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文汇 14小时前

游客“争上头版头条”:文旅“复古潮”如何让人上头?

国庆中秋假期," 自助拍报机 " 在全国各大主要景点爆红。从杭州西湖到天津津湾广场,不少游客对着镜头合影,通过 " 拍报机 " 即可获得一张仿报纸样式的纸张,让刚拍下的照片登上 " 头版头条 "。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今年五一长假期间,一台能扫码生成专属头版报纸的拍报机,日均接待量突破 800 人次,节假日期间甚至需启动限流措施。

有游客直言," 自助拍报机 " 比普通照片更有仪式感,也更具记忆点。9.9 元至 19.9 元的价格区间,符合大部分人的消费预期。不少 " 拍报机 " 还搭载 AI 功能,能自动为照片加滤镜,还可融入大头贴等个性化设计元素。同时,部分传统纸媒也借助这一形式探索创新,通过与当地文旅主题结合,打造专属 IP。

" 报纸拍照 " 这种融合怀旧情怀与个性化表达的新消费形式,折射出消费市场对情感价值与体验经济的需求。对中老年群体而言,报纸承载着传统记忆;年轻人则怀揣对 " 复古潮流 " 的追求。

作为一种体验式消费," 自助拍报机 " 的走红,展现了文旅的复古不再是简单复刻旧物,而是用复古元素搭建与游客的情感联结。就像河北廊坊 "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 " 景区,以《红楼梦》为创作蓝本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中式园林的亭台水榭还原书中场景,游客换上古风服饰后,直接化身 " 红楼梦中人 "。湖南花鼓戏剧院打造的 " 人民中路 321",通过跨界户外游园盛会,将花鼓戏经典唱段融合合灯谜、汉服体验、手作互动等环节,打造 " 可看、可玩、可体验 " 的文化新场景。可见," 复古 " 正是文旅的 " 文化辨识度 " 核心:可以打造不可替代的体验差异,让文旅项目摆脱 " 千篇一律 " 的困境;同时," 复古风 " 也是激活游客情感的 " 文化锚点 ",无论是报纸承载的集体记忆,还是戏曲、红楼蕴含的文化认同,都能让游客在体验中与文化产生更深联结。

" 自助拍报机 " 的走红,本质是消费市场对个性化与情感化需求的精准回应。在数字化语境下,传统纸质媒体不再局限于 " 新闻载体 " 的身份,而是通过 " 拍报机 " 这样的衍生形态拓宽价值边界;印刷品也从单纯的内容载体,转变为传递情绪和文化的表达方式。不过,这种 " 复古浪潮 " 能否突破 " 网红周期律 ",持续吸引游客,仍取决于能否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创造差异化体验与情感共鸣。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