,最终会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脑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