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55分钟前

时空科技闪电重组:易主未果改道“追芯”,股价两度“抢跑”成谜

景观照明企业时空科技(605178.SH)近期资本动作频现 " 反转剧情 ":今年 7 月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仅 4 个交易日即匆匆终止,昨晚公司便火速官宣跨界收购一家存储芯片企业的控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实控人不变。

耐人寻味的是,两次重大事项停牌前,公司股价均精准 " 抢跑 " 封板,并创近一年新高,其背后是公司上市五年连亏四年的基本面,近期并无明显利好支撑。

从景观照明到存储芯片,这次收购,跨度之大、衔接之快,与此前数年公司围绕景观照明主业延伸进行的转型完全不同,也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同为景观照明企业的罗曼股份(605289.SH)跨界算力遭监管问询的先例。时空科技此次跨界,恐亦面临类似追问。

易主终止闪电重组,股价再现 " 抢跑 "

十一长假结束后,时空科技连发两则停牌消息,宣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嘉合劲威 ")控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这已是公司三个月内第二次重大的资本运作,今年 7 月,公司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一事曾快速反转,至今仍让市场印象深刻。

彼时,时空科技因控股股东、实控人宫殿海的控制权变更事项共停牌 4 个交易日,然而,待到复牌时便宣布终止该计划,原因是 " 宫殿海与交易对方未能就某些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而关于这场易主计划的交易方身份,外界自始至终未获任何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前次筹划易主停牌前一个交易日(7 月 23 日),时空科技股价已精准 " 抢跑 ",当日不仅涨停收盘(27.64 元 / 股),股价更创下近一年新高。如今,相似的剧情再度上演。

9 月 30 日,重组停牌前一个交易日,时空科技股价低开高走,午后强势封板直至收盘(35.83 元 / 股),股价再创近一年新高。

不仅如此,今年 9 月中旬,时空科技还曾出现异动,9 月 15 日、9 月 16 日、9 月 17 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公司收盘价累计涨超 20%。对此,时空科技自查后表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同时澄清,公司被媒体列入 " 网约车概念股 ",但不涉及网约车业务。

无论是概念强行加身后的异动,还是两次停牌前的精准 " 抢跑 ",就时空科技的基本面而言,并无明显呼应。

2025 年上半年,时空科技延续亏损态势,营收 1.43 亿元,同比下滑 10%;当期小幅减亏至 -6627 万元。自 2020 年上市以来,公司已连亏 4 年,营收较上市前的巅峰缩水 7 成。

从灯光到芯片,仓促跨界背后

时空科技做景观照明业务起家,与同行境遇相似,近年公司核心主业面临需求下滑、竞争激烈、账款拖欠等多重压力。

公司此前在业务转型上曾多番尝试,业务已从景观照明延伸至文旅夜游、智慧路灯、智慧停车等领域,其中,2023 年战略收购智慧停车运营业务,是上市以来跨度最大的一次业务转型。

然而,从实际效果看,延伸的新业务未能从根本上缓解公司主业疲软压力,其新拓展的智能停车业务 2025 年上半年收入显著下滑。

近期公司的两个动作更与此前围绕主业进行的延伸布局反差强烈:先是 7 月实控人试图 " 转手 " 控制权,时隔不到三个月,又突然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与公司原业务毫无交集的存储芯片企业嘉合劲威。

对此,公司既未对外解释这两次动作的关联性,也尚未披露进军存储芯片领域的技术储备、团队搭建等前期准备工作。

标的基本情况

公开信息显示,嘉合劲威成立于 2012 年,专注于存储器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内存模组厂商之一。嘉合劲威 2020 年就曾宣布启动上市计划,但近五年其上市进程未见实质进展。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最近一轮为 2023 年末的 C 轮融资,在这轮融资中,温岭市的两家国资企业以 2 亿元投资获得约 11.76% 股权,若以此推算,嘉合劲威估值约 17 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景观照明和存储芯片属于完全不同的赛道,在技术上,前者以工程设计、安装施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后者涉及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高度专业的领域,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在客户群体上,时空科技依赖市政、文旅等政企客户,嘉合劲威则面向芯片产业链企业、电子终端厂商及消费者等。

这种缺乏技术、团队、客户铺垫的跨界,更像是实控人推动易主未果后,仓促进行的 " 应急式 " 跨界,其合理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景观照明企业近期跨界并非孤例,今年 8 月初,景观照明龙头企业罗曼股份曾筹划收购上海武桐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控股权,试图借此切入算力领域。此事一度引发上交所关注,在监管工作函中,监管要求说明公司跨行业收购的战略考量、与照明主业的协同性、交易作价的公允性等。

作为与罗曼股份业务高度相似的景观照明企业,时空科技此次跨界收购存储芯片企业,或也将面临类似的追问。(文|公司观察,作者|张孙明烁,编辑|曹晟源)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